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振兴丝绸纺织产业高峰论坛在淄博周村举行



  9月6日,记者从周村区了解到,“第六届中国(周村)旱码头旅游文化节·丝绸纺织产业高峰论坛”举行。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杨继朝秘书长、中国丝绸协会弋辉会长,山东省纺织工业协会赵传香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工程大学名誉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纺织材料专家姚穆,浙江省功勋企业家、杰出浙商、茧丝绸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湖州丝绸之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凌兰芳先生等多名嘉宾前来参加此次论坛,为周村丝绸纺织工业振兴出谋划策。
 
  周村,素有“丝绸之乡”之美誉,是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在此次论坛上,前来参加的业内专家、企业家以及各方人士就如何振兴丝绸纺织产业展开了激烈讨论。

  在振兴丝绸纺织产业高峰论坛上,周村区委常委、副区长陈思林表示,纺织丝绸产业是周村人民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有着辉煌的历史和深厚的沉淀,凝聚着几代人的心血和汗水,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相当的地位和影响。

  截至2008年底,周村区共有纺织丝绸企业818家,拥有无梭织机5000多台,占整个装备的65%。其中规模以上纺织丝绸企业104家,从业人员2万多人。2008年,规模以上纺织丝绸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7.7亿元,占周村区工业产值的15%,实现销售收入56.4亿元、利税4.35亿元。纺织丝绸行业出口创汇21281万美元,占周村区出口的60.8%。拥有一批在全省、全国叫得响的知名品牌和拳头产品,其中不乏“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山东省名牌产品”、“部优”、“省优”等称号。

  据了解,周村区拥有纺织丝绸专业技术人员2000余人,拥有一所纺织丝绸专业教育院校,拥有沙发材料市场、纺织大世界等纺织品专业批发市场,已经形成了集教育、科研、织造、印染、内外销为一体的纺织丝绸产业体系。

  陈思林表示,作为一个以纺织丝绸工业为主的老工业区,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受体制转轨、市场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一些制约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逐步显露出来,发展层次不高、产品结构单一、竞争力不强的问题比较突出。周村纺织丝绸工业在经历了破产、重组的阵痛之后,已经到了非调整振兴不可的重要“关口”。举办这次高峰论坛,是周村区委、区政府调整振兴丝绸纺织工业的战略要求,目的是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群策群力,助推周村区丝绸纺织产业调整振兴,打造丝绸纺织产业创新基地。此次高峰论坛的成功举办,必将推动周村区纺织丝绸工业调整振兴,加速周村发展。

  专家“把脉”突破,着力产品升级

  在振兴丝绸纺织产业高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工程大学教授姚穆表示,中国纺织工业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中国纺织工业的产能、中国纺织纤维的产量、中国纺织纤维的加工量、中国纺织品服装的产量及其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已经跃居全球首位。纺织工业已经是中国经济社会中传统的支柱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国际竞争优势产业、进出口贸易中重要的创汇产业、支撑许多行业生存和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牵涉1亿多人口就业的社会支柱产业。但是纺织工业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姚穆院士表示,首先是纺织原料严重不足。棉纤维加工缺口达35%以上,连续多年来依靠从26个国家和地区进口棉花纤维、羊毛纤维加工缺口达75%以上,亚麻进口占60%—70%,黄麻进口几乎100%,黏胶纤维浆粕进口60%,还需进口黏胶纤维近11%,合成纤维化工原料进口超60%,高性能纤维进口占93%。作为世界首位的纺织大国必需“开源节流”,充分开发利用国产资源原料,特别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开发利用可再生、可循环、可降解、对环境友好的物质资源的纺织纤维原料。同时,要转变思路、改进产业结构、减少厚重织物比例,在贯彻节能、减排、节水、降耗、对环境友好方针的同时,提升轻薄细软、高附加值、高档产品的比例,优化升级,在少用纺织纤维的同时,创造更高价值。 

  其次,加强产学研结合。着意创新发展,冲破传统观念,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丝绸产品充分利用各种纤维原料,克服原真丝绸的某些弱点,开发具有新风格、新性能、新功能、新用途的新丝绸纺织品。面向社会需求,使丝绸在轻、薄、细、软、飘逸、生动、光泽、彩艳的同时,具有抗皱、耐洗、防粘贴、防油、防污、抑菌、防臭、抗静电、防紫外甚至保健、养生等功能。

  同时,在继续开展服装、家用纺织品的同时,丝绸产业也应该向产业用纺织品领域扩展。50年前,最早的人造皮肤、人造血管、人造心脏瓣膜等医用纺织品就是用丝绸开发起步的。因为丝绸素与人体的相容性,今后有更广阔的市场。遵循国家制定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指导方针,为丝绸产品在许多行业中的广泛应用开启门户、拓展空间。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工程大学教授姚穆表示,在服装和家用纺织品领域,努力与文化、社会、历史、民族精神、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等密切结合,创造出不断翻新的、层出不穷的、年年变化的、引领潮流的更新意识,在色彩、花型、款式、体型、风格等快速演变中密切结合功能拓展形成设计思想的核心,成为产业的上层建筑。在产业集群地区,应该建立适当的平台以补充全国产业组织的工作。

  另外,保证产品质量是产业长期发展的核心。丝绸的各种一般性能和特种功能,必须建立起产品测试方法标准的完整新体系和相应的产品标准。企业的运作特别是信誉是产业持久发展的灵魂。产业的企业自律规则和产业管理体制是形成信誉的物质基础,也会形成巨大的能量吸引全球的采购目光。

