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美国青少年最崇拜谁?如果你认为是“小甜甜”布兰妮或是那些好莱坞巨星,那你就错了。在美国当代青少年的心目中,顶级时装设计师的地位已远远超出了好莱坞明星和摇滚歌星。
美国《Elle(少女版)》今年7月对1000名青少年读者做了一个名为“你心目中最时髦的职业”的问卷调查,结果“时装设计师”出人意料地排在第一位,将人们想当然的电影明星和摇滚歌星远远甩在后面。而最受他们推崇的偶像是GiorgioArmani和MiucciaPrada,当然还有美国本土的著名设计师。
一个大名鼎鼎的时装设计师的一切都显得是那样垂手可得,无论是金钱名声还是明星名流。时装设计师就是高尚生活的代名词,是一个拥有最广人脉关系的职业,而那恰恰是帮助人们缔造成功人生的重要因素。
于是美国年轻人开始对这一职业进行前所未有的热烈追求,成为一名时装设计师是许多青少年的梦想。他们那样忘我地投入设计、制作,有的甚至开始经营自己的品牌,争取各种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但他们也许搞不清楚自己究竟是将时装设计视为艺术还是将它视为通向名利场的渠道。
“当设计师等于进入上流社会?”
克里斯蒂娜自称是一位“多产设计师”,到现在为止她已经不知设计了多少件时装,只差没有全部将它们做成成品。
不久前,克里斯蒂娜在去曼哈顿的火车上埋头画着设计草图,这引起她邻座女士的注意。这名女士任职于美国著名时装品牌Ken鄄nethCole的设计部,出于对克里斯蒂娜的欣赏,她建议克里斯蒂娜尝试去KennethCole谋求发展。克里斯蒂娜欣喜若狂。几天之后,她果真与KennethCole的人事部门取得联系并要求接受面试,但对方得知她还不满18周岁时立刻婉拒了她的请求。
明年1月份才年满18岁的克里斯蒂娜目前还是纽约时尚职业高级中学的学生,与KennethCole人员的偶遇并受到其赏识无异于为她成为时装设计师的美丽梦想增添了一双翅膀。事实上,美国还有许许多多十几二十岁的青少年男女怀着跟克里斯蒂娜一样的远大目标———他们希望成为下一位OscardelaRenta、RalphLauren或Donnakaran。
美国《Elle(少女版)》杂志总编辑布兰登·霍利对这种现象感到震惊。她感叹是流行文化的泛滥使青少年们觉得时装设计师们的生活风光无比:他们身家富有,生活品位高尚,能终日与时尚圈中人和明星名流们打交道。他们想与妮可·基德曼和格温妮丝·帕特洛做朋友是件再容易不过的事情,碧昂丝的演唱会可能还得靠他们的帮忙。在这些孩子心目中,从事与时尚相关的职业就等于进入了上流社会。
迫不及待表现才华
在美国国内,青少年们可以寻求多种方式展示自己的设计才华。少男少女们为身边的同学朋友设计和制作服装,将自己的成衣在小型时装店寄售或在网络上销售,他们甚至设计出整个系列的服装,发布自己的个人时装秀。美国《时尚(青少年版)》和《Elle(少女版)》几乎每期都会开辟专栏介绍读者亲自设计的衣饰。各大品牌也会给予有天分的年轻人当学徒的机会。网络也成为了青少年们展示才能和尝试经营的好地方。有的人甚至开辟了自己的个人网站,专门销售自己设计的作品。
当然,最令年轻人兴奋的莫过于能够参加时装设计大赛。在本周三开幕的纽约时装周之后,一场“青少年设计师时装展”将于本月13日在切尔西举行,年龄介于15至21岁的年轻人均可报名参加本次时装展。“青少年设计师时装展”已经在纽约举办过三次。时装展的组织者认为,现在的孩子比以前的孩子对未来职业的重视程度高多了。
移民孩子的“美国梦”
时装设计与制作专业培训课程的报名人数激增也表明美国时下年轻人对时尚行业给予了极大的兴趣。
纽约时尚职业高级中学今年设计班的学生人数已经达到了920个,而且其中大部分是黑人和西班牙裔移民。这些移民孩子大多是受到许多非美国裔明星成功之路的鼓舞而选择进入时尚行业。著名hip-hop歌手罗素·西蒙斯、说唱音乐“教父”肖恩·康布斯(即皮迪迪)、超人气女歌手碧昂丝及其歌星男友Jay-Z,还有詹妮弗·洛佩兹不仅是歌坛影坛的重量级人马,而且在时装设计上也颇有天赋和成就。除了唱歌、演戏之外,他们都经营着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时装品牌。移民孩子梦想像他们的偶像一样日后能在时尚界大放异彩。
梦想与现实的差距
今天的青少年们已经不习惯像前辈那样在默默无闻中积蓄自己的能量,等待可以爆发那一天的到来,他们想方设法毫不倦怠地希望尽快打响自己的名声以在时尚圈内立足。孩子们单纯的思想使他们完全低估了时装行业的严峻挑战,他们并不了解独立设计师所承受的赞助来源和品牌经营的巨大压力。无论是顶级大师还是无名小卒,几乎所有的时装设计师在风光的外表之下都像其他一切普通人一样为生活而疲于奔命。
美国时装设计师协会曾经组织过200名有志于从事时装行业的年轻设计师参加一个关于行业全景的座谈会,其中一部分还是青少年男女,结果发现他们大多数知道时装行业存在竞争,但却丝毫不了解竞争的激烈程度和行业运作规范,“甚至不懂得如何作经营计划”。设计师协会的执行总监彼得·阿诺德强调,梦想和现实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大部分心怀设计师梦想的年轻人都还没清楚认识时装设计这一行业,“想做设计师”和“做设计师”根本是两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