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棉氨保暖针织内衣面料生产工艺探讨

                                     介绍了一种具有“空气袋”结构的新型针织棉氨保暖内衣面料的开发思路,对其编织、染整等主要生产工艺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近年来,针织保暖内衣由于其柔软、舒适而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经过不断地改进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科技含量,针织保暖内衣的发展已由单一的保暖性向舒适型、功能型、环保型方向发展。
    针织保暖内衣品牌种类很多.曾出现过以腈纶棉、喷胶棉絮片、羊毛绒絮片、太空棉、金属棉、膜等为中间填料制成的保暖内衣面料,但它们均因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而逐渐地被淘汰,如:金属棉由于透气性较差而被否定:夹层结构的保暖内衣、羊毛内衣等,也由于洗涤后会出现粘绒、起球而大量化纤丝逐出、造成内衣变形等原因而逐渐被冷落。这也客观上促使新型保暖内衣面料的不断开发.以满足庞大市场发展的需要。本文介绍一种利用真正纯天然绿色材料生产的棉氨保暖内衣面料的生产工艺及其性能。
1  原料
    单纯从保暖性能这一角度来考虑,羊毛比棉产品更好。但由于棉纤维较细、柔软,且有良好的吸湿、抗静电性能,从维护人体表面的湿热平衡及穿着舒适性来说.棉仍是目前的最佳选择。由此选用了棉纱与氨纶交织,以获得良好的贴身性。
    选用原料规格为:18 tex优质精梳纯棉纱,44 dtex莱卡。丝。
2编织
2.1  编织设备
    台湾键铧有限公司多功能双面四跑道大圆机:863 mm(34英寸),24针/25.4mm.72路。
2.2编织工艺
    组织结构:棉毛组织,棉纱在上下针上均进行垫纱编织.而氨纶则只在上针上单边吃线。
    线圈长度:棉31~32.5 cm/100针,氨纶1O.5 cm/100针。
    织物密度:下机:横密,16线圈/5 cm;纵密.20线圈/5 cm:成品:横密,20线圈/5 cm;纵密,22线圈/5cm。
    幅宽:152 cm。
    成品克重:280 g/m2。
    生产速度:22 r/min。
2.3编织工艺分析
2.3.1织物结构与保暖性能
    针织棉毛组织是传统的针织内衣面料结构.它由两个1+1罗纹复合而成.结构紧密.手感丰满、厚实。
    在编织这种棉氨保暖面料时棉纱在上下针上均进行垫纱,形成基本的棉毛结构,而氨纶丝只在上针上单边进行垫纱。通过严格的工艺配置.使上下针吃纱线长短不一,即下针棉纱吃线31 cm/100针.上针棉32.5 cm/100针.加上氨纶线10.5 cm/100针.这样在氯纶弹力作用下,织物中就会形成“空气袋”结构效应.因而具有良好的保暖性能。
2.3.2织疵原因和解决办法
该棉氨面料在编织过程中,易出现以下问题。
    1)氨纶丝外翻
    该织物是上针单边吃氨纶,在编织时应调整好氨纶的喂纱角度及对针位置.以保证氨纶丝准确地喂八上针针钩。
  2)布面不清晰
  为了在织物中形成“空气袋”结构。要求棉纱在上下针上的线圈长度不一致,加上氨纶的弹性收缩作用.易造成织物布面不清晰。通过多次调整各用纱比例进行试验筛选,在氯纶线长10.5 cm/100针、上针棉32.5 cm/100针、下针棉31 cm/100针时.布面效果得到有效改善。
3染整    
3.1  染整工序的主要工艺流程
    预定形-煮漂-染色-烘干-碳刷磨毛-辅助处理(柔软)-成品定形。
3.2预定形
    预定形是棉氨弹力织物的主要工序之一。坯布在织造过程中.由于受到张力的作用,存在较大的残余应力.如不消除应力,染整过程中容易出现布面折皱及鸡爪痕等疵病.同时会使织物门幅、克重难以控制,缩水率不稳定。
    因此织物在染色前坯布必须先落水进行预定形,定形工艺:温度195℃,速度20 m/min.超喂量5%,门幅165 cm,织物克重310 g/m2。
3.3煮漂
    染色前,首先应通过碱液煮练去除织物的蜡油与棉籽杂质等,可提高染料的上染率。在需要染浅色时.一般还需要进行氧漂。对棉氨保暖内衣面料可采用煮漂-浴法.在常温常压喷射溢流染色机中进行,煮漂工艺烧碱1.5~2.5 g/L,双氧水1.5~2 g/L,另应加入少量稳定剂和其它煮练剂,温度95℃,时间45~60 min,浴比1:12~1:15。煮漂后水洗要充分,防止织物上残留的双氧水影响染色。
3.4染色
    采用环保型活性染料进行染色.主要对棉纤维进行上色、而氨纶基本不着色。采用常温常压喷射溢流染色机进行染色。染色时染浴温度应控制在100℃以下为佳,以避免氨纶的弹性回复率和断裂强力降低(本文以浅红为例)。
    染色处方:活性品红AL-P 100%,1.0%(o.w.f),元明粉60 g/L,纯碱20 g/L,浴比1:20~1:30。
    染色工艺:在常温下先加入元明粉.10 min后,缓慢加入染料,在此温度下循环10 min后.以1℃/min的速度升温到60℃.保温15~20 min后再缓慢加纯碱进行固色,加碱结束后再保温续染30~60 min,降温水洗和皂洗.去除浮色,保证一定的色牢度。经一系列加工后,织物变硬、手感粗糙,需经柔软处理,使其表面光滑,织物内摩擦力减小,回弹性提高,故通常在染色后加柔软剂出缸.在脱水等工序中不易产生折痕与擦伤。
3.5磨毛
    在染色后对织物进行磨毛处理,以使面料具有良好的保暖效果。磨毛采用意大利MARIO CROSTA SPT/6型碳素磨毛机。
    碳素磨毛是通过碳素合纤高聚物作为起毛工具,它的作用原理是碳素合纤物像一把梳子,通过对织物表面棉纤维的梳理,把棉短纤维“梳”出来达到起毛效果。这样可使起毛方向具有一致性.同时因为碳素纤维的高强度以及其与棉的软接触.使得碳素合纤高聚物基本不磨损。因而选用碳素磨毛来对保暖面料进行处理,起毛效果均匀,毛感浓而密,手感柔软、蓬松。
3.6柔软处理
    为了保证保暖内衣面料绒感好、触感柔软,定形前一般再过1次柔软剂,柔软剂可加在定形机的机槽中.柔软剂可采用汽巴三组分:uMu 7g/L,FPS 5 g/L,JET 5 g/L。
3.7成品定形
    成品定形旨在使织物绒面丰满持久、稳定尺寸、改善手感,并消除在染整过程中产生的折痕。成品定形生产工艺一般控制为:温度175~180℃.速度25 m/min,超喂量3%~5%.下机门幅158 cm。
4结语
    通过选用适当的组织结构和工艺配置,即采用传统的棉毛组织结构.在编织时棉纱在上下针均进行垫纱成圈,而氨纶丝只在上针成圈,并使上下针吃纱线长短不一.即棉纱在上针吃线稍大于下针,加上氯纶的收紧作用,从而使织物具有“空气袋”结构;在后整理过程中通过碳刷磨毛新工艺,织物表面绒毛倒向一致,蓬松柔软,这样便使面料具备了保暖、滑爽、丰满、弹性好的特点,穿着非常舒服。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