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浙江省2010上半年蚕桑生产形势分析


       一、生产基本概况

       1、桑园提升改造情况

       据省统计局年报统计,2009年全省桑园总面积106.6万亩,同比减5.4%,产业基础保持相对稳定。全省今年上半年蚕桑优化改造面积12.2万亩,其中:种改桑面积2.6万亩,蚕桑基础设施改善面积4.6万亩,新增连片50亩以上面积0.9万亩,新增蚕桑综合开发利用面积4.1万亩。

       2、春蚕生产与增收情况

       据业务部门初步调查统计,全省春蚕饲养量57.6万张,同比减13.1%;张产50.7公斤,同比增1.4%;蚕茧产量2.9万吨,同比减11.9%;蚕茧总产值9.7亿元,增收3.0亿元,同比增44.8%,全省蚕农实现大幅增收,完成厅下达的全年增收计划任务的85.7%。

       3、春蚕生产特点与分析

       一是饲养量继续下降。主要原因是今春部分蚕区桑园遭遇严重冻害,造成叶种失衡,发生退种现象。今年3月9日~11日出现的雨雪冰冻天气(西部山区最低气温达到-6℃),造成全省35%左右的桑园受冻,浙西南地区受冻严重的部分桑园75%以上的芽冻死,导致已订购的蚕种因桑叶不足而退种。由于冻害退种及冻害使桑叶减产少养等原因,全省饲养量减近5万张,占春蚕总饲养量的8.7%,经济损失达9000万元以上。其次,随着我省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特别是在嘉湖主产区,近年来“两分两换”和“两新”建设不断推进,城乡结合部和产业结构调整较快的乡镇的桑园面积不断缩减,蚕种饲养量继续大幅减少,如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八里店镇等乡镇在连续几年大幅减种的情况下,今年春蚕仍减幅在20%以上。

       二是春蚕单产高、质量好。虽然前期冻害导致部分地区桑叶不足,但由于后期气候适宜,桑树长势得到恢复,蚕儿生长环境良好,单产也成为近年新高。湖州市平均张产达53.1kg,同比增1.8%。临安市平均张产55 kg /张,同比增10%,最高达70kg /张,张种收入超过2000元以上。除杭州、衢州、丽水等地区的县市由于冻害导致桑叶不足淘汰了部分小蚕,张产略低外,嘉湖主产区县市都在50 kg /张以上。据海宁试样调查,春茧解舒率在70%左右,蚕茧质量要好于常年。全省平均张产收入达1678元,同比增加674元,增67%,其中临安市张产收入达1859元,蚕农增收十分明显。

       三是收购价创历史新水平。今年由于茧丝出口形势转好、国内市场需求增加以及茧源减少等原因,春茧价格大幅上扬。全省蚕茧平均收购价1655元/50 kg,同比增64.7%,创收购价历史新高;其中缙云县、淳安县平均价分别达1850元/50kg、1820元/50kg,最高收购价达到2000元/50kg以上,创出了历史最高价格,但由于社会总体物价水平大幅提高,养蚕物化成本及人工成本也随之大幅增长,因此,我们认为今年的春茧价格仍在合理范围。

       二、主要工作

       1、加强宣传,引导蚕农抓机遇增效益。今年以来,茧丝绸行情一路走高,形势较好。为了使蚕农及时认识今年蚕桑生产新形势,提升蚕桑生产积极性,各级业务部门通过产销形势分析会、广播电视、农民信箱、技术培训班等多种途径,加强宣传,积极引导,及时宣传茧丝行情,开展春蚕补订种工作,提高养好春蚕的信心。如嘉兴市春蚕订种量比年初时的合同订种量增订1万张左右,使广大蚕农把握住了今年春蚕生产的有利形势,养足养好春蚕增加效益。

       2、加强服务,积极应对灾害性气候影响。针对今年春蚕生产前期低温,日照少,浙西南蚕区桑树冻害严重等影响桑树生长发育,造成桑叶减产的问题,各级蚕桑业务部门及时采取了应对措施:一是指导蚕农生产自救。冻害地区各地派出大量技术人员下乡,进行现场技术指导。通过各种方式,将桑树冻害后管理技术告知农户,积极做好生产自救工作。二是推迟发种时间。根据气候变化情况,全省适当调整延迟了发种时间,嘉湖蚕区一般2~3天,淳安、开化等市县在1周以上,有的县市还分批饲养,尽量多养春蚕。三是调整收蚁时间。嘉兴市均推迟1—2天收蚁。嘉湖主产区在调整春蚕生产布局的同时,及时指导广大蚕农采取摘芯、叶面追肥等桑叶增产措施,促进春叶产质量的提高, 确保叶种平衡,为春蚕丰产丰收打下了良好基础。
     
