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浆纱机经过电子计算机技术、变频调速技术与浆纱工艺的结合形成多单元单独传动系统,各部速度按照计算机软件控制运行,并设有各个张力传感器随时调节经纱张力,多单元工艺同步精确、传动精度高、可靠性强,可实现伸长自动控制。目前我国郑纺机GA308等浆纱机都是由电子计算机控制的多单元分别传动系统,像祖克米勒等国外浆纱机已有8只电机的单元传动。
多单元传动方式是由计算机程序控制的,所有单元的电机传动速度及开停车都经过电子计算机的设定。
多单元传动还可以精确设定与控制两个浆槽间工艺参数一致,如果将粘胶纤维与醋酸盐长丝纱在同一台浆纱机上并合,分别经过两个不同浆料配方的浆槽上浆,并混并成一个轴,两个浆槽工艺不同但可得到最佳控制。
两种不同性质的纱线在同一台机器上加工,配以不同的浆料使其具有很高的粘附性,并使经纱经过拉伸时受到恒定的张力及伸长。
七、浆纱的预加湿技术
所谓预加湿技术是经纱在上浆前先经过80-90℃热水槽浸渍洗去经纱上的棉蜡、油脂及其它短绒杂质。被热水浸渍后的经纱,经过高压挤压,挤压罗拉压力约10吨,大大减少经纱含水,提高经纱对浆液的亲和力,故高压压水挤压罗拉是预加湿上浆的重要措施。
严格控制浆液浓度,对经纱均匀上浆,使上浆率达到要求是十分重要的,国外贝宁格、祖克米勒等新型浆纱机,在浆槽里配备了浆液浓度传感器,随时控制浆液浓度,当浆液浓度被稀释到一定的水平时,传感器经过电子计算机控制贮浆槽输浆电磁阀,打开输送较浓的浆液,使浆液浓度上升。
纱线在预加湿槽加湿后,浆料仅在表面上浆,被复情况很好,在显微镜下观察,经纱上浆状况是沿纱的表面呈圆形分布,上浆后的经纱使织机效率提高。
预加湿工艺可以减少浆液的消耗,一般可比传统浆纱机节省浆料1/3山。
预加湿技术是改进上浆质量观念性的突破。早在国外许多新型浆纱机上应用。粘胶长丝纱应用预加湿技术可以改进上浆质量,减少上浆率20%,使织物无染色条彩。1997年祖克等公司将预加湿技术应用于短纤维上浆,依靠微电子技术上浆自动控制体系的作用,使预加湿上浆技术更加完美成熟。
预加湿技术成功之处在于:
1.用轻微的高压上浆值达到很好的表面上浆。
2.纱的表面形成很好的封闭浆膜。
3.预加湿的纱线具有对浆料良好的粘附性。
这种减少耗浆量、上浆质量显著提高、织机效率提高的预加湿处理后,经纱具有抗磨性能好、毛羽少、强力高,还具有减少经纱相互粘附的优点,减少了二次产生毛羽的现象。
应用电子监测系统,可以快速检测经纱上浆程度;可在经纱头几米报告出上浆率,比传统的试验室检测快的多,因此可以免去离线检测上浆率方法。
经过预加湿处理的上浆质量好、毛羽减少、经纱密度可提高120%以上。新型带有预加湿的单浆槽可以取代双浆槽,复盖系数不受限制,适应多品种纱线。
八、浆纱机其它技术进步
1.气动自动上落轴配有液压及气动系统,落轴时有自动粘贴胶纸封头装置,防织轴纱头紊乱、交叉。
2.织轴的大卷装已有很大发展,经轴直径从800毫米增至1000-1600毫米,增加卷绕容量,当织轴直径由1016毫米增至1270毫米时,纱的容量增加1.6倍,经轴直径增加到1600毫米时织轴容量比1016毫米直径的织轴容量增加2.4倍。织机换轴次数明显减少,使停台时间减少,提高了织机运转效率。
3.大经轴区退绕时配有低压吸尘系统,尤其对中低支纯棉纱的经轴退绕的清洁作用更为明显,从而使产晶质量进一步提高,净化了生产环境。
4.浆纱机车头织轴卷绕机构配有电子计算机终端显示,并有终瑞机构与伸缩箱连接,使挡车工容易引入经纱及修复断头。
5.电子计算机控制织轴卷绕张力,使经纱始终处于精密的张力控制下,保证织轴卷绕密度均匀,提高了织轴卷绕质量。
郑纺机GA308浆纱机是国内领先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集机、电、仪、气、液一体化的浆纱机,是在吸收消化了国外先进浆纱机的性能特点,结合我国国情研制开发的,已取得用户的满意。其它像盐城纺机GA338浆纱机也比较先进。
国外短纤维浆纱机如贝宁格、祖克一米勒、津田驹公司生产的浆纱机都是世界一流,具有高科技水平的浆纱机,机上都配有预加湿系统供用户选配。
21世纪高科技的浆纱机还在不断取得快速的技术进步,在电子计算机技术、变频调速技术、传感技术、液压技术、气动加压技术与浆纱工艺技术的结合下,现代化的浆纱机已形成机、电、仪、气、液及先进工艺技术相结合一体化的高科技的装备,其中高压上浆,预加湿技术,多单元传动技术以及分段张力控制技术的应用与微电子技术的结合,使现代化浆纱的性能大大提高,从而保证喷气织机等无梭织机的产量、质量、品种适应性及生产效率得到很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