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气流仪测定羊毛纤维平均直径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用定压式气流仪测定经过洗涤、开松、混匀和除杂处理的同质绵羊毛纤维的平均直径,包括原毛、洗净毛、炭化毛和精梳毛条。
注:本标准不适用于异质绵羊毛纤维。用于有髓羊毛、羔羊毛纤维的测定结果可能有偏差。
2 引用标准
GB 3291 纺织名词术语(纺织材料、纺织产品通用部分)
GB 6978 原毛洗净率试验方法 烘箱法
GB 10685 羊毛纤维直径试验方法 投影显微镜法
3 定义
3.1 原毛:含有油汗、土杂,未经洗涤、除杂等初步加工的羊毛。
3.2 同质毛:套毛的各毛丛由一种类型毛纤维组成,纤维的细度、长度差异较小。
3,3 异质毛:套毛的各毛丛由两种及两种以上类型毛纤维组成。
4 方法概述
将纤维试样装在两端为多孔板,容积固定的圆筒体试样筒内,试样筒与流量计和压力计联接,用固定压力的气流通过试样筒内的纤维。根据流量计的浮子高度读数或流量读数与纤维平均直径之间的统计相关来求得羊毛纤维的平均直径。
5 仪器
5.1 气流仪;本标准采用定压式气流仪。仪器由气阀B、抽气泵、纤维试样筒A、压力计贮液筒D、压力计ZH和流量计F等几个部分组成,其结构示意图如下:

本仪器除专用于测定精梳毛条外,应在流量计F和纤维试样筒A之间加装一个滤尘器以阻留纤维或尘屑。滤尘器的筛网采用100目铜丝或不锈钢丝网。
仪器在正常使用时的状态必须和标定时一致,如使用规格一致的滤尘器、橡皮管等。
5.1.1 气流仪的标定
仪器在新使用或经过重大检修后,都必须用标准毛条标定。标定后计算出流量计读数—平均纤维直径对照表。标定程序见附录A(补充件)。
5.1.2 气流仪的日常校验见附录B(参考件)。
5.2 天平:其分度值应能满足称准试样重量土0.2%的要求。
5.3 样品梳理机:其作用是将洗净后的羊毛样品充分开松、混匀、排除尘土和草杂,但不致过度失落纤维。可以采用毛型锡莱分析机或微型梳毛机。
6 取样与样品制备
6.1 批样
6.1.1 原毛、洗净毛、炭化毛
采用钻芯取样或手取样方法取得有代表性的批样。取样量和取样方法均按有关取样方法规定。采用手取样方法在每个样包中至少应从两处不同部位取样。
6.1.2 羊毛条
按照毛条取样的有关规定,取得批样。
6.2 试验室样品
6.2.1 原毛、洗净毛、炭化毛
6.2.1.将取得的批样在分样台上铺成厚薄均匀的毛层,分成16个等分;从每个等分中取出小簇毛样,组成具有代表性的试验室样品。钻芯样的试验室样品重量:原毛不少于200g;洗净毛、炭化毛不少于75g。手取样品的重量应加倍。
6.2.1.2 原毛样品按照GB 6978洗净烘干。洗净毛、炭化毛或洗净后原毛样品的残余油脂率如超过1%,必须重洗。毡并部分不能用作试样。
6.2.1.3 将洗过的毛样经过样品梳理机处理,使之开松、混匀、并基本上除尽杂质。
6.2.2 毛条
6.2.2.1 从批样中取出有代表性的部分样品作为试验室样品,其重量不少于50g。
6。2.2.2 毛条样品的油脂含量如超过1%,须经过两浴石油醚或其他类似溶剂处理,使含油率降低到l%以下。毛条样品通常不需经过机械开松处理。
6.2.3 试验室样品的预调湿和调湿
6.2。3.1 样品在预调湿和调湿前,先用镊子剔除其中残余的草杂和毛粒、毛块等。
6.2.3.2 预调湿
试验室样品的回潮率如超过10%,需先经预调湿处理,将样品在通风式烘箱中以50土3℃温度预烘至少30min,使样品的回潮率降低到10%以下。
6.2.3.3 调湿
将低于10%回潮率的样品在标准大气中(20土2℃,65%土3%rh)调湿4h以上,达到吸湿平衡。
6.3 试样
6.3.1 原毛、洗净毛、炭化毛
从调湿过的样品中,用镊子取出纤维,根据仪器规定的每个试样重量,分别称出4或6个试样。
6.3.2 毛条
