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聚乳酸纤维定性鉴别方法

                                
摘要】通过聚乳酸燃烧、显微镜观察及红外光谱等实验,研究了聚乳酸(PLA) 纤维的化学物理特性,提出了PLA纤维的定性鉴别方法,为PLA原料及其产品的成分鉴别提供检验依据。
关键词】聚乳酸纤维    燃烧试验    溶解    红外光谱    鉴别
1  前言
    聚乳酸(PLA)纤维属于家族,与其他纤维不同的是,其原料不是来自于石油副产品,而是来源于农作物。聚乳酸酯可以从玉米、麦子和大豆等产品中分解并提炼出乳酸,再通过缩聚反应生产。目前,用在纺织工业的聚乳酸酯原料主要来源于玉米。其原料来源不仅充分,而且可以再生,能够实现在自然界中无污染循环,是理想的绿色高分子材料。
2  鉴别实验
    由于乳酸分子中有一个不对称碳原子,所以具有D-型和L-型2种异构体。以玉米等淀粉发酵得到的乳酸含有99.5%的L一异构体。本文研究的是纺织用的L-型PLA纤维。
2.1  试样
    试样来源于2批进口商品,原产地:美国。从进口商品中任意抽取样品约500 g,作为实验室试样。
2.2  实验器具
    ——傅立叶红外吸收光谱仪;
    ——CYG一055D多功能显微扫描分析系统;
    ——试剂(分析纯)若干种,详见表1;
    ——抽风柜、烧杯、三角烧瓶、镊子和制片器等辅助工具若干。
2.3 燃烧试验
    分别从2批实验室样品中抽取纤维约100 mg,按照FZ/T 01057.2—1999《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燃烧试验方法》进行试验。
    PLA纤维燃烧过程的观察结果如下:
    ——靠近火焰时有熔缩现象;
    ——在火焰中熔融燃烧,火焰以红色为主,边缘呈蓝色,燃烧平稳,火焰无跳动,无黑烟;
    ——燃烧时有淡淡的香甜味;
    ——离开火焰,继续燃烧,有黑色珠状物滴下;
    ——残留物呈黑色块状,很脆,用手很容易碾碎为粉末状。
2.4 显微镜观察
    试验按照FZ/T 01057.3—1999《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显微镜观察方法》进行,采用Y172型哈氏切片器制成PLA纤维的纵向和横截面纤维切片,在CYG-055D多功能显微扫描分析系统放大4.0倍观察,图像详见图1和图2。

    从图1可以看出,纤维纵面呈透明的圆柱形态,有中腔(黑影部分)影像。从图2可以看出,纤维横截面有中腔,呈规则的圆形(也有多边形的)。
 2.5 溶解性能试验
    从实验室样品中任意抽取试验样品,按1 g试样100 mL。溶剂的比例分别放进盛有表1所列的溶剂的烧杯中。视溶解的情况,分别搅拌或煮沸1、5、10 min……后静置几秒钟,观察结果详见表1。
    注1  I——不溶解。
    注2  S——溶解。
    注3  △——轻微溶涨。
    注4  So——快速溶解。
    注5  Pss——溶缩。
    注4 ①——PLA纤维在沸腾的冰乙酸溶液中迅速溶解,溶液呈透明状,可用2号砂芯漏斗过滤。冷却至室温,溶液呈透明状,但遇冷水就有浆状物体析出,手感似石蜡。
    注5 ②——PLA纤维分别在30、40、50、60、70℃的5% 氢氧化钠溶液中连续震荡10 mim,不溶解。
    注6 ③——PLA纤维在沸腾的5%氢氧化钠煮3~5 mim后溶解,溶液呈透明状,可用2号砂芯漏斗过滤,冷却至室温,溶液仍呈透明状,遇冷水也没有浆状物析出。
    注7 ④——10 min试样开始溶缩,15 min后试样不能完全溶解.溶液已经很少。
    注8 ⑤——溶缩,从边缘向内缩小。
    针对上述溶解反应情况,增加了用2.5%氢氧化钠溶液煮试样的试验,情况如下:
    样品与溶剂按浴比1:200进行实验,10 min时试样开始溶缩,15 min后试样还不能完全溶解,溶液呈浑浊液;
    样品与溶剂按浴比1:300进行实验,10 min时试样开始溶缩,15 min后试样完全溶解,溶液呈澄清的液体状。
    综合试剂用量、时间等因素,使用5%氢氧化钠溶液煮试样的试验效果比使用2.5%氢氧化钠溶液煮试样的效果更佳。
2.6 红外光谱试验
    依据FZ/T 01057.8—1 999《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红外吸收光谱鉴别方法》,应用傅立叶红外吸收光谱仪对PLA纤维进行扫描,得到谱图见图3。

    从图3可见,在(1 750~1 735)/cm附近有1个强吸收峰,在1 300/cm~1 000/cm附近有2个强吸收峰,表明该物质具有酯类特征的吸收峰,属家族。同时,在2 800/cm~3 000/cm波段出现了不饱和碳氢键的特征峰。由此可以分析出PLA纤维分子的结构。
3 定性鉴别程序
3.1  外观
    纤维(短纤或长丝)的外形与合成纤维类似,有光滑透明的质感,纤维本身不能延伸l倍以上(自身的伸长率24%~40 9/5);织物悬垂性好,抗皱性好,手感干爽、且柔软滑润;光泽似绸缎,华丽美观。
3.2 燃烧实验
    燃烧时无烟(区别于合成化学纤维),红蓝色火苗,淡淡的香甜味(区别于天然纤维),残留物呈很脆的黑色块状(区别于纤维素纤维)。
3.3 显微镜观察
    一般不需要制成横截面切片。
    在显微镜下,PLA纤维纵面呈透明的圆柱状,有中腔(黑影部分)。
3.4  溶解实验
    由以上3个步骤基本能判断它是非天然类纤维、非纤维素类纤维。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如下步骤的溶解实验,作进一步的判定。
3.4.1  将试样放入88%甲酸试剂中,常温,振荡1min,不溶,则可排除醋酯、锦纶和维纶纤维。
3.4.2  将试样放入5%氢氧化钠溶液中,煮沸5min,溶解,溶液清晰透明,则可排除腈纶、、丙纶、乙纶、氯纶和氨纶纤维。
3.4.3  将试样放入99%的冰醋酸试剂中,煮沸3min,溶解,溶液清晰透明,遇水变白色浑浊液。进一步排除天然类纤维和纤维素类纤维。
    以上溶解步骤中只进行3.4.1与3.4.2或3.4.1与3.4.3两步就可以确认该样品是PLA纤维,加另一步骤系进一步的确认。但只进行3.4.2与3.4.3两步就判定该样品是PLA纤维是有错判风险的,因为二醋酯纤维溶于99%的冰醋酸试剂,并在煮沸5%氢氧化钠溶液中部分溶解,且呈透明状。建议鉴定时最好按以上3个步骤进行。
4  结论
    通过对PLA纤维一系列的试验表明,采用傅立叶红外吸收光谱的方法准确性高,但费用高。
    本文最终制定了以燃烧实验、显微镜观察及其溶解性能的实验为主要内容的PLA纤维的定性鉴别方法和程序。该方法程序不需要大型设备,简便可靠,易于推广,并可以为进出口的PLA原料及其产品的成分鉴别提供客观的检验依据。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