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国产毛棉设备结合生产羊绒高支纱

                                 1  引言
    山羊绒是名贵的纺织原料,我国有资源优势,且品质较好。羊绒产品如羊绒衫、羊绒大衣呢等均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但其纺纱方法主要限于粗梳毛纺系统,在精纺领域较为少见。我们利用国产毛、棉设备结合,在机器和工艺技术上做了研究和改进,纺制出了条干均匀毛羽较少的羊绒纱,可以用于机织和针织。
2羊绒的纤维性质
    羊绒性质与羊毛类似,但长度较短,其长度与棉纤维接近。经多次试纺表明,平均长度24mm以上的羊绒可以在棉纺设备上正常纺纱。
    和棉纤维相比,羊绒纤维具有长度差异大、表面光滑、抱合力小、比重小、有不规则卷曲及静电现象严重等特性。羊绒纤维平均长度接近棉纤维,但整齐度差,平均直径在13.4~16.5μm,不匀率15%左右,断面接近圆形,纤维表面鳞片数平均100μm6~7个,鳞片呈倾斜覆盖,紧贴毛干,边缘整齐,无顺逆向不一致感觉,手感滑糯,具有所谓“羊绒感”。羊绒比重为1.27g/cm3,比较蓬松,保暖性能好,羊绒单纤维强度较低,所以梳理时要防止对羊绒的损伤。羊绒的不规则卷曲比羊毛要少的多,约3~4个/cm。另外,羊绒属高电阻动物纤维,摩擦后极易产生静电,所以羊绒纺纱时,各道工序速度宜小掌握,但同时羊绒与羊毛回潮率相同,吸湿速度比羊毛快,吸湿后静电现象改善。
    本次采用的羊绒原料为优级白无毛绒,直径为15.1μm,平均长度38mm,断裂强度1.40cN/dtex,伸长率40%,静电摩擦效应19.36%。
3  羊绒纺纱
3.1羊绒的加油给湿预处理
    山羊绒和羊毛一样必须借助油剂,使表面状态起变化,才能纺纱。油剂可改善羊绒纤维间和羊绒与机件之间的摩擦性能,消除静电,增加纤维的集束性。但上油给水要适宜,过多则绒网下沉,易缠针布并造成针布生锈;不足则不能达到充分梳理,纤维损伤大,落绒多。因此,在加油给湿之前必须测试出原有的羊绒含油率和回潮率,再根据要求的羊绒含油率和回潮率,采用不同的油水比加于羊绒中,要求羊绒的上油率达到1.5%左右,回潮率20%以上,加油给湿要注意其均匀性,加油加湿后的羊绒要用薄膜盖好,存放24小时后再使用,使乳化油剂的微小颗粒及水分,均匀扩散于纤维表面。
3.2羊绒纤维的混合
    羊绒纺纱多为散纤维染色的混色纺纱,且混纺产品较多,后道工序缩绒要求绒面起绒均匀。由于在和毛机上和毛的次数较多,混合作用充分,梳毛机上的梳理是纤维处于自由状态下的转移与梳理,混合作用也比较充分,这是棉纺的混合梳理设备所难以达到的,用混条来补充也难以达到,因此纤维混合阶段采用毛纺设备。
3.3工艺流程(以机器型号表示)
    羊绒(加油给湿)-毛纺和毛机(B261)-毛精纺梳毛机(B272,条筒)-A272F-A272F-A272F-A454E-FA502-1332D-并捻(后加工)
3.4各工序主要工艺参数及技术措施
3.4.1  和毛加油
    混料成分应达到均匀一致。在和毛机上要定时定量地喂毛,并要均匀地铺放在喂毛帘上;为了减少纤维的损伤,混料要有适当的开松度,在和毛机上加工羊绒时,应采用较小的锡林速度,适当放大隔距和减少工作辊对数,以减少纤维损伤;加油设备要油压稳定,喷油应成雾状,以保证混料的加油均匀;另外,还必须根据原料不同和车问温湿度的变化,严格掌握加油量及加油后的回潮率,以利于梳理工作顺利进行。
3.4.2精纺梳毛
    梳毛机的工艺是否合理,对发挥梳毛机的梳理作用和提高梳毛机的产质量,都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羊绒纤维细而短,所以梳毛机应采用较小的隔距,以加强梳理作用,并能达到降低毛粒含量的目的。B272型梳毛机上六只工作辊的隔距,应与混料的松解程度相适应,其隔距一般为靠后的几个相差较大,越向前差距逐渐减小。锡林与道夫之间的隔距,应小于最前一只工作辊与锡林之间的隔距,以利于充分梳理纤维,并可促使更多的纤维由锡林向道夫转移。在同一锡林上可以采用统一大小(取O.42mm);毛刷与前后滚筒之间为剥取和被剥取作用,取0.13mm;斩刀和道夫之间的隔距取0.3mm;毛条定量为15g/m。
    对毛条的质量要求主要有:首先,毛网要清晰,纤维分布均匀,没有破洞和云斑,要尽量减少纤维在长度上的损伤;其次,对毛网上的毛粒有一定限制,每克中的毛粒数要求不超过28只;毛条重量不匀4%左右,萨氏条干不匀率20%以内。
3.4.3并条
    并条工序采用“二大二小”顺牵伸工艺原则。提高纤维的伸直度和平行度,适当放大隔距,加重压力,提高牵伸质量。头并采用6根喂入并合,二并和三并采用8根喂入并合,加强牵伸元件检查,提高熟条质量,熟条萨氏条干控制在15%以内,重量不匀率小于0.9%,具体工艺配置见表1。

3.4.4粗纱
    粗纱采用“重加压、小张力牵伸、较大粗纱捻系数”的工艺原则。由于羊绒抱合力较差,故宜采用小张力牵伸,适当加大粗纱捻系数,防止意外伸长,适当加重罗拉压力,尽可能拉断部分超长纤维,防止出硬头,确保牵伸质量。主要工艺:粗纱定量4.3g/10m,捻系数68,前罗拉速度180r/min,罗拉口隔距块6.0mm。
3.4.5  细纱
    细纱采用“重加压、较大后区牵伸、适当罗拉隔距”的工艺原则。首先应选用合适的钢丝圈型号;其次,因粗纱捻度较大,为顺利退捻,后区牵伸隔距应略大;第三,选用适当的钳口隔距(建议选用3.0mm的钳口隔距块),摇架加压为18daN/双锭×12daN/双锭×14daN/双锭,钳口隔距不适当,加压不足易出硬头;第四,选用不处理软弹性胶辊,增加对纤维的握持力,以改善成纱条干。
3.4.6  后加工
    在络筒方面应保持常规做法,羊绒衫对纱的要求是无结头或少结头纱,减少纱疵及粗细节。在络筒机上使用电子清纱器去除部分纱疵。
    另外,为了保持纱线张力均匀采用单独并纱,而且并纱根数不限于2根,如果采用倍捻机1次捻筒不仅成形好,而且可以减少纱线结头。
4成纱质量
    经以上改进,实际生产过程比较顺利,所得羊绒手感柔中有挺,弹性好,纱线强度高,其纱线物理指标见表2。

5  结语
5.1  改变传统的粗梳毛纺工艺,选用国产毛、棉纺有关设备,组成毛、棉设备混合羊绒纺纱生产线,有利于降低设备投资和生产成本,从根本上降低纺纱生产费用。
5.2各工序选用合适的纺纱专用器材,加之与合理的工艺相配置,才能确保成纱条干质量,以满足羊绒制品的服用性能。
5.3在正常羊绒纺纱过程中,车间湿度应偏大控制为宜,前纺80%,后纺75%。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