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苎麻棉混纺本色布(下)

 

5.4.2.9 1cm以下经缩浪纹、0.5cm及以下的跳花、0.2cm及以下的破洞、豁边评3分。
5.4.2.10双经、筘路、筘穿错最多评到三等为止。
5.4.3加工坯中疵点的评分
5.4.3.1  水渍、污渍、流印、不影响组织的浆斑不评分。
5.4.3.2漂白坯中的双经不评分,筘路、筘穿错减半评分,深油疵加倍评分。
5.4.3.3  印花坯中的针路、边撑疵、双经、筘路、筘穿错、浅油渍、浅油经、浅油纬、分散性双纬、不明显的密路、星跳、条干不匀、云织、铅灰纱、花经、花纬不评分。
5.4.3.4杂色坯中不洗油的浅色油疵和油花纱不评分。
5.4.3.5深色坯油疵、油花纱、铅灰纱、不褪色色疵不洗不评分。
5.4.4对疵点处理的规定
5.4.4.1  优等品中不准有单个评10分的疵点存在,一等品中只允许一个评10分的疵点存在。
5.4.4.2  超过1cm的破洞、豁边、烂边、稀弄、不对接的轧梭、2cm以上的跳花等疵点,必须在织布厂剪除。
5.4.4.3金属杂物织入,必须在织布厂剔除。
5.4.4.4凡在织布厂能修好的疵点,应一律修好后出厂。    
5.5用户对上述疵点另有要求的,可按协议执行。
6试验方法
6.1  试验条件,各项试验应在各方法标准中规定的标准条件下进行,工厂内部如达不到标准温湿度条件时,可在普通大气条件下进行快速试验。
6.2试验周期,断裂强力以批为单位,每批试验一次,以一次试验结果为准,密度试验每周不少于一次,如遇降等时,则每批进行试验,至连续三批不降等后恢复原试验周期,幅宽、长度逐匹检验。
6.3试样    
6.3.1  物理性能试验的采样,从每批坯布成包前的布中随机采样,采取的数量不少于总匹数的0.5%,并不得少于3匹(以一昼夜三班生产入库量为一批,二班生产的,则以二班为一批,临时单班生产的,并入相邻批计算)。
6.3.2试验样布剪取,不得在上了机的布上剪取,要求布面平整,不得存在任何疵点,每匹布上只取一块作一份,剪取全幅长度的45cm左右,试验样布必须在试验前一次剪下,并立即进行试验。
6.4  断裂强力试验按GB/T 3923.1执行。
    织物断裂强力标准制定见附录C。
6.5长度检验按GB/T 4666执行。
6.6幅宽检验按GB/T 4667规定执行。
6.7经、纬纱密度检验按GB/T 4668规定执行。
7检验规则
    按FZ/T 33002—1992第7章规定执行。
8标志、包装
    按FZ/T 33002—1992第8章执行。
9其他
    用户对产品有特殊要求者,可由供需双方另订协议。

    附  录  A
    (标准的附录)
各类布面疵点的具体内容

A1  经纬纱粗节
    经纬纱粗节按麻棉混纺纱的小节为不明显,大节为明显(见样照)。
A2经向明显疵点
    粗经、纱特用错、综穿错、筘穿错、筘路、多股经、双经、并线松紧、松经、紧经、吊经、经缩波纹、断经、断疵、沉纱、星跳、跳纱、结头、边撑疵、针路、烂边、修整不良、错纤维、油经、油渍、锈经、锈渍、不褪色色经、不褪色色渍、水渍、污渍、浆斑、流印、油花纱。
A3纬向明显疵点
    错纬、条干不匀、麻粒、脱纬、双纬、百脚、纬缩、毛边、云织、杂物织入、花纬、油纬、锈纬、不褪色色纬、铅灰纱。
A4  横档
  拆痕、稀纬、密路。
A5严重疵点
    0.2cm以上破洞、豁边、1cm以上烂边、0.5cm以上跳花、1cm以上经缩浪纹、不对接轧梭、经向5cm整幅中10个结头、金属杂物织入、粗0.3cm的杂物织入、影响组织的浆斑、霉斑、损伤布底的修整不良。
A6经向疵点及纬向疵点中,有些疵点是这二类共同的,如经纬纱粗节、跳纱、经缩等,在分类中只列入经向疵点一类,如在纬向出现时,应按纬向疵点评分。
A7如布面上出现上述未包括的疵点,符合评分条件的按相似疵点评分。

