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最大的特点是竞争激烈,一切为了顾客的需求,适者生存,劣者淘汰。任何用户都希望得到精良产品,所以实施精品工程是摆在现代企业面前的紧迫任务。
我公司的清梳联产品在棉纺厂应用于开清棉、梳棉工序中,是由十几种单元机组成的联合机。目前发达国家所选用的先进生产工艺,其中一些主要单元机为机电一体并由计算机控制,制造难度和精度较高。我国“六五”、“七五”经过长期试验研究未能完全过关。“八五”期间,该项目被列入国家计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和国家经贸委“两机”项目。20世纪90年代,我公司与世界上生产高水平清梳联的德国特吕茨勒公司签订了合作生产合同,并引进该 公司成套设备的设计、制造、检测、管理技术和技术 开发软件,同时也引进了部分专用加工设备,经过多 年不懈的努力,对引进技术进行了全面消化、吸收, 国产化率不断提高,并形成批量生产的能力,产值也 逐年增加,目前,每年产值3~4亿元。
由于我厂清梳联产品引进国外最新技术,起点 较高,产品的设计水平和使用性能均是先进的,但必须解决本单位制造、管理、配套件条件与对方合作厂差距的矛盾。因此,实施精晶工程重点目标就定位在制造工艺和质量控制上。
制造精品,必须提升制造工艺水平,其方法和内容,按照前部陆副部长有关“工艺出精品、精品出效益”的讲话精神,我们采取了“三精两同步”。
制造精良——达到尺寸精度的符合性,精密部件最佳配合,材质的有效控制,配套件质量的抽检控制,重要功能部件性能的测试,产品前期故障减少或消灭在厂内,最后达到产品质量可靠,用户满意。
加工精细——零件加工达到六项基础标准(公差配合、形位公差、粗糙度、螺纹、键、齿轮)要求,基本无七害(磕碰、毛刺、划伤、锈蚀、松、脏、漏),装配包装杜绝锈蚀、损坏、错漏装,生产现场实现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定置),清洁装配,严格工艺纪律,完善和重视辅助工序。
外观精美——达到产品造型优美协调,涂装质量符合标准,联接严丝合缝,外露件平整美观。
实施精品工作,同时要考虑与控制制造成本、缩短准备与制造周期两者同步。
实施精品工程可以延长产品成熟期,为开发下一代新产品创造更多的条件。产品有自己的生命周期,有一个从研究、生产、发展到被淘汰的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即介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我公司的清梳产品已到了成熟期阶段,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类似的产品甚多,要维持市场占有率,必须寻求新的发展策略。
精品是高质量产品,有好的适用性和可靠性,不但内在质量好,外在质量也要求美观,顾客满意度高,能得到市场的认可,是在顾客可接受的价格条件下精益求精的产品,若能形成名牌,必然增加附加值。
中国加入W丁O后,国内外同类产品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出于对使用厂的责任感,达到顾客的满意,总之,一句话,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必须踏上精品工程之路。
2 精良制造的规划和措施
在产品设计先进合理的前提下,精细的工艺,严格的控制是出精品的保证。
即使结构不是世界一流,产品做得很好,是精品,也能占领市场。所以,企业重要的是要出精品,不要以为完成生产任务就会出好产品,还要研究怎么通过工艺来降低成本,怎么利用敏捷制造、网络化制造技术,缩短准备周期,快速占领市场。
实施“精良制造”,我厂规划以下四个阶段来实现。
第一阶段,合理加工,质量符合性稳定阶段。
本阶段主要内容是彻底解决零部件加工质量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并要求无“七害”,是质量稳定阶段,也是创精品起步阶段。
第二阶段,加工高效、降低成本阶段。
产品质量符合性得到稳定之后,要通过抓工艺提高加工工效,降低消耗,内外定价控制,降低成本。有了初显成效,才能推动产品精晶工程进一步开展。
第三阶段,清洁、光饰加工和美化外观阶段。
有了内在质量的提高,必须相应的美化外观质量,才能为产品增值创造条件。清洁装配,既是美化外观,也是进一步提高内在质量必走之路。
第四阶段,信息集成化精良装配、无故障运转阶段。
这是真正进入精良产品阶段。保证成品运转使用质量,需要进行选择装配,要严格控制零部件的装 配质量。在加工检测阶段,即将有关检测数据、编号输入计算机,待产品装配时,由装配质量控制工艺员,进行计算机质量选配,确定每台车装配选用的零件序号。通过零件尺寸选配和其它措施,将各方信息予以集成,最终得到质量精良产品。
我公司目前进行的措施概括起来是:
一计、二抓、三破、四配、五降。一是制订一个计划;二是抓住看似传统、简单,实际影响极大的事件,以点带面,点上突破,面上推广;三是狠抓长期难点,组织突破;四是精品成果靠与其它管理相配合来巩固;五是降低产品成本。
我公司清梳联产品是引进国外一流技术,结合国情开发设计的,许多零部件精度要求很高,相应保证质量的难度也大。产品初期投入时,批量小,生产安排只要加工能达到质量要求即可。到批量大时,设备能力不平衡,必然会有变动,设备选用和加工安排不一定合理,势必形成质量稳定性差,如何做出合理的加工安排,稳定质量势在必行。何况还有部分零件质量一直不是很稳定,也须解决,工作就从此处开始下手。
(1)实施精良工程计划
清梳联产品“精品工程”实施计划一年一期,责任到人,限期完成。完成后填报“完成项目验证表”及总结。
(2)以点带面,点上突破、面上推广
产品向高速度、高质量发展,而很多产品还停留在低速低质量时代,老的习惯、传统已不适应当代高质量的要求,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有利于质量的稳定和提高。
例如,轴承的装配和加油问题。由于工艺守则贯彻不到位,一些不良的操作方法影响到轴承的装配质量,用户访问中发现轴承方面的问题不少,反映轴承碎裂、安装歪斜不到位,加油量不够,有杂质等问题。
经研究分析,发现原有工艺守则,轴承清洗、安装加油的操作方法和工具,不适应现代高质量的要求,经过4个月奋战,修订工艺守则,补充了新型清洗、加热、装配轴承的设备和加油工具,改进了操作方法,取得了显著效果,轴承质量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3)抓长期难关,组织突破
