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绣女”手记:我是女生 绣色女生

  仔细地洗了手,摊开绣布,静静地选线,细细地抽针,我觉得自己像古代的女子,低眉信手绣着一段安详的时光。

  这魅力是属于十字绣,还是属于心情?不必分析,就像在享受宁静时不要去想宁静的来源。


  从织毛衣到十字绣

  小时候妈妈的手包里一年四季都有毛线和毛衣针。后来织一件毛衣的线价和买一件成品毛衣不相上下,所以织毛衣的人少了很多。

  20岁时有了男朋友,就开始想给他织毛衣。偷偷的买了毛线和毛衣针,每天下了晚自习在宿舍里不停地织。那时感觉他的衣服好大呀,我织的右手大拇指都肿了起来。织成后毛衣太肥袖子太长,他终究只是试穿了一次。以后我把那件毛衣拆了,就再也没有重新织起来过。很多年以后男朋友成了老公,他对我说应该把那件毛衣留下来。我想我的心血没有白费,那件毛衣已经织在我俩的记忆中了。

  后来慢慢织过很多东西,围巾、手套、衣服。前门的亿兆毛线店成了我隔几个月就会去的地方,这里的毛线从几十块钱一斤到四五百块钱的都有。光临的顾客也不仅仅是人到中年的阿姨们,常有像我这样的年轻人来买毛线。现在织毛衣的意义已经成了一种休闲和个人爱好。

  给自己或家人织一件毛衣或是围巾。织的时候慢慢地想他们穿上的样子,织好的时候亲手把衣服披在他们的身上,这就是织毛衣最大的乐趣了。

  后来喜欢上十字绣。绣十字绣和织毛衣最大的不同就是进度奇慢,你不可能像织毛衣一样一边看电视一边织,也不可能在公交车上来做,必须有一段安静的时间,全心投入进去。每一道工序都需要极其认真,看图标、比对绣线的颜色稍一疏忽就会弄得一团糟,让你很难再继续下去,心浮气躁的人是绣不了十字绣的。这也是十字绣带给我的最大收获,它让我沉静下来,全心去面对一件事情,它让我学会坚忍和等待。

  淑女,但不是贵

  第一次进十字绣店的时候,导购让我几分钟就掌握了绣法。但热情来得快走得也不慢。绣图、绣布、绣线、绣针,所有的东西都分别计价,一幅手绢大小的作品算下来要八十多元。难道十字绣只是贵族的专利?我无奈地离开了。

  后来发现小商品市场有卖十字绣的,而且都是成套计价,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我用5元钱买了一套小鸡图案的钥匙链。里面包括一块一元硬币大小的绣布、一张手掌大小的绣图、一缕彩色绣线、一根针还有一个塑料的空白钥匙链。我兴冲冲地回到家,洗过手马上依照绣图操练起来。第一针绣下,第一个十字完成我就举着端详了半天,觉得那一针是那么的漂亮,我想喜欢十字绣的人一定都有这样的经历。飞针走线,好几个小时过去了,不知不觉脖子僵了,手也酸了,可是手中的小鸡才刚具雏形。

  牛刀小试之后,我又花30块钱在小商品市场买了一块50cm×50cm的风景绣图。这块作品对于我来说,除了开始那一刻的兴奋外,简直就是一种折磨了。这块作品的颜色有40多种,仅仅是树的部分就有8种颜色,四五针就要换一种颜色,我绣两针数一遍格,反复地数,上下左右……只绣得我头晕眼花,更惨的是有时绣两三个小时的结果是发现用错线了,或是绣错位置了,那时就只剩下“拆”,绣十字绣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此。在绣这幅作品的过程中我不断的对自己说坚持坚持,三个月后终于大功告成。完成最后一针时,我甚至痛下决心,再也不绣了。我把它带到万通装画框,当我把绣品展现在众人眼前的时候,周围的人都发出赞叹声,摊主更是当场提出用300块钱向我买这幅作品,令我体会到莫大的成就感。但我拒绝了,因为三个月的心血,不是钱可以买走的。
 
  收礼就收十字绣

  一幅新的绣品正在进行中。这次是春节准备放在爸爸妈妈新居的“富贵有余图”。如今,绣十字绣对我来说已没有了当初的焦虑感。我仔细的洗了手,摊开绣布,静静的选线,细细的抽针,我觉得自己像古代的女子低眉信手绣着一段安详的时光。

  十字绣绣法简单,入门非常容易。初学者可以在小商品店里花很少的钱买到一套十字绣,马上就可以开始。慢慢地绣工越来越好,就可以到专卖店去转转了。那里的图织、绣布、绣线样样精制。尤其是绣线和小商品里买的差异比较大,没有偏色,色泽也很好。价格视作品的大小差异很大,大幅作品需要五六百块钱。如果你想把世界名画绣在绣布上,我建议还是在专卖店里买,比起绣十字绣投入的心血来说,价钱贵一点也是值得的。十字绣的成品价值比较高,一般大幅作品价格都在七八百块左右,但我想完成这样一幅作品大都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是不太会有人舍得卖的。

  20年前很“前卫”

  说十字绣是从欧洲传来的,打死我都不信。这是咱自己的传统艺术,有物为证。20年前,我8岁,小姨给我做了一个枕套,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十字绣作品,上面绣着一个大花篮、长长的飘带,还有“1984”记录了这幅绣品完成的年代。小姨生活在农村,当时别说前卫,连流行都不知道,据她说,这不过是她们熟谙的多种针法中的一种,绣的时候也根本不用纸样。但对我而言,独特的绣布和绣法给人一种特殊的视觉效果,令我印象深刻。因此至今还保存着这个枕套。 (尤爱蓉)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