附  录  B
(标准的附录)
疵点名称的说明

B1  破洞:3根及以上经、纬纱共断或单断经、纬纱(包括隔开1~2根好纱)或经纬纱起圈高出布面0.3cm反面形似破洞。
B2豁边:边组织内3根及以上经、纬纱共断或单断经纱,包括隔开1~2根好纱,双边纱2根作一根,3根及以上的有1根算1根。
B3跳花:3根及以上的经、纬纱相互脱离组织,包括隔开一个完全组织。
B4烂边:边组织内单断纬纱,一处断3根的。
B5修整不良:布面被刮起毛,起皱不平,经、纬交叉不匀或挑除疵点后残留的空隙。
B6霉斑:受潮后布面出现霉点。
B7  毛边:由于边剪作用不良或其他原因,使纬纱不正常被带入织物内。
B8纬缩:纬纱扭结织入布内或起圈现于布面(包括经纱),起圈及松纬缩三楞起算。
B9边撑疵:边撑或刺毛辊使织物纱线起毛或轧断。
B10麻粒:麻纤维扭结成的粒状疵点。
B11粗节:或称竹节,纱线上短片段的粗节。
B12星跳:1根经纱或纬纱跳过2~4根形成星点状的。
B13跳纱:l~2根经纱或纬纱跳过5根及以上的。
B14断疵:经纱断头,纱尾织入布内。
B15拖纱:未剪去纱头,拖在布面或布边上。
B16杂物织入:飞花、回丝、油花、皮质、木质、金属(包括瓷器)等杂物织入布内。
B17断经:织物表面经纱断缺。
B18沉纱:由于提综装置不良,造成经纱浮在布面。
B19综穿错:没有按工艺要求穿综,而造成布面组织错乱。
B20粗经:直径偏粗的经纱织入布内。
B21错纤维:异纤维纱线织入。
B22  吊经:部分经纱在织物中张力过大。
B23紧经:部分经纱捻度过大。
B24  松经:部分经纱张力松弛织入布内。
B25并线松紧:单纱加捻为股线时张力不匀。
B26双经:单经织物中有2根经纱并列织入。
B27筘路:筘齿排列不匀,使织物经向呈现稀密不匀的纹路。
B28筘穿错:没有按工艺要求穿筘,造成布面上经纱排列不匀。
B29针路:由于点啄式断纬自停装置针尖不良,造成经向密集的针痕。
B30经缩:部分经纱受到意外张力后松弛,使织物表面呈现块状或条状的不平(三楞起算)。
B31  拆痕:拆布后布面上留下的起毛痕迹。
B32  双纬:单纬织物一梭口内有2根纬纱织入布内。
B33脱纬:一梭口内有3根及以上的纬纱织入布内。
B34铅灰纱:被钢领、钢丝圈、纺杯中的铅灰污染的纱。
B35密路:经向0.5cm内纬密多25%以上。
B36稀纬:最稀处1cm内少2根纬纱的。
B37条干不匀:指叠起来看前后都能与正常纱线划分得开的较差的纬纱条干。
B38云织:纬纱密度段稀段密,其稀密相问各两条及以上的。
B39错纬:直径偏粗、偏细的纬纱,紧捻、松捻纱、错纤维的纱织人布内。
B40  花纬:由于配棉成分变化或陈旧的纬纱,使布面色泽不同,但有1~2个分界线。
B41  百脚:斜纹或缎纹织物一个完全组织内缺1~2根纬纱。
B42水渍:织物沾水后留下的痕迹。
B43污渍:织物沾污后留下的痕迹。
B44  流印:打印装置不良造成的印痕。
B45  浆斑:浆块附着布面而影响织物组织。

附  录  C
    (标准的附录)
断裂强力标准制定办法

C1断裂强力标准计算公式


C2.2织物紧度的查对:
    a)织物紧度在表C1所列范围内时,K值按比例增减之。
    b)织物紧度小于表C1所列紧度范围时,则按比例递减。
    c)若织物紧度大于表C1所列紧度范围时,则选用表中最大K值。
C2.3苎麻棉混纺织物粗特、中特规定范围:
    粗特织物:49特及以上;    
    中特织物:48~25特。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