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立足宏观 关注中国纺织服装细节

一、预计2009年外销增速-5%、内需增速     17.74%
  (一)内销市场为主,外销市场为辅
  纺织服装企业按照市场可以划分为内销型、外销型;按照在产业链中位置分工,可以划分为生产型企业、品牌型企业。目前,我国外销型企业均属于生产型企业,内销型企业部分是生产型,部分是品牌运营型。
  根据惯例,从附加值构成情况看,生产型企业仅10%,品牌企业和流通环节占90%;因此,我们重点关注对象是内销型企业中的品牌型企业。
    (二)预计2009年外销增速-5%
  2008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一改2003年以来每年20%增势,1~8月份,纺织服装累计出口1218.87亿美元,同比增9.09%(换算为人民币,增速为-0.5% ),且逐月呈下滑趋势。
  企业效益增速下滑显著,2008年前8个月利润总额同比仅增3.2%;行业内部分化加剧,70%的企业销售利润率(利润总额/销售收入)在平均水平以下,几乎全部处于亏损或潜亏状态。
  1. 国际市场需求萎靡是主要原因
  欧盟、美国、日本是中国纺织品前三大出口市场,三地区纺织品服装需求情况直接决定2009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速。
  根据各国公布的零售、进口数据,受次贷危机影响,2008年美国、欧盟衣着类零售额增速开始回落,进口增速有所下滑。以此为基础,考虑到美国、欧盟在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市场中的地位,2009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不容乐观,增速大概在-5%左右(美元计价)。预计全球纺织品进口增速回落至2001年,即2009年比2008年下滑-3.5%。
  2010年后出口增速主要依赖于全球经济,如果经济复苏,中国纺织品出口仍将可以实现5%~10%增速(过去17年间,全球纺织品、服装进口复合增长率6.34%)。
  
  2. 2009年人民币兑欧元升值加速影响我国对欧盟出口
  由于美元是出口主要结算货币,2008年人民币升值过快,直接导致企业效益不佳。2008年三季度,随着美元走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放缓,8月份比7月份甚至略有回调;预计2009年这种格局仍将存续。
  欧盟是中国纺织品出口增速的最大引擎:2008年前8个月我国对欧盟出口增速39.18%(美元计价)。银河证券宏观预计,2008年人民币兑欧元升值15.09%(9.06:1),2009年升值7.39%(8.39:1)。虽然对欧盟地区出口报价以美元为主,但压低价格、减少进口不可避免。
  
  3. 周边国家对中国替代作用不明显
  我们维持2008年年度策略报告用较大篇幅阐述的观点:未来几年内中国纺织行业没有替代者,此处不再重述。图11、图12基本可以论证这一观点:配额取消后,2005、2006年中国迅速占领美国市场;2007、2008年,由于高基数,越南增速超过中国,而其他国家纺织品对美国出口增速更不容乐观。
    资料来源:WTO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所
  (三)衣着消费具有周期性,2009年增速约17.74%
  1. 收入增速影响衣着消费,且衣着类弹性大于GDP增速
  美国、韩国和中国香港GDP增速与衣着类(涵盖服装、鞋、帽)消费增长关系表明,衣着类消费具有周期性: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国香港和韩国GDP呈现负增长,导致衣着类消费负增长;2001年美国的网络股泡沫破灭、9·11事件等,直接导致美国衣着类零售额增速下滑。而在经济一片向好的情况下,衣着类零售额的增速则超过GDP增速。中国经验也表明人均衣着类增速与GDP增速关系密切:衣着类作为非必须消费品,增速存在周期性(如1998、1999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的人均衣着类消费负增长;但考虑到1999年9.14%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全国衣着类消费总额仍然有所增长)。
  虽然衣着消费具有周期性,但相对于汽车、旅游、金银珠宝等消费品,无论是名义增长率还是实际增长率,服装鞋帽类都表现出较强的抗周期性,其抗周期性仅次于食品、医药。因此,品牌服装类上市公司仍在2009年投资标的选择的范围内。(未完待续)资料来源: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