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从服饰看历代审美风尚

  <<圣经>>里说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之后发现了赤裸的羞耻,便用树叶遮掩身体。其实人类最早穿树叶兽皮是为装饰和保护身体,兽皮也是对捕猎能手的嘉奖。

  我国的服饰文化辉煌灿烂源远流长。湖南出土的战国衣衾中就有袍,衾,单衣,单裙,绵裤等多种服装,质地有绢,纱,罗,锦,丰富多样。花纹有小菱纹,凤鸟纹,云纹,颜色有黑,黄,绛红,白,多姿多彩。

  越罗蜀锦吴纱,在一个强盛昌荣的泱泱大国里,这些光彩夺目的衣装会承载流传沿续着怎样耀眼的文明啊。

  我国传统服装有两种:上衣下裳和深衣(衣裳相连)。

  <<释名.释衣服>>解释说:“凡服上曰衣,衣,依也,人所依以芘寒暑也;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障芘也。”传说黄帝着玄衣熏裳。玄即青黑色,象征天;熏即赤黄色,代表地。衣裳上绘山水火龙凤百草图案。这样的衣裳只有帝王能穿。这种衣裳的颜色图案是人类刚刚进入文明社会尚未摆脱图腾崇拜时的设计,天地山水龙凤表明人类对自然界幼稚粗浅的认识和不能把握的敬畏心理。

  <<诗经>>里写了好多周朝的服饰:绿衣黄裳,青青子衿,缟衣綦巾是平民百姓的衣装;素衣朱绣,锦衣狐裘,黻衣绣裳是贵族穿的。服装面料颜色花纹华丽多样,装饰作用更为突出,服饰审美变得更为纯粹。

  深衣在春秋战国广泛流行。“名曰深衣者,谓连衣裳而纯之采者”,深衣就是长袍。春秋战国是古代社会最大的激剧变革时期,意识形态总思潮是理性主义,着装上便偏于理性。深衣这样上下一体,庄重内敛节制的式样流行起来是很自然的。说来有趣,此前华夏没有裤子,男女都穿裙,随着战国时胡服传入,中原人才穿上了裤子。

  秦始皇以他的雄才大略统一了中国。刘邦又以他的任人唯贤建立汉室。在政治经济法度方面汉王朝基本承袭秦的体制。东汉时正式制定了“章服制度”,各层官吏的服装从颜色到图案都有了严格规定,不得越雷池一步。

  经过先秦的理性思索后,秦汉人表现出征服世界的自信,衣饰趋向精美奢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纱衣,金缕玉衣都说明当时纺织业服装加工业甚为发达。那时的流行时尚是从宫庭传出来的。汉童谣唱:“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大眉,四方皆半额,城中好广袖,四方用匹帛”,由此可见人们对美的追求已相当自觉。

  魏晋南北朝是历史上第二个重大变化时期。两汉经学崩溃,个性解放,玄学盛行。“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人们讲究风度气韵,“翩若惊鸿宛若游龙”,服装轻薄飘逸,(衣服的薄当然也与晋人吃药有关)。古代妇女服饰中最浪漫飞扬的披帛就是此时出现的,太薄的衣裳对不吃药的女子来说毕竟不大适用,可是风尚如此,聪明的女子们就发明了“帔子”,出门时披在肩上用来遮风暖背,渐渐的人们又发现这帔子随风飞舞时飘飘欲仙煞是动人,便把它加长变薄演化成敦煌壁画里飞天肩上那样子了,它的装饰价值也就大于了实用价值。今天的披肩就是从帔子变化而来。

  封建帝国的鼎盛时期到了!大唐浓墨重彩金碧辉煌,政治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处处洋溢着人世的富足快乐。大唐海纳百川的襟怀使服装丰富多样,既有宽袍大袖的高贵华丽,也有胡服骑射的精悍利落。风气开放大度。从出土的唐代半裸舞踊来看,人们对人体自身美的认识是健康开明的,倾向于健康丰腴壮硕美。“纤罗寸缕见肌肤”,贵族妇女在华美艳丽内衣裙外罩透明宽松长纱袍,披帛飘曳,酥胸半裸,那份对自身的自信率真坦然让今天的人也赞叹不已。

  “晚出闲庭看海棠,风流学得内家装。小钗横戴一枝芳,镂玉梳斜云鬓腻,缕衣金透玉肌香。暗思何事立斜阳?”《花间词》里有无数个这样衣饰精美妆容细致的美人。晚唐五代国势衰颓,人们追求绮靡奢华舒适,衣服上极尽豪奢浓丽。但“血色罗裙翻酒污”,那锦衣上已隐隐染上了颓废。

  “灭人欲,从天理”随着道学家的一声断喝,南宋以后使肌肤若隐若现的薄纱衣不见了,代之的是紧密掩住脖颈的高领上衣,外面罩长袍,长袍外还要穿件“襦”,层层包裹,足见“理”之严厉。披帛更是从宋朝女子肩上飞到壁画上去了。女人的天性被抹杀殆尽,在厚重衣物包绕下严守三从四德的家训。
从宋代开始“三寸金莲”成了美女必备条件之一,到明清此风更盛。且偏好病弱纤瘦,这都说明宋明清审美趣味的病态。

  从南北朝开始,社会风尚多由妓女来引导。自管仲“置女闾七百,纳夜合之资以富国”,建立第一家妓院至清末,妓院一直是我国古代社会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富国”到“红袖添香”到“温英雄泪”,妓女始终是风流浪漫多情多艺的化身。她们的特殊地位决定他们(只指上等妓女)站在时尚前沿。

  张爱玲说的十九世纪的昭君套其实在明代秦淮名妓身上就出现了。这种带帽兜的披风还有个名目叫做“观音兜”,曾一度被好莱坞明星们趋之若骛。但无论明代名妓们出行时是怎样的花团锦簇,那情景被我勾勒出来却总是昭君出塞的悲凉荒惨——是她们的不幸命运使然吧。

  印象里满清宽大而点缀繁褥的衣裳除了康乾盛世错彩镂金的繁华就只有浮华下的空虚病弱自卑。

  没有哪个时代的服装象二十世纪那样式样动荡多变了。高过耳际的元宝领,嗽叭袖,泊来的丝袜,白衣黑裙,旗袍,军人式的外套……交际花以外的男女服色越来越单调。这里面有对自由解放的渴求,也有近代纷乱时局下的迷茫怀疑否定。

  在服装衰落的情况下,孙中山设计了国服“中山装”,这是在西装基础上改革出来的。四个兜代表礼义廉耻,袖口钉三个扣代表三权主义,胸前五个扣代表五权分立。中山装在提醒着:振兴中华必先振兴国服,服装是传统是文化是精神是形象。想当初我们的丝绸传到欧洲,皇室贵族都以着中国丝绸为荣,在他们眼里古中国是一个怎样丰饶昌盛辉煌神奇的国度啊。可是近代中国人却在黑蓝灰的沉闷暗淡里徘徊了半个世纪,再没有了自己的服装。

  国运昌盛衣装也必多彩。今天中国人终于又重寻回自信在国际时装秀上昂然亮相了。现代人主张个性张扬,只有在经济繁荣国泰民安的环境里人们才得张扬自己的个性。穿过几千年绫罗绸缎的隧道回望历史,几乎每个时代的服饰都有它固定的式样,变化的仅仅是面料,颜色,纹饰。

  现在的服饰已突破规矩条框,异彩分呈了,穿什么衣服全在个人口味。能随心所欲地选择自己喜欢的衣服是多么幸福的事啊。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