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现代浆纱机的发展(上)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无梭织机,特别是喷气织机速度大大提高,最高达2000转/分,引纬率3000米/分,这种大张力、小开口、强打纬、开口频率高的新型织机,对织造选用经纬纱质量要求很高,以保障喷气织机的高效高质量运动,高质量经纬纱必须具有强力高、表面光滑耐磨、毛羽少、抗拉伸、抗摩擦的性质,这些高标准要求推动了浆纱机的技术进步,现代浆纱机已具有自动监控、自动检测传动技术先进的性能,主要表现在:
一、浆纱机上经纱张力自动控制
  电子计算机对浆纱机张力控制主要分经轴至引纱辊、引纱辊至上浆辊及上浆辊至烘房三段。
  经轴架采用H型双层架,退绕性好、操作方便,各经轴受到计算机控制下的气动加压控制,可进行在线张力调节,使轴与轴之间经纱张力在整经机定长基础上做到退绕张力一致,以减少退绕后回丝的浪费,消除轴与轴之间的片纱张力不匀。
  电子计算机对各经轴架上压力的控制,是由主动加压刹车系统完成的,应用专门的传感器来实现高质量的张力控制。
  经轴架上的经轴是单独制动的。经轴浆上有电子刹车系统及相应的组合系统,使经轴退绕线速度达到40米/分以上,应用电子计算机控制可保证经纱张力恒定。
  引纱辊至上浆辊及上浆辊至烘房各段张力控制采用单元变频调速控制;以及各压浆辊引纱辊高质量运行,使分段张力达到精确控制。尤其在双浆槽系统中各经纱张力都得到均匀控制,使进入烘房的各片纱张力一致。
  全部经纱张力都在电子计算机控制下进行分段控制,张力控制十分精确,使经纱伸长及卷绕都能严格符合工艺要求。织轴卷绕硬度在肖氏55~60度,并且内外层卷绕张力及密度一致。
二、高压上浆技术的应用
  高压上浆优点在于通过高压压浆罗位,使上浆后经纱的水份尽量被压出,从而降低经纱回潮,减轻烘燥负担,即提高车速40%左右,又可节约能源,减少蒸汽消耗30%-50%。80年代后期浆纱机压浆力为20kN以下,现代浆纱机已达到40kN。
  国内许多纺织厂在高压、高浓、低粘新工艺条件下生产,车速由40米/分提高到60米/分,浆后织轴质量提高,经纱毛羽减少约50%,布机效率由90%提高到95%。
  两高一低浆纱新工艺技术主要是设备上必须配有高压上浆的压浆辊等装备。
  压浆辊速度与压力之间相对应关系:压浆辊低速运转时(5米/分及以下)的压浆力为10kN,高速(100米/分)时压浆力为40kN,不同速度对应不同的压浆力,但车速达到一定速度后,加压切换成高压状态,即当超过切换速度时,一直保护高速压力,这时压力与车速变化无关。
  目前压浆辊推荐压力,如下范围:
  1.低压:压浆力≤l0kN(一般弹簧加压的压力)。
  2.中压:压浆力在10-20kN,如国内的GA301-GA304。
  3.高压:压浆力在20-40kN,如国外祖克、贝宁格等新型浆纱机。我国浆纱机凡大于20kN的压浆辊压力,界定为高压压浆力范围。国外先进浆纱机压力分为5kN、50kN及100kN的压浆力。
  此外,压浆辊平直、园整,横向压力分布均匀一致是高压上浆的必须条件;浆液温度及液面高度都受电子计算机配备传感器监控。车速不同其压浆力也不同,在5-50米/分之间压浆辊压力变化与车速变化相关,但当车速超过50米/分时,压浆力不再作相应调整,不再与速度变化有关,保护12kN的压力。
三、双浆槽或多浆槽
  在生产高支、高密织物时,由于经纱总根数多,在一定的烘筒宽度上排列很密,为了使上浆经纱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减少毛羽的产生,浆槽及进烘房的经纱,复盖系数控制在60%以下,新型浆纱机上都配备了双浆槽或多浆槽。
  同一品种的纱,分片进入两个或多个浆槽,带来许多问题,首先是两个或多个浆槽之间的浆液粘度、浓度、温度及液面高度要保持一致,以使片纱之间上浆均匀一致,国内外先进的浆纱机对上述各项指标进行电子计算机控制,还要配备合理的张力监控系统,使经纱之间的张力保护均匀一致。
四、湿分绞技术应用
  浆后经纱在进入烘房时每片纱还要经过湿分绞以使经纱之间相互不粘连。
  湿分绞棒内通以轻度冷却的水,使片纱离开浆槽后立即分为上下层。浆纱机应用这种湿分绞技术使喷气织机纬向停台减少20%-30%,经向停台也有下降。湿分绞技术要求如下:
  1.绞棒由耐腐蚀材料制造,如不锈钢、黄铜。
  2.绞棒直径在38毫米以上。
  3.绞棒转速度在8-12转/分之间。
  4.通过湿分绞棒的水温为15℃左右,流量0.5加仑/棒·分。
  5.绞棒不用时要专门储存,以保护好涂在分绞棒上的四氟乙烯涂层,涂层缺损分绞棒不能再用。
  国外先进浆纱机上都配有循环水湿分绞装备。
五、烘燥技术
  新型浆纱机采用烘筒式烘干,经纱从浆槽经过湿分绞进入烘筒,即预烘烘筒,该烘筒温度适当调低,否则将粘烘筒,使经纱表面毛羽增多,导致浆纱机及织机落浆增多,纬向停台增加。多烘筒烘干方式应进行逐步加温烘燥,使浆液对经纱产生最佳包覆、形成均匀的浆膜;如祖克-米勒-哈科巴浆纱机就是这种形式。
  日本津田驹生产的HS20系列浆纱机是将浆好的经纱垂直引入烘燥区,浆液沿纱的轴线均匀分布在纱线周围,使形成的浆膜及上浆量比水平引进烘房的方式更为圆滑均匀。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