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羊毛水解物中磺基丙氨酸含量的测定纸电泳法和比色法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 2915—1975《用纸电泳法和比色法测定羊毛水解物中磺基丙氨酸的含量》。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采用纸电泳法和比色法测定羊毛纤维中磺基丙氨酸含量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任何形式的、未染色及染色、氧化与还原的全毛纺织品,即散纤维毛条、毛纱和织物。测定混纺织物时,必须确知羊毛的含量。
    本标准也适用于碳化羊毛的检验。
2.术语
    磺基丙氨酸羊毛纤维中胱氨酸的最终氧化产物。
3  原理
    将羊毛纤维在盐酸溶液中水解,存在于水解液中的磺基丙氨酸借助纸上电泳与其他氨基酸分离,将纸条显色,对磺基丙氨酸的区域进行洗脱,通过与一个同时电泳和着色的已知磺基丙氨酸含量的样品相比较,用比色法定量测定未知磺基丙氨酸的含量。
4  试剂
    测试所用的水为蒸馏水或去离子水,试剂为分析纯。
4.1  甲醇。   
4.2. 3.7mol/L的盐酸溶液:由密度为1.1 9/mL的浓盐酸经恒沸蒸馏后配制。   
4.3  茚三酮镉试剂:0.1g乙酸镉溶于10mL水中,顺序加入5mL冰乙酸,100mL丙酮和1 g茚三酮,溶液贮于棕色瓶内在冷柜内可保留一周。
4.4  缓冲溶液,pH 3.5:将10mL吡啶、100mL冰乙酸置于1 000mL试剂瓶中,加水890mL混和均匀。
4.5  二氯甲烷。
4.6  氯化钡溶液:2.5g氯化钡(BaCl2•2H20)溶于100mL水中。
4.7  磺基丙氨酸标准溶液:称取0.110 6 g磺基丙氨酸CHOOC•CH(NH2)z•CH20•S03H•H2O)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称量前,磺基丙氨酸放在以五氧化二磷为干燥剂的干燥器内,在70±2℃条件下干燥24h。
5  仪器       
5.1  称量瓶。
5.2  分析天平:精度为0.000 2g。   
5.3  鼓风烘箱:105±2℃及70±2℃。
5.4  干燥器。   
5.5棕色容量瓶:5,100,1 000mL。
5.6  移液管:1,5,10,20mL。
5.7 微量进样器:0.01 mL。
5.8  梨形烧瓶:100mL。
5.9  烧杯:100,250mL。
5.10  索氏萃取器。
5.11  旋转蒸发器。
5.12  电泳仪:输出电压为300V,电泳室能容纳至少30cm长的纸条。
5.13  回流冷凝管。
5.14  微量吸液器:0.05mL。   
5.15  有塞量筒:10mL。
5.16  分光光度计:分光光度计或吸收波长400—800nm的滤色光度计,吸光度读数精度为0.0l。
5.17  电泳滤纸条:6cm×30cm。
5.18  玻璃皿。
5.19  玻璃砂芯漏斗:容量35mL,滤板平均滤孔40~80μm。
5.20  刻度吸管:lmL。   
6  试样制备
6.1  除去试样中所有的植物性物质和其他杂物,织物拆成纱线,将纱线剪成1 cm长度,毡类则剪成小块,用滤纸包好放入索氏萃取器中,用二氯甲烷萃取1 h(至少循环6次),取出试样,待试样中二氯甲烷挥发后,再将试样放在温度20±2℃及相对湿度(65±2)%条件下平衡24h后称量。
6。2  称L 000 O±O.000 2 9试样两份(6.1),用以测定干燥重量。
6.3  称1.000 O±O.000 2g试样一份(6.1),为生成水解物用以测定磺基丙氨酸含量。
7  操作步骤