将经过调湿过的试验室样品剪成短段条子,用镊子从中取出纤维,根据仪器规定的每个试样重量,分别称出4或6个试样。
6.3.3 试样称重时,必须用镊子对样品加入或取出纤维。称准到规定重量的土0.2%。
7 试验步骤
7.1 校正仪器水平。确认压力计玻璃管内液弯面和上刻线(零位)相切。
7.2 用镊子将试样均匀地装入仪器的试样筒内。可以使用专用的填样棒,填样棒的直径能刚好宽松地塞进试样筒,塞进的深度应限制在试样筒的多孔塞压入的位置,以免纤维局部填塞过紧。然后插入多孔塞,旋紧定位螺旋盖。要确保多孔塞和试样筒筒壁之间不夹入纤维。
7.3 缓缓开启气阀,调节压力计液体的下弯面和压力计的下刻线相切,然后读出流量计中与浮子顶面相齐处读数。浮子高度读数准确到1mm,流量读数准确到0.1L/min,查对相应的对照表后[浮子高度(mm)—纤维平均直径(μm)对照表或流量(1/min)—纤维平均直径(μm)对照表),记入纤维平均直径读数(1μm)。观察读数时视平面应和液体下弯面或浮子顶面保持平齐,以防止视差。有的仪器可以直接从仪器的纤维直径刻度得到读数,但倘若标定后与原来的纤维直径刻度不符,仍须查对换算表。
7.4 用镊子从试样筒中取出试样,可稍加理松,但不得遗漏纤维,翻转后重新装入试样筒内。重复,6.2、6.3程序,记下同一试样的第二个纤维平均读数。
注:①测试在标准大气中进行。如在非标准大气中进行试样制备和测试,试验结果应按附录c(参考件)进行修正。
②在标定仪器和以后的正常测试中,试样制备和测试的操作手法应始终保持一致。
8试验次数和计算
8.1 试验次数
8.1.1 使用一台气流仪
试验两个试样,每个试样得到两个数据,共得到4个纤维平均直径读数。如4次读数的极差大于下表的允许极差,加测1个试样。如仍大于该表范围,再加测1个试样,并最多共测4个试样。
8.1.2 使用两台气流仪
试验2个试样,即每台仪器各测1个试样。如4次读数的极差大于下表范围,每台仪器各加测1个试样。如8次读数的极差仍大于下表的允许极差,再各加测1个试样,最多共测6个试样。
如试验工作量大,试验室条件许可,以采用两台气流仪为好,便于抵消仪器误差和操作误差,并有助于及时察觉可能产生的仪器不正常情况。

9 试验结果计算
每个试样有两个读数(1μm)。试验结果以全部试样所有纤维平均直径读数(μm)的算术平均值表示。计算结果修约到小数点后一位。
注:试验结果的精密度参见附录D(参考件)。
10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试验日期;温湿度条件;样品的种类、批量、来源及编号;仪器的型号、台数;样品的预处理情况;试验次数和计算结果。
附 录 A
气流仪的标定
(补充件)
A1标准毛条
气流仪应使用标准毛条作标定。国际通用的标准毛条由国际羊毛试验室协会统一制造供应,由一套从细到粗的8种干梳毛条组成。毛条的含油率小于1%,使用前不必再经洗涤或去油处理。
注;需要标准毛条的试验室可向下述单位申购:International Wool textileOrganization Box 13:Ruede luxembourg19~21 1041 BRUSSELS,BELGLUM (比利时,布鲁塞尔1041,卢森堡路19~21号,13号信箱,国际毛纺织组织)
A2标准毛条的前处理
标定用的标准毛条在测试时必须和正常被测羊毛处于同样的有序或无序状态。为此用于测定原毛、洗净毛、炭化毛的标准毛条,在标定前先将其剪成长约20mm的短段,再经样品梳理机处理,使纤维处于无序状态。用于测定毛条的标准毛条,在标定前可不经样品梳毛机处理,其前处理同日常测试的毛条试样制备方法。标准毛条然后经过调湿处理,再称重制成5个试样。
注:仪器在标定时及以后的日常试验中应处于相同的状态。标定前先按B1进行漏气试验。
A3标定程序
A3.1 流量计刻度线为浮子高度(mm)
