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司曾进口了94吨美棉,成包质量为220kg左右。其质量指标为:品级3级;主体长度28.19mm;品质长度30.52mm;短绒率14.13%;细度1.60dtex;成熟度1.62;含杂率3.1%;回潮率4.1%。
(1)包装情况:美棉使用铁丝打包后,外套麻袋。由于经多次装运后,麻纤维及麻绒进入了棉纤维中,成为“三丝”,清除很麻烦。
(2)不明原因绕刺辊:在Y101原棉杂质分析机上试验时,发现绕刺辊现象。
(3)回潮率小:用Y412A棉花水分测定仪试验时,出现试验数据异常现象,后改用Y802A烘箱才测出回潮率。
2使用情况
我公司主要生产13.9tex(45Ne)CVC品种,以前也多次使用过美棉,但使用的比例不大(小于40%),且美棉回潮率为7%左右。但这次美棉比例达56%,生产出现了较大的波动,主要表现如下。
(1)梳棉工序:斩刀花明显增加,短绒尘屑增多,盖板龙骨缝隙内出现喷短绒现象,生条结杂总数由35粒/g增大到48粒/g。
(2)并条、粗纱、细纱工序:出现皮辊、罗拉粘缠现象,绒板花明显增多,粗纱工序表现尤其明显,甚至出现无法开车情况。
(3)络筒工序:疵点纱(竹节纱、细节纱)明显增加,百管断头由原来的50根增加到120根左右。
(4)成纱质量指标:成纱条干增大1%左右,千米细节、千米粗节、千米棉结、黑板棉结杂质均有上升。
3原因分析
因本公司试验条件有限,美棉的含糖量及棉蜡情况无法测定,增加了原因分析的难度。
美棉回潮率4.1%,含杂率3.1%,主要疵点为带纤维籽屑;而搭配使用的国产棉的回潮率12.41%,含杂率3.5%,主要疵点为破籽、带纤维籽屑。两者比较,差异主要为回潮率指标。
原棉分级室及清花车间相对湿度只有60%左右。
4采取的措施
(1)美棉在仓库中去掉麻袋包装,避免麻包进入原棉分级室前产生“三丝”;由专人用梳棉拉耙对棉包表面的麻丝、麻绒进行处理。
(2)对棉包进行松包处理,吸湿平衡24h后再进仓。
(3)在车间生产操作困难时,用医用碘酒揩拭皮辊。
(4)常日班缩短揩车周期,运转加强清整洁工作。
(5)对美棉使用比例进行调整,稳定在38%左右。
(6)加强温湿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