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人世后中国纺织业的发展趋势及对策

                                     自从入世以来,纺织行业作为中国的传统优势产业,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出口创汇的首要产业,一直深受国民的关注。人们期盼人世能为纺织业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为中国由纺织大国迈向纺织强国创造条件。
l  入世后纺织工业的发展趋势
1.1 中国的纺织业获利空间紧缩
    据统计,2002年我国国有纺织行业拥有企业数为2700多家,其中亏损企业数为1200多家,占40.3%。昔日供不应求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现在我们面对的是“利润缩水”这样一个事实,一些纺织企业只能用原始的让利促销等手段来暂时吸引消费者。另外一些对变化响应比较及时的企业已纷纷开始将重心放在以质量求生存,以品牌创利润上。
1.2  绿色纺织品越来越为消费者重视
    1992年《全球21世纪议程》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被纳入国际经济和贸易领域。纺织行业内“绿色产品”的呼声越来越高,如今“绿色产品”已经成为产品能否进入市场的关键。目前,欧洲纺织品和服装组织正委托丹麦进行100%全棉T恤衫加附生态标签的工作,这无疑会对我国纺织品和服装的出口雪上加霜。从这种发展趋势来看,中国的纺织业应该将“环保”作为一个崭新的卖点来进行市场运作。
1.3  纺织品的消费周期在缩短,时尚要求在提高
    近几年中国的恩格尔系数在逐年下降,纺织品作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商品,其消费周期在逐年缩短。随着经济水平和文化层次的提高,服装的意义已不仅仅是遮羞、保暖,它现在反映着时尚的发展潮流,成为消费者个性张扬和情感表达的舞台。如果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来定位现在消费者对纺织产品的需求心理,可以说已达到了荣誉感和自我实现感的满足这一层次,因此,对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比较敏感的纺织企业就开始在产品设计和企业形象设计上进行大手笔的投入。
2  对中国纺织企业的SWOT分析
    无疑,中国加入WTO,对纺织品出口的稳步增长和纺织企业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以适应国际竞争均有积极意义,人世为国际交流创造了一个新的平台,让国内纺织企业多了一个学习先进的窗口。但是,人世也暴露了中国纺织企业原来隐藏着的一些问题,因此在研究今后中国纺织行业发展策略之前,有必要将国内纺织业与国外纺织业作对比的基础上,对国内纺织行业进行一下SWOT分析。这里S代表Strengths即优势,W代表Weaknesses即劣势,O代表Opportunites即机遇,T代表Threats即威胁,其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
2.1  营销资源的SWOT分析
2.1.1  优  势  现有的分销渠道;对国内市场较熟悉,有利于4PS战略的实施;拥有已经购置的设施。
2.1.2  劣  势  营销技巧不高;大多数企业通过代理公司进行出口业务,使得专业贸易公司与生产企业分离。
2.1.3  机  遇  新的项目可以利用已购置的设施;扩大再生产后有一定的销售渠道。
2.1.4  威  胁  与国外的营销人员的素质与销售技巧相比,会失去潜在的顾客;长此以往,现有市场也会被国外企业所渗透。
2.2  资金来源的SWOT分析
2.2.1  优  势  利用银行贷款;国家支持;外商投资、
2.2.2  劣  势  资金相比还不充足,盈利状况不好;负债/所有者权益比例偏高。
2.2.3  机  遇  利用可吸收到的资金,进行纺织行业的复兴;利用外资打造国际品牌。
2.2.4  威  胁  无法计划向消费者提供优惠;无法适时进行强有力的宣传;及时引进人才、更换过时的设备有一定的困难。
2.3  生产能力的SWOT分析
2.3.1  优  势  充足的劳动力:便利的原料市场。
2.3.2  劣  势  生产技术落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缺乏高附加值的产品;产品结构不完善,以低质价廉为主规律。
2.3.3  机  遇  提供充足的劳动力,满足生产的需求。
2.3.4  威  胁  无法进入需求高品质产品的市场;无法通过质优来创利;与国外企业竞争中,缺乏以质取胜的条件:打造国际品牌没有质量基础。
2.4  管理资源的SWOT分析
2.4.1  优  势  企业内已存在的良好的非政府组织;作为传统企业,已经积累的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技巧。
2.4.2  劣  势  缺乏专业的开发研究人员;缺乏适应国际竞争的管理经验。
2.4.3  机  遇  实现企业上下协作,加快现代化进程。
2.4.4  威  胁  后备力量不足,无法长期与国外企业相抗衡;墨守陈规的管理体制无法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变化。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纺织业作为国内传统的支柱产业,虽然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在市场游戏规则逐步规范的环境下,其劣势及受到的威胁也是十分明显的,急需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弥补不足。
3  中国纺织行业的对策分析
3.1  走一体化道路
    通过对国内纺织企业的调查发现,为了与国外纺织同行竞争,国内企业都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方案,如让对市场敏感有冲劲的年轻人到管理第一线;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以此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等。但是大部分企业都是仅仅针对自身的缺点在进行变革。事实上,加入WTO后,国外企业更加容易进入中国市场,因此,应该是民族企业与洋企业的竞争,而不是单个企业与洋企业的较量。为此,国内纺织行业应该考虑走一条一体化的道路。“一体化”不仅仅指一个地区的纺织行业的联合或合作,而必须在全国实现原料供应商、生产企业和分销商之间的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和渠道共享。
    总之,在产出投入比不断提升的原则下,对现有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和重组,如果能实现全国的纺织业优势互补,中国的纺织行业的竞争力会显著提高,就有能力抵抗国外纺织企业的冲击,走一体化道路是大势所趋。
3.2  差异化经营,提升核心竞争力
    加入WTO要求中国的纺织行业主动遵守市场的游戏规则,竞争就会自然加剧。因为有利润的诱惑,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就会提高,所以进行差异化经营、提升核心竞争力就被提到日程上来。这里所说的“差异”不是单指形式上的不同,更大程度上是指内涵的差别,是别人在短期内所不能模仿的内容,如企业文化、管理体制、产品质量等。目前,国内纺织行业为何做“大”,而无法做“强”,原因就在于缺少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可以说,一直以来,我国的纺织企业只是作为“加工企业”存在,而非真正意义上的“生产制造企业”。因此,充分利用短暂的保护期迅速从本质上改变自己,才能在数年后失去保护的情况下经受住考验。
3.3  合理利用外资和开展对外投资双管齐下
    纺织外商投资企业已成为中国纺织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世必须对这些企业实行与国内纺织企业平等的待遇,让纺织外商企业在税收、渠道、产业投向等方面均享有较为优惠的政策,这样对引导外商向纺织高科技项目和我国中西部地区进行投资有良好的作用,从而可以优化我国的资源配置,提高我国纺织企业的技术水平,同时,应积极鼓励有实力的纺织企业直接到海外建立子公司和营销网络,这对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充分利用其它国家的资源和劳动力优势方面均有明显的效益。
3.4  知识的支持下使无形资产得以快速增长
    如今的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是知识经济的社会,知识在纺织业的作用也是越来越重要。现在要跟国外的产品比品牌比质量,就应该将祖先的遗产发扬光大,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充实个人和企业,只有在全面提高的条件下,整个企业的形象才能得以改善,企业的产品才能适销对路,满足目标市场对企业纺织产品的需求,企业才能创造出能与国外优质产品相媲美的产品,才能培养出能与国外想抗衡的品牌。纺织行业无形资产的增长,势必表现在有形资产的增值上。因此,以知识宋经营无形资产,使无形资产来带动有形资产,这将是纺织行业实现由“大”变“强”的一条必经之路。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