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杜钰洲会长谈当前纺织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杜钰洲会长在日前召开的全国纺织行业发展与产业集群工作会议上认为当前纺织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有四个方面:
第一是重复建设问题。当前行业发展的主流是产业升级,但对局部存在的盲目投资铺摊子、搞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要予以高度警惕,切实防患于未然。 
       入世后纺织工业市场看好,某些地区出现片面追求扩大棉纺规模,急于铺摊子的现象。尽管这一危险的苗头已在棉花供求矛盾中得到一定的市场抑制,但它的出现对全行业是一次深刻教育。这些问题的重新出现,与思想认识仍停留在粗放型发展老路和对市场规律缺乏认识有关;与市场规则不完善以及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的市场监管体系不健全,致使一些地方行政片面干预,提供一些违背国家政策的所谓"超常规"发展条件,让一些企业和地区占有不公平竞争的利益有关;还有种习惯逻辑思维,即凡是"上面不主张搞的,你抢时间搞就对了"。上述表现从深层次分析,有一个共同点,即缺乏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他们完全不顾经济规律、市场风险和竞争规则,表明传统的体制性影响依然根深蒂固,如不及时引导和教育,就有可能演化成全局性的灾难,丧失行业的大好形势。 
       当然大多数地方和企业对纺织行业市场规律积累的理性判断力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但从全行业来说,真正适应市场规律还有较长的一段路要走,只能坚持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认真加以解决,对任何时候出现的问题都要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同时,也坚决不能走计划经济老路,搞"一刀切"或恢复行政性审批的办法,因为这样会造成同样的后果。 
        第二是棉花问题。三季度以来棉价的急剧上涨成为2003年纺织行业运行最突出的问题,暴露出我们在积极利用国际产业结构调整机遇、发挥中国劳动力资源优势的同时,还不善于运用市场化方法利用国内外"两种市场资源"对棉花供求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控。 
        在2003年3季度发生棉田受灾,国储棉不多,而需求很大,但由于棉花流通体制仍未真正与国际市场接轨,结果被棉贩子打了时间差,炒热了国内棉价,最高到18000多元一吨,高出国际1700多元,使相当一部分企业不堪重负,而事实上全球棉花市场尚处在供大与求的局面。利用主动配额的有利条件,加上国内的棉花和化纤短纤产量,平衡本年度纺纱用原料本不应如此紧张。 
       这件事反映出两个问题,一是中国棉纺织业的发展既然是以国内外两个市场的需求和中国的比较优势为依据,就注定要使用国内外两种资源由市场主体自主有效配置,然而对中国纺织工业使用国际资源还有体制上不适应的问题,鉴于继续执行行政审批和配额分配制度很难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波动,特别是在国内受灾的情况下,广大企业通过棉纺协会和纺织企业家联合会更加积极主张我国提前放开棉花进口配额管理体制,让棉纺企业能直接从国际国内市场上采购棉花。这既有利于规范和稳定国内棉花市场,也有利于为广大棉纺企业营造一个与国际竞争对手间公平的竞争环境。放开进口实现两个市场价格接轨,对农民没有害处。相同价格国内棉多了,企业当然愿意用国棉,棉花减产了,也不至于发生惜售和炒作,有利于防止棉花大起大落。当然放开不等于国家撒手不管了,相反需要更完善的预警体系和市场监管制度,建立更高效的维护农民利益和纺织产业安全的市场办法,探索建立中国棉花流通领域的期货交易制度。二是棉花市场波动对纺织行业也是再一次警示,发展纺织业必须重视对资源的优化,高效使用,纺织企业应在降低成本、提高产品档次、加强管理、增加使用化纤比重以及提高其它各类纤维使用效率等方面不断加强,这是提高棉纺织业应对资源风险最重要的出路。 
       第三,入世后虽然歧视性的配额体制将按时间表逐步解体,但限制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高增长的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明显加剧,贸易摩擦必然增多,纺织行业应对机制急待改善。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突出表现是:利用我国入世的承诺(如242段、非市场经济地位等)对我纺织品出口增长进行限制;利用非关税壁垒进行限制;利用区域贸易集团或双边自由贸易体制进行排斥。因此,在过去的一年里,针对我国纺织工业的贸易摩擦增多,2003年11月17日美国政府率先决定对我国三类纺织品设限,并于12月24日起正式启动,接着欧盟表示密切监视中国纺织品出口,防止我产品出现"贸易转移",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加紧跟从美国喧嚷中国纺织"威胁论",等等。这些迹象意味着我国纺织品出口正在面临更加严峻的贸易保护挑战。 
        针对这一严峻形势,我们必须加强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从自身分析,必须尽快克服自己的不足,我国企业缺乏国际化经营的经验,不善于应对贸易磨擦,在管理和技术上还需要较大的改进,着眼于提高竞争力,尽快改变产业发展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加快产业提升;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收购制、吃配额的影响,造成行业自律能力差,预警系统不健全,规范贸易行为缺乏内部约束力。二是从外部分析,要扭转传统体制下内外贸分离、出口和生产分离遗留下来的产业无外交的弊端,行业协会要主动承担起产业外交的重任,建立双边或多边的国际合作伙伴关系和对话交流渠道,把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第四,企业普遍缺乏核心竞争力,管理方式、营销方式落后、技术落后、体制机制障碍等长期存在的问题,在过去的一年表现仍较明显。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