  相关新闻

  纺织基地引智图振兴

  据记者了解,今年7月24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孙怀滨在周村区丝绸纺织工业调整振兴专题报告会上,就当前纺织经济形势与国家丝绸纺织行业调整振兴规划的主要精神和相关措施为周村出谋献策。

  周村是传统的丝绸纺织产业基地,具有悠久的产业历史。今年4月,周村区启动丝绸纺织产业调整振兴计划,旨在通过政策扶持、项目带动、科技创新、结构调整等措施重振周村丝绸纺织产业。专门制定了牛仔布及服装、丝绸面料及服装和家用纺织品三大产业链的发展重点,以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为导向,积极利用国家和省、市、区出台的增值税转型、进口设备免税、创新奖励等引导政策,展开了包括创新平台建设、技术研发、设备更新、产品升级、知识产权创造为主要内容的科技创新工程。本次专题报告会作为周村区丝绸纺织产业借力引智、助推调整振兴的一项重要举措,将为开拓发展视野、理清调整思路提供有效参考。

       8.2亿“激活”丝绸纺织产业
 
  目前,在周村区今明两年总投资8.24亿元的12项丝绸纺织行业重点项目中,已有7个项目开工建设。

  未来5年,周村区将实现固定资产投入、销售收入和利税“三倍增”,年均递增15%,累计分别达到90亿元、113.4亿元和8.75亿元。

  周村被誉为“丝绸之乡”、“中国纺织产业基地”,拥有丝绸纺织企业800多家,从业人员2万多人,形成集教育、科研、织造、印染、内外销为一体的丝绸纺织产业体系,拥有“兰雁”牌牛仔、“维尔”牌拉舍尔毛毯2个“中国名牌”和众多知名品牌,丝织品产量占整个山东省的三分之一以上,产品95%出口国外。受经济体制转轨以及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等多方面的影响,目前周村区许多丝绸纺织企业经营困难,丝绸纺织产业开始滑向低谷。周村区紧紧抓住国务院《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带来的产业调整升级机遇,确定了以牛仔服装和丝绸家纺为主攻方向、以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为主线、以市场建设为平台的5年发展规划,从资金扶持、税收返还、兼并重组联合等方面加大政策优惠扶持力度。今明两年计划注资8.2亿元,建设包括牛仔布升级改造、宽幅提花丝纺、中国科技轻纺城、百家直销店品牌运作等12个项目,创建国家级丝绸纺织企业技术研发中心1个,省级技术开发中心2个,培育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丝绸纺织企业2家,使牛仔布产量达到1.5亿米,牛仔服装达到5000万件,丝绸织造能力达2800万米,成为全国最大的区域真丝生产基地。 

  为使纺织企业轻装前行,周村区下大力气解决企业办社会和企业职工五保问题,对纺织企业的职工计划生育、退休职工、企业宿舍区管理移交街道社区管理。同时,以驻区的山东丝绸纺织职业学院、正在建设的中国(周村)轻纺科技城、即将建设的丝绸纺织产业集群信息网站作为人才、市场、信息三大服务平台,全面提振这一产业的创新能力和信息化水平。

  复兴之役在这里打响

  在周村区丝绸纺织工业调整振兴动员大会召开不久,一个庞大的建设团队就开进了位于309国道旁的中国·周村轻纺科技城建设工地。这一项目以4.1亿元的投资,成就3000个黄金商铺,吸引500余家纺织企业入驻,以山东、河北、天津为辐射圈,打造成华北纺织品集散中心。
 
  据了解,这一市场更为确切的定位是“南柯桥·北周村”。这让以纺织贸易为傲的周村人,找回了昔日的记忆: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周村自春秋战国始就“俗弥多织”,逾千年而留存至今的绸市街、丝市街、棉花市街至今还在述说着当时丝绸纺织贸易“车马辐辏”的繁华景致。从某种意义上说,周村的文明是依附于丝绸纺织的生产流通的,丝绸纺织贸易的繁盛,也是周村工商业繁盛的源头,是周村开埠的肇始。而从现代经济角度来分析,纺织品生产的终端特性决定了市场贸易在拉动生产,扩大消费中的关键作用。因而,中国·周村轻纺科技城的建设被更多地赋予了“龙首点睛”之意。

  这种点睛式的项目建设也同样发生在全区纺织业三大产业链条的龙头生产企业身上。

  周村区专门制定了牛仔布及服装、丝绸面料及服装和家用纺织品三大产业链的发展重点,以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为导向,在今明两年启动12项重点项目,总投资8.24亿元,目前已有7个项目开工建设。从项目类型上,既有搬迁改造项目,用以扩大发展空间,也有技术升级项目,以新技术新产品打造竞争新优势;从投资主体来看,周村5个龙头企业占据了9个重点项目。

  周村区一家牛仔布产业链龙头企业早在2003年就移师区经济开发区,建设了包括热电厂区、纺织区、精细化工区、物流中心等在内的创业园,在解决了囿于城区扩张不足问题,显著提升产能后,今年又投资9600万元对染色等四大系统设备进行改造,投资7827万元,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对后整理工序进行更新改造,达到提高产品附加值与节水减排的双重效应。周村区一家丝绸织染龙头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向高端产品领域迈进,投资5000万元的宽幅真丝家纺面料项目已开工,将填补江北空白。

  丝绸纺织行业这一系列大项目的拉动,为整个行业的复兴积蓄了能量。到2013年,周村区牛仔布、丝绸织造、巾被、毛毯产量有望分别达到1.5亿米、2800万米、15万吨和450万条,实现销售收入、利税年均递增15%的“双倍增”目标。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