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减少浆纱毛羽的研究

                                     纱线毛羽是指伸出纱体表面的纤维。它不仅影响纱线的外观和织物的滑爽,而且在织造过程中,很容易使相邻纱线之间相互缠结而造成开口不清,更有甚者会引起经纱断头,降低劳动生产率。当对经纱进行上浆时,纱线毛羽特别是危害性大的长毛羽明显减少。当毛羽减少时,使相邻纱线之间相互缠结的几率下降;同时经纱上浆后,纱线上未被贴伏的毛羽也因浆液作用,毛羽的刚性增大,使相邻纱线之间不易发生缠结。因此,上浆是从减少毛羽数量和改善毛羽性能这两方面减轻了毛羽的危害。
1减少浆纱毛羽的研究
    为了减少浆纱毛羽,选用同样的经纱,以同样的总经根数,对一些影响浆纱毛羽的因素进行了如下的研究。
1.1  浆料配方对浆纱毛羽的影响
    选用浆料时,既要考虑到粘附一次毛羽,又要考虑到分纱造成的再生毛羽。用表1所列不同配方的浆料对13 texT65/C35经纱在GA301型浆纱机上浆,用毛羽测试仪对浆纱毛羽进行检测,结果见表2。
由表1、2可知,配方1中,使用了接枝淀粉,并降低了PVA用量,干分绞区分纱顺利,但浆液对纱线粘附性较差,且浆膜易脆,落物多,浆纱时毛羽较多。配方2中,不用接枝淀粉而改用磷酸酯变性淀粉,并增加了PVA用量。然而由于PvA浆膜强度高,粘结力强,因此干分绞区分纱阻力大,浆膜完整率低,再生毛羽多,故浆纱时毛羽有所减少,但减少不明显。配方3中,将日本PVA-205MB与PVAl799混合使用。由于低聚合度部分醇解的.PVA-205MB的使用,使浆液的渗透性、浆膜完整率明显提高,浆纱时毛羽明显减少。
1.2湿分绞棒对浆纱毛羽的影响
    在浆纱工序中,浆纱离开浆槽进入烘房前,一般要经过几根湿分绞棒,分成数层后,平行进入烘房,以便初步形成浆膜后再并合,这样可有效减少烘燥后浆纱之间相互粘连,减少出烘房而进行分绞时的困难,对提高浆膜完整率,降低再生毛羽都极为有利。对13 texT65/C35经纱在GA301型浆纱机上分别进行有和无湿分绞棒上浆,用毛羽测试仪对浆纱毛羽进行检测,测试结果见表3。

1.3单、双浆槽对浆纱毛羽的影响
    对13 texT65/C35经纱分别在单槽浆纱机G146B和双槽浆纱机GA301上进行上浆,用毛羽测试仪对浆纱毛羽进行检测,其测试结果见表4。

    由表4可知,采用双浆槽浆纱机,浆纱时毛羽明显减少,这是由于双浆槽浆纱机使经纱覆盖系数降低一半,纱线之间不易粘连,烘干后不易造成分绞困难和浆膜破坏,从而减少了浆纱毛羽。
1.4浆纱车速对浆纱毛羽的影响
    经纱经过浸没辊,浆液逐渐渗入纱线内部,由于浆液粘着力的作用,当纱线在浆槽中运动时,带动纱身附近的浆液运动,使浆液克服内摩擦运动的力F为:

式中,F为浆液内摩擦力;A为纱线与浆液的接触面积;dv为纱线与浆液的速度差;dx为浆液与纱身的距离;η为浆液粘度系数。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F是浆液对纱身的作用力,伸出纱身的毛羽也受到这个力F的作用。正是这个力F的作用使伸出纱身的毛羽贴向纱身,从而使毛羽减少。当浆纱车速逐渐降低时,纱线与近纱线的浆液速度差dv会减小,作用力F减小,对毛羽的作用力也减小,故毛羽增多。对13 texT65/C35经纱在GA301型浆纱机上分别在正常车速和较低车速时进行上浆,用毛羽测试仪对浆纱毛羽进行检测,其测试结果见表5。

1.5浆纱机机型对浆纱毛羽的影响
    对13 tex T65/C35经纱分别在祖克S432型和GA301型2种浆纱机上进行上浆,用毛羽测试仪对浆纱毛羽进行检测,其测试结果见表6。

    祖克S432型浆纱机较GA301型浆纱机所浆纱线毛羽少,可织性好,这是由于其压浆力较高,浸没辊侧压使毛羽更容易粘附在纱身上,加之全烘筒烘燥方式也有助于减少浆纱毛羽。
1.6后上蜡对浆纱毛羽的影响
    经纱经过上浆后,纱体上仍有部分毛羽存在,且这部分毛羽因浆液的作用刚性变大。通过浆纱后上蜡可以软化浆膜,使毛羽进一步贴伏于纱体。此外,后上蜡还有一定的消除静电的作用,避免了经纱因积聚电荷较多,同性电荷相斥,造成纱线松散,毛羽突出。对13 tex T65/C35经纱在GA301型浆纱机上进行后上蜡试验,并用毛羽测试仪对浆纱毛羽进行检测,其测试结果见表7。

2结  论
    1.合理选择浆料配方,既要考虑到粘附一次毛羽,又要考虑到分纱造成的再生毛羽。
    2.采用湿分绞棒,能有效减少烘燥后浆纱之间相互粘连,提高浆膜完整率,降低再生毛羽。
    3.对于高密织物,采用双浆槽或多浆槽浆纱机,能降低经纱覆盖系数,纱线之间不易粘连,减少浆纱毛羽。
    4.在生产过程中要尽量少开慢车,尽可能保持工艺规定的车速。
    5.增强上浆装置的浸压效果,如浸没辊加侧压,高压上浆。
    6.浆纱采用后上蜡工艺,不仅有利于减少浆纱毛羽,而且还有消除静电的作用。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