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国人相见不相识,笑问衣从韩国来?

  五一黄金周,是商家的经济丰收周。据说,连西方国家看着中国的这个“黄金周”,都有些眼馋。和传统节日不同的是,“五一”长假属于舶来品,正因为这样,五一是国人少有的一个开心节日:不用为传统文化的式微而长吁短叹,不必为节日味道不浓而黯然神伤。

  然而,“意外”的插曲,还是有的。

  5月5日立夏,二十多名北大学生身着“汉服”到紫竹院公园游园,并与游客进行“掷箭”、“掷卵”等古代民俗游戏活动,希望通过和游客的互动游戏推广传统文化。同学们还表示北大历史系学生愿意将“汉服”做成系服来穿。(《新京报》2006年5月6日)

  作为农业大国,我国自古就很看重二十四节气,并有许多庆祝的活动。北大历史系的学生,穿着汉服、玩着传统游戏庆祝立夏,被人误以为是“大长今”的服饰,北京城里人们尚且不识汉服,不懂传统文化娱乐,其他地方的当代人,认识能力估计也好不到哪里。韩国文化和日本文化的渊源在中国,一部《大长今》热播,让今人知道了韩国的传统服饰是个什么模样,对自己祖先的文化传播贡献却知之不多,这分明 “国人相见不相识,笑问衣从韩国来?”

  新兴的节日,能否长久“黄金”下去,最终还得看我们能在诸如五一、国庆、元旦这些节日中,注入多少文化的因子。这是因为,利用长假观赏祖国的名胜古迹,终有尽收眼底的那天,而传统文化和五一等长假的结合,则大大增加了黄金周的文化内涵,从某种意义上等于延长了新兴节日的寿命。相反,如果长假全是商家当主角,纵使再多的历史专业的学生宣传汉服,模拟传统文化娱乐活动,也架不住那些民族虚无主义者的冷嘲热讽。看看网上个别人对北大学生的冷言冷语,比汉服被当作“大长今”的服装更让人心寒。

  客观地说,汉服被当作“大长今”,不是哪个人的错;说汉服的风凉话,也不是说话者的错。从五四以来,传统文化被西方文化的倡导者给“腰斩”了。将近一个世纪过去了,我们既没学到西方文化的精华,又距离自己的传统越来越远。南怀瑾先生在30多年前就曾预言:一个国家的科技落后了,可以很快迎头赶快;一个国家的经济衰落了,也能补救。惟独一个国家的文化不复存在了,也就意味着亡国后,这个国家不可能复活了。历史上的几个文明古国,不是亡在经济和科技的被打垮,而是自身的文化被摧毁。这个教训,中华民族当牢记。

  中国政府宣布将在海外成立100所孔子学院;曲阜市政府首次主持公祭孔子诞辰大典;一些小学课堂传出了久违的读经声。“重振国学,并不是为了复古,而恰恰是为了创新。”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日前在上海接受采访时说。(新华网上海5月6日电)

  要想让当代中国人认识汉服,了解汉文化,复兴国学乃当务之急。问题是,教育部门不在小学普及国学基础知识教育,单靠个别私塾带着孩子念经,单靠人大的国学院支撑门面,恐怕是救不了国学,振兴不了传统文化。(作者/刘海明)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