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罗南古官道曾是"丝绸之路" 定为市文物保护单位

  经市政府研究,它与225处古迹被核定为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记者昨日从南庄获悉,经市政府十二届三十一次常务会议讨论研究,核定邓群岗遗址等225处为第四批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重新核定大雾岗遗址等51处为第一、二、三批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南庄镇罗南村隆庆陈氏宗祠和古官道属第四批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属古建筑类别。 

  古官道曾是“丝绸之路”在罗南隆新村,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石板路,约有210米长,1米多宽。这条类似于麻条石却没有麻条石规整的石板路,却是当年罗南人的“丝绸之路”。那时,小路从今天的豫章东桥侧一路延伸,尽头就是一片海滩,海滩前是北江的分流,那是广西梧州至广州、顺德勒流、中山等地的水上必经之路,当时海滩上常常商船林立,最多时可达到数十条之多,蔚为壮观,有村民当年曾从水中打捞起胡椒、布匹、米等物质,可能那是运输的商船不慎留下的。当时,小路西边不远处还有一个清兵的军营———隆庆营,不过很早之前就已经撤消了,但隆庆营三个字却一直保留在旧地图上,没想到这个小小的疏忽却为罗南引来一场劫难:日军侵华时,从旧地图上发现了“隆庆营”,以为是国民党的军营,于是给罗南带来了一场洗劫。据悉,正是这个渡口的繁华,造就了这条小道的重要,成为当时四乡八里的村人出没渡口的一条重要通道。为了纪念这条小道,罗南人去年在此立了一块石碑,碑上刻下了“隆庆古官道”。 

  200年陈家祠保存完整罗南隆庆陈家祠有两个特点,一是它的保存时间长,到现在为止,已经保留了约200年之久。二是保留得很完整。很多外地人慕名前往一探的是祠中各种精美的雕刻与壁画艺术,尤其是祠堂门口及祠堂中的那两块牌匾。其中祠堂门口的“陈氏宗祠”几个大字是清朝知名的书法家陈白沙写的。据说陈白沙是一位非常传奇的书法家,他写字并不一定用笔,而是就地取材,抓住什么就用什么写,手指、破纸以及烂布卷,都能写就行云流水的书法。“陈氏宗祠”这几个字据说他是用“禾杆头”来写的,因而弥足珍贵。祠堂中央的那块写着“聚德堂”的牌匾,就不知出于谁的手笔了。这两块牌匾虽已陈旧却是祠堂中的文物。1958年大跃进前后,这间祠堂被当作是政府蚕种繁殖场,一些养蚕工人见这两块牌匾很平整,遂取下翻其背面当作繁殖场饭堂摆菜的餐台,也许是机缘巧合,没想到无意中却将这两块牌匾完整地逃过了“破四旧”的劫难。1978年,罗南村从蚕种繁殖场手中收回了祠堂时,才发现这两块“餐台”的不同寻常。 

  梁脊尽显“三雕”艺术陈家祠令人惊叹的还有它的“三雕”艺术:即砖雕、木雕、石雕,其中砖雕艺术表现在屋脊的瑞兽和雕花护脊上,它们造型优雅,线条娴熟。另外,每排厢房“硬山墙”上端“樨头”或花或鸟或兽,造型各具特色。木雕多饰于梁柱、斗拱等处,图案也多是祥云瑞兽。石雕大多在祠堂门前的基石、石柱和梁部,用料多取花岗石,所雕狮子、麒麟等皆栩栩如生,苍劲的雕刻刀法和灵活生动的画面布局,无不透出工匠的高超技艺和古人独特的艺术眼光。 

 

                 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