7.1  绝干重量测定:把试样(6.2)分别放入已知重量的称量瓶中(5.1),放入105土2℃的鼓风烘箱中干燥2h后,盖好称量瓶盖放入干燥器(5.4)中,自然冷却0.5h后称量,重复上述操作直至恒重。算出平均干重w。
7.2  水解   
7.2.1  将试样(6.3)放入100mL梨形烧瓶中(5.8),加入20mL 5.7mol/L盐酸溶液(4.2),装上回流冷凝管。置于油浴中105+2℃回流4h。
7.2.2  如试样是由未经碳化羊毛组成,则按7.2.1操作得到的水解物直接借助旋转蒸发器浓缩。
7.2.3  如试样是碳化羊毛,则将水解物移入250mL烧杯中,用水清洗梨形烧瓶,清洗液也倒入烧杯中,并煮沸,在煮沸过程中,用吸管逐滴加入l mL氯化钡溶液(4.6),同时不断搅拌,冷却后放置过夜,用砂芯漏斗(5.19)过滤于梨形烧瓶中,然后用水清洗漏斗,清洗液也倒入烧瓶中。
7.2.4  将7。2.2或7.2.3烧瓶中的水解物借助旋转式蒸发器在50℃水浴中浓缩,为了除去残余盐酸,每次加入10mL水,并在旋转式蒸发器上浓缩,重复三次。然后将浆状浓缩物用微量吸液器(5。14)移入5mL容量瓶中,少量多次用水清洗烧瓶,将清洗液移入5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
7. 3  电泳
7.3. 1  在纸条(5.17)的中间用铅笔画一条垂直线,然后用微量进样器(5.7)移取0.01 mL水解物点样在垂直线中间(需平行试样两份),再在另一张纸条上点样0.01mL标准磺基丙氨酸溶液,点样区域应远离纸条边缘0.5cm以上。把三张纸条两端插入装有缓冲溶液(4.4)的电泳槽,使滤纸均匀地吸收缓冲溶液,也可将缓冲溶液喷洒于纸条上(五次电泳后缓冲溶液必须调换)。
7,3.2  纸条充分吸收缓冲溶液后,施于纸条5~8V/cm的电压(电泳仪电压约300V)。4~5h后电泳结束,然后将滤纸以阳极纸端朝上悬挂于烘箱内,在70℃干燥30min。
7,4显色和洗脱
7.4.1  烘干的纸条用茚三酮镉溶液(4.3)喷洒显色,或放入少量茚三酮镉溶液仅覆盖玻璃皿(5.18)的底部,使纸条吸收显色液,而不浸入显色液内。然后将纸条悬挂烘箱中(阳极端向上),在70℃干燥30min。磺基丙氨酸晶带位置根据电泳电压和时间约在从起始位置向阳极方向移动4—6cm处。
7.4.2  面积相同地剪下水解物和标准溶液的磺基丙氨酸斑点区域,并进一步剪成小块分别放入3个有塞量筒(5.15)。   
7.4.3  选用任一电泳纸,在磺基丙氨酸斑点区域与阳极端之间(见下图)剪下面积相同的纸条,并经同样次数剪切后,放入有塞量筒中。

7.4.4  在4个有塞量筒中分别用移液管移入5mL甲醇,轻轻摇动,在30min内纸上红色斑点溶于甲醇中,然后过滤除去杂质,取滤液进行比色。
7.5  比色   
7.5.1  采用10mm比色池,波长为500土10nm。   
7.5.2  以7.4.3纸条的洗脱液作为参比液。   
7.5.3  测定吸光度
    吸光度在0.2—0.7范围内,如大于0.7,则将水解液稀释或减少水解试样的量,如吸光度小于0.2,则可增加水解试样量。
8   分析结果的计算

9  对照试验
    每次系列试验应用未处理原样作对照试验。
10  试验报告   
    a.  未处理原样的磺基丙氨酸含量;
    b。  各处理试样的磺基丙氨酸含量;
    c.  注明按本标准方法测试,或注明偏离本标准方法测试情况;
    d.  试验日期。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纺织工业部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由上海毛麻纺织科学技术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储国强、徐璧城、沈美华、钱瑞莲。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