将长期未彻底解决的难题列入计划,组织突破,取得不少成果。例如:
锡林是梳棉机主关件,其结构为钣金件,制造精度要求高,且要求质量稳定,从厚板卷圆成形、焊接、热处理、机加工到装配,每道工序定点、定人、定工艺,并开发使用机器人进行焊接,保证了锡林的高精度、高质量和稳定性。
活动盖板的批量生产受到工序长和质量的制约,形成生产安排的“瓶颈”难题,在精品工程中,组织突破,使生产效率提升2~4倍,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
机器的罩壳由各种较复杂形状组装而成,要求钢板外表不许动榔头修正,装配后联接处要严丝合缝,外露平整美观。我们除严格控制零件加工精度外,对焊道的高低、长短、数量位置等都经过试验,确定了焊接规范,使出厂产品台台一样。
有好的设备,若相关人员没有良好的技术素质,同样易出故障,影响正确使用。领导狠抓此问题,安排专职机构和人员,负责组织厂内外的技术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和技能,及时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是实现质量目标的基础保证。
在公司内根据清梳联产品特点和对顾客服务中的信息反馈,制订了技术培训计划,多次举办操作、技术、装配和服务人员培训班,提高了加工、安装、服 务人员的技术水平,更好地满足了产品、顾客需要。
对用户开展技术人员培训,分期分批请清梳联用户来厂免费培训,编制了《清梳联设备用户手册》,《清梳联上机工艺书》等主要教材,采取理论授课和现场安装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组织讨论答疑,解决用户实际问题,让用户对设备挑毛病,提建议。通过培训,因操作不当,造成机件损坏所占比率有所降低,经调查,用户对培训满意率在95%以上,对用户起到了宣传和服务的双重效果。
(4)创精品与管理相互配合,靠管理巩固成果
随着精品工程计划的实施和推进过程的不断深化,更加体现出开展清梳联精品工程的及时性和必要性,是巩固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成果,管理与实际相结合的具体表现,为清梳联产品可靠性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轴承的装配和加油等一系列工艺守则的贯彻,新方法、新工具、新设备的深入贯彻使用,光靠行政命令不行,主要靠全员职工质量意识提高,强化工艺纪律,加强考核,推动了工作全面开展。
加强对“七害”的控制,是精品工程中的一个问题,同时也是贯彻ISO 9000标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精品工程”计划实施中,实行标本兼治,一方面配备工具,另一方面加强检查监督,长期困扰的毛刺问题,得到明显减少。
(5)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各种损失,严控定额指标和内外加工定价控制,压缩加工和总装工时,利用社会力量,扩大外协,扭亏为盈,降低了成本。
3 实施精良制造初步取得的效益
通过抓精良制造工作,我们认为还是受益匪浅,由于零件质量的提高和稳定,保证了零件的互换性,为装配质量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缩短产品的装配周期也起到一定的作用。进一步加强了工艺纪律贯彻执行的意识,保证了产品的质量稳定,全公司从上到下,从第一道加工工序到最后装箱运输出厂都严格的贯彻工艺规定和工艺纪律,在各项攻关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工艺人员和加工工人的制造工艺水平。
总之,抓精良制造,促产品质量的提高,清梳联产品在使用厂的使用性能进一步优化,大部分使用厂的成品棉条质量达到乌斯特公报统计值的25%水平,这在国内是先进水平。设备的使用可靠性、稳定性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梳棉机的每班、台故障率普遍在0.015左右,因此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2001年销售额达到3亿多元,至今共销售300多条线的成套设备,并出口10多个国家和地区。
4 工作中的一些体会
(1)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迫使企业自觉地抓精良制造,促产品精良。
我国加入WTO后,由于国外同行业纷纷在中国办厂,加快了我们“技术上与国外同步、质量上与国外同等、价格上优于国外同类型产品”的奋斗目标,否则企业将无法生存与发展。
(2)企业主要领导的重视对这项工作的开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产品的精品不但要有先进的加工设备,而且要有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设计人员、工艺人员、加工人员,及高素质的生产、质量、供应等部门的管理人员,更需要企业领导的规划、组织、协调、督促、考核,及时决策实施中涉及较多的资金投入等问题。
(3)项目实施中,精品工作涉及有关各方面专家组成的检查督促、诊断分析小组,对重点有难度项目一方面检查,一方面帮助研究分析,可起到更好的加强、协调、推动作用。
(4)在抓精良制造的同时,要加强协作配套件的质量提高。
清梳联产品生产中我公司贯彻了四为主的原则,即产品研制开发为主,关键零部件生产为主,产品装配为主,售后服务为主。一些主要的标准件、通用件、配套件、电器控制元器件等尽量选用世界名牌产品,但是由于成本的关系,部份还是由国内供应或协作加工,目前在使用厂反映的质量问题中,国内配套件占的比例较大,须进一步加强外购、外协件的质量控制。
(5)项目完成必须兑现重奖,应与设计同时下达考核奖罚条例,并有明确的奖励金额,对项目完成的积极性有很大地促进和激励作用。
我们对清梳联产品“精良制造”作了一些工作,但还是初步的,与先进单位相比差距不少,我们将坚持不懈的把这项工作进行下去。
摘自中纺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