在压力计零位标记Q相距180mm处作一水平标记。在流量计背面安放一根毫米刻度标尺,使该标尺的零位与刻在流量计的底部标记(即流量计零位)相重合。按照本标准第7章进行试验,记录流量计浮子与零位的距离Y(单位:mm)。将5个试样的平均读数y1,y2……y8与对应的标准毛条纤维平均直径已知值d1,d2…d8。画出曲线,其结果近似于线性相关。对y配置一个d的二次回归方程,并根据下式找出系数a,b,c。

解出系数a,b,c后,代入式(A1),计算每隔1mm浮子高度的对应纤维平均直径值,列出浮子高度读数(mm)—纤维平均直径(μm)的对照表。
A3.2 流量计刻度线为流量标尺(L/min)
把准备好的标准毛条按本标准第7章进行试验。求得每个标准毛条5个试样的平均流量读数(L/min),分别为Q1,Q2……Q8。对应的标准毛条纤维平均直径的标明值分别为d1,d2……d8(μm)。

A3.3 标定试验应在标准大气中进行,同时记录标定时的大气压。
A3.4 标定时的测试手法应和正常测试时一致。
A3.5 鉴于测定毛条和散状羊毛(原毛、洗净毛、炭化毛)的样品前处理方法不同,倘同一仪器兼作测定毛条和散状羊毛用,应分别列出两种不同的对照表。
附 录 B
气流仪的日常校验
(参考件)
B1 漏气试验
在气流仪的纤维试样筒上去除螺旋盖和多孔塞,塞上紧密的橡皮塞。调节气阀,使压力计的液弯面下降到下刻线附近,用一个夹子封闭住流量计和抽气泵之间的橡皮管。再仔细观察压力计液弯面的变化。如果液面变化在5min内超过1mm,说明仪器管路系统存在漏气现象,须检修后方能使用。
B2有孔板校验
制成两块铝制有孔圆板,其直径能插入仪器的纤维试样筒体内,每块圆板有一个中心孔。圆板有一个凸缘,能刚好放置在试样简体的上端。校验时试样简体内不放纤维,而代之以将圆板夹在试样筒顶部。两块圆板中心孔直径一块选择为在工作状态下流量计的浮子读数处在标尺的三分之一处;另一块圆板的中心孔径选择为使流量计读数处在标尺的三分之二处。每天使用仪器前先用两块有孔板分别校验一次,使空气只从圆孔板的中心孔进入仪器,观察仪器读数。两块有孔板的日常读数变异应分别不超过2mm和4mm,否则即属异常。有孔板能对仪器性能作简易和快速的校验。校验时有孔板与试样简体之间应垫衬橡皮进行密封。
B3 标准样品日常校验
收集2~3种细度与常测毛样接近,纤维直径试验结果比较稳定,并混和均匀的羊毛,测定其纤维直径平均值后,用作日常校验的标准样品。校验次数可视仪器使用频度而异。但在仪器工作期间,每周至少校验1~3次。十分频繁使用的仪器,应在每天开始工作时校验一次。另外,每半年另用标准毛条校验一次。
B4仪器的维护保养
B4.1 如经常试验原毛或洗净毛、炭化毛试样,每经过测试200~300个试样,应清除滤尘器的筛网一次,仪器发生异常时,滤尘器筛网属重点检查内容。
B4,2 每半年或一年(视仪器的工作负担而定)应清除仪器试样筒与管道连接处和管道里的杂质。拆下流量计,用清洁纱布轻轻擦清玻璃内壁,清洗浮子。更换压力计的蒸馏水,用洁净纱布揩清压力计内壁的水垢。拆下气阀手轮,揩清阀内油污,再加几滴清洁机油。
B4.3 仪器经清洗后重新装配时应注意标尺和流量计的相对位置不起变化。当仪器水平时,流量管应呈垂直状态(挂铅垂线从几个方向观察检查)。橡皮或塑料管道应无扭折,并作漏气检查。
B4.4 其余注意事项参见仪器的使用和维修说明。
附 录 c
测试结果的相对湿度修正
(参考件)
如试验室不能维持20±2℃和65%土3%rh的标准试验大气条件。试验室样品应在邻近气流仪处调湿约l~2h,使样品回潮率和试验环境平衡,然后再进行试样称重。记录测试时的试验室相对湿度,测试结果乘以下表的修正系数进行修正。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国纤维检验局提出。
本标准由上海市纺织纤维检验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汪家鼐、傅方芳、周如玉、袁玲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