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中国国际时装周:十年庆典 总结经验面向未来


  那时候,很多人在心里悄悄地感动。这种感动,并非出于简单的煽情,而是被十年来众多快乐、焦虑、痛苦、劳累、绝望、无奈、兴奋、惋惜……这些五颜六色的情绪纠缠在一起,变幻出沧桑的沉重感和明快的亮色。7月29日晚,在北京时尚设计广场(D·PARKFashion),这种感动被音乐、笑脸,和各种影像掩盖住,暗暗地隐藏在了每个人的心里。这时,他们好像再次醒悟,正是这种感动,才让他们坚持着迈出一步一步,一不小心,竟然走了这么远。这一天,北京的天气很闷,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席王庆一直担心着会不会下雨,搅了人们在“中国国际时装周十年庆典”之日的好心情。

  在798工厂那种前苏联式的工业建筑氛围下,D·PARK会所的室外广场装点得别具特色,管廊下面,酒红色的主题展板、紫红色地毯和铁灰色展板上的时装摄影作品,到处是时尚的调调。现场的爵士乐队很尽兴,人们端着酒杯,穿行在行业领导、设计名师、职业名模、知名企业家、时尚编辑、媒体记者、政府官员、商界巨子和国际友人之间,说笑、倾谈,没有了每次时装周中的紧张感,倒显出几分狂欢的兴致。

  没有俗套的载歌载舞,庆典仪式简单而隆重。

  开场的模特们放下了平时T台上的严肃,穿着优雅的晚装,手里拿着请柬,拎着手袋,轻松随意,甚至蹦蹦跳跳,真像是走在一条通往快乐派对的路上。这种轻松感在整个庆典中时有出现。比如,当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发言时,背后的大屏幕上,竟然是一幅热闹天安门的后现代风格油画。这种冷幽默的效果透着亲近和温暖。

  发奖,很多的奖:创始人物、十大国际友人、十大功勋企业家、十大设计名师、十大职业名模、十大时装名校。一张张资深的面孔半隐着微笑,被闪光灯和镜头、被一双双眼睛,更被一颗颗心记录。

  那一刻,进入历史。

  1997年12月5日,首届中国服装设计博览会以4个专场发布会和5场联合发布会,以及“特装展位”概念的形式,成为中国时装设计界的第一次集体发声。这次展会抛却了传统的展览方式,让T台这种国际化方式确立了其在品牌推广和流行发布中的主导地位,从而进一步加快了中国时装业国际化的步伐。那一年,当张肇达在鲜花丛中捧起“金顶奖”的时候,一个设计师涌现的时代即将来临。而随着这个时代来临的,则是将“设计”全面贯彻入行业的深入探讨。中国设计师们正在摸着石头过河,开始了一轮又一轮关于艺术与商业、传统与创新、个性与市场、时尚与经典的无休止实践。

  十年之后,看着庆典现场大屏幕上的一幕幕闪回,每个人心里都在唏嘘。十年中,他们都有着各自的际遇,有着不同的感慨。

  然而,在人们流连于怀旧情绪中的时候,一个现实已经摆在眼前——中国国际时装周“刚刚”十年,与巴黎、米兰、伦敦、纽约、东京这些时装周相比,可能还仅仅是个刚毕业的小学生。于是,人们听到了童声合唱的中国国际时装周主题曲,天真、稚嫩,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这似乎正呼应了王庆对此次庆典的初衷:“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中国国际时装周十年庆典,不是为了标榜和自我陶醉,而是为了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更好地面向未来。”

  这种声音踌躇满志。

  庆典刚刚结束,《时尚芭莎》在掌门人苏芒的率领下,就支起了摄影家当,准备网罗住十大设计师现场拍大片。一大堆平时和设计师们熟得不得了的记者开始托出《风尚十年》纪念册,让设计师们纷纷在自己的照片下签名。也有的人不忙着离去,边看着现场的热闹,边翻看着纪念册,心里嘀咕着:“怎么没有十年前的照片呀?” 另见四版“功勋企业家感言” (中国纺织报)(E09)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