       3、加大力度,积极发展蚕桑专业合作社。在当前生产力条件下,我省以大力发展蚕桑专业合作社,扶持开展包括参与蚕茧收购在内的各项服务和标准化生产,作为推进蚕桑产业提升改造的重点工作来抓,以合作化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和优质化。今年以来,嘉兴、湖州传统蚕区积极培育蚕桑专业合作组织,目前,两市已有各类蚕桑专业合作社62个,比上年增加27个。嘉兴市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模式,今年新组建了7个蚕茧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在生产上推行优质高产技术,在蚕茧收购上实行“优质优价”的政策,实现了蚕农和丝绸加工企业双赢的目标。桐乡市今年新成立的龙翔街道元丰蚕业专业合作社,投资建造了小蚕共育中心700平方米、大蚕饲养的标准大棚22个5280平方米、优质蚕茧收购场所1500平方米及附属房和蚕茧烘设施等,配合该县“两分两换”工作的开展,在技术上改传统的家蚕室内饲为室外基地饲养,中秋期从大蚕开始实施一日二回育条桑饲养,对社员实施“订单蚕业”, 实行每50公斤蚕茧返利10-100元政策,探索蚕桑产业生产、销售、加工一条龙经营模式。今年春蚕生产,合作社以基地为示范点,开展全街道的蚕种订购、技术培训和试验示范,成立蚕业技术指导组,实行全程指导和服务,特别是加强了对蚕农蔟中管理的指导,引导蚕农提质增效。今年春茧合作社共收购鲜茧62.3吨,销售收入达225万元,实现利润20万元;全年预计收购蚕茧250吨,销售收入900万元,农民增收450万元。

       4、加强监管,保障春蚕生产安全。一是加强蚕种质量监管工作,把好蚕种质量关。春蚕发种以前,各地对发放的蚕种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催青时严格按照技术规程操作,使蚕种发育齐,孵化率高,为蚕农提供优质蚕种。二是严厉打击蚕种非法经营,切实保护蚕农利益。三是认真落实“两防”措施。为确保春蚕生产安全,各地争取政府重视,落实防氟停窑等工作责任,增加、完善工业污染监测点,密切关注污染动态,加强组织对砖瓦窑停窑保蚕和有关企业的检查落实工作。针对今年叶质较嫩的特点,及时指导蚕农加强蚕体蚕座消毒工作,防止蚕病发生。同时,做好蚕用物资的安全检测和违禁农药检查。据各地反映,今年春蚕污染中毒与蚕病损失是历年来最少的。

       三、夏秋蚕生产形势分析

       近几年来,在我省经济快速发展和茧丝行情频繁波动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我省蚕桑生产趋于下降态势。目前,全省桑园面积已从2006年的116.2万亩下降至106.6万亩,产业发展的空间受到挤压。今年春茧价格的大幅上涨提升了蚕农的养蚕积极性,据调查统计,全省夏蚕饲养量达5.9万张,同比增22.9%。但秋蚕订种情况仍不是很理想,截止目前,全省秋蚕订种量达55.1万张,与上年相比略减。不过,随着各地补订种工作的进一步开展,预计全省秋蚕饲养量同比可持平或略增。

       在蚕茧价格看好预期的驱动下,下半年蚕农会通过加强桑园管理和蚕期饲养管理等措施来提高蚕茧产质量,因此,只要不出现极端恶劣的气候条件和不发生大规模农药中毒,今年夏秋蚕张产有望高于去年同期,丰产可能性较大。预计夏秋蚕茧总产2.58万吨左右,同比增4%。按正常茧质,预计下半年蚕茧价格可达1500元/50公斤左右,则夏秋茧总产值可达7.7亿元,同比可增收1.4亿元,增22.2%。

       四、下半年工作打算

       1、加强宣传引导,确保全年蚕桑增收任务。继续通过广播、电视、农民信箱等多种媒体,加强茧丝行情宣传,认真抓好秋蚕种的订种、补订种工作,做到政策落实,服务到位,提高统一供种率,确保优质蚕种的供应,使广大蚕农把握住今年行情好的有利形势,进一步促进夏秋蚕期蚕农增收,确保完成全年蚕桑增收3.5亿元的任务。

       2、加强技术服务,保障夏秋期生产安全。安全生产是我省夏秋期蚕桑生产的重点。一是各级蚕桑业务部门要加强与植保部门的沟通,早通报、早部署、早落实,确保粮桑安全;二是要加强宣传和技术培训,重点抓好防病、防高温闷热和防农药中毒,信息及时传达给蚕农,不断提高技术到位率,把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三是要确保蚕种质量,把优质蚕种发放到蚕农手中。

       3、以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推进全省优质茧基地建设。省政府已提出把现代农业园区、粮食功能区“两区”作为集聚农业要素,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载体。蚕桑是我省农业十大主导产业之一,各个蚕桑重点县市在当地政府在编制好规划的基础上(列入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的县市),要以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等项目为依托,按照现代农业示范区的要求,大力开展规模化优质茧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重点支持茧丝绸龙头企业、合作社等主体着力建设一批相对集中连片3000亩以上的高产稳产现代蚕桑示范园区,500亩以上的蚕桑精品园区。

       4、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和培育龙头企业,加快推进产业化步伐。今年以来,各地努力贯彻落实浙政办发(2009)105号文件精神,全面推进蚕桑产业提升改造和体制机制创新,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据调查了解,各地之间开展的工作较不平衡,尤其是在体制机制创新上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今年下半年,各地仍要十分重视体制机制创新工作,通过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茧丝龙头企业,开展蚕桑产业化示范点建设,出台扶持政策,抓好落实,切实完成全年培育20家合作社参与蚕茧收购服务,10家龙头企业建立订单的计划任务。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