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就跃为全国纺织资源大省区的新疆,其纺织的“产业优势”与“资源优势”一直不相匹配。而近两年,新疆纺织行业通过坚持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引进战略投资者,以推进结构调整实现产业升级为主线,以加快实现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发展目标,创造了可喜的新局面。全行业连续两年实现赢利,出现了生产、销售、效益同步增长的可喜局面,行业初步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招商引资延长纺织产业链
新疆棉花资源占全国1/3强,亚麻资源仅次于黑龙江为全国第二,羊毛资源也进入全国前三名。然而,相对于丰富的资源,纺织业的发展却很不协调。老企业困难重重,新建企业也面临着资金、人才缺乏和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新疆纺织行业也曾进行重组。然而,开始时的重组多是本地企业之间“近亲”联姻,很难使被兼并重组的纺织企业起死回生。
如何使新疆纺织工业健康发展,成为摆在新疆纺织行业面前的迫切问题。经过认真的调研分析,新疆纺织行业确定了通过招商引资加快发展的方针,并明确指出:产业转移绝不是搞低水平重复建设。新疆纺织行业新一轮重组改造的思路,主要是与有实力的纺织名企联姻,或买断、或重组、或租赁,通过合作形成产业规模并改善经营管理,以便延长产业链,使上下游产品结合,确保市场份额。
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新疆纺织行业开始寻求与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在资金、人才、技术、管理、市场等方面有实力的纺织企业合作。自治区经贸委、纺织行业管理办公室先后多次牵头组织招商组、考察组,赴广州、深圳、江苏、浙江、山东等地,考察了30余家知名优秀纺织企业,并在当地召开座谈会,介绍新疆的资源优势和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同时还千方百计解决好招商引资企业在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经过努力,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明显成果,仅2006年就引进资金12亿元。目前,全国纺织知名企业已有18家落户新疆。
第一个来疆的是香港溢达集团,买断新疆长绒棉厂建成了新疆溢达纺织有限公司。这家企业不仅设备具有世界先进水平,而且在技术和管理方面更是先进,大大提升了新疆纺织工业的发展水平。喀什棉纺织厂连厂带设备全部租赁给雅戈尔集团,成立了雅戈尔新疆分公司。企业租赁后,不仅产品上档次、上水平,销路不发愁,还为喀什地区带来了新的管理模式和理念。
类似的实例比比皆是。原奎屯市一棉,一上马就连续亏损10年,2000年被云森集团买断成立了奎屯云森棉纺织有限公司。这几年云森集团投入上亿元进行技术改造,奎屯云森棉纺织有限公司现已成为自治区重点扶持的30家民营企业之一。阿克苏托峰棉纺织厂虽然原来生产管理还不错,但也存在流动资金短缺、技改投资无着落、企业发展无后劲等难题。由浙江巨鹰纺织集团买断后,该厂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产品销路不发愁,企业效益有保障,职工收入有提高,目前还在积极搞技改和扩建,谋求更大发展。浙江金鹰集团2003年收购了伊犁毛纺厂,重组成立了金鹰集团伊犁毛麻纺织有限公司,并追加投资上亿元,成为新疆最大的亚麻企业。这些企业来疆投资是看好新疆的资源、地缘优势,真心实意地在新疆发展纺织,与新疆纺织互补共赢。2006年以来,雅戈尔2万锭紧密纺、新疆溢达精梳、华芳17万锭精梳、巨鹰3万锭精梳等项目相继在疆改造投产,浙江华孚集团、香港福田集团、山东海龙等大集团也来疆投资建厂。这些企业的到来进一步提升了新疆纺织产业的水平和档次。
科技创新提升新疆纺织整体水平
此外,新疆纺织行业还积极引导企业加快科技进步,增强企业创新能力。通过实施一批重点技术改造投资项目,有力地促进了企业项目的实施。其中,申报了国家发改委支持新疆纺织工业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项目9项,自治区技术创新项目13项,科技项目5项。这些项目中,8项获国家发改委1000万元的资金支持,5个项目获得了新技术推广专项和科技专项160万元的资金支持。2006年开发新产品20多项,其中新疆溢达公司的纯棉200支股线产品获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优秀创新奖,金纺股份公司的中高支气流纺纱线获自治区科技成果二等奖,新疆雅戈尔公司棉本色紧密赛络纺纱线系列产品项目通过了自治区科委的新产品鉴定。名牌产品创建工作也取得成效,天山毛纺有限公司的天山牌羊毛衫、羊绒衫,新疆中国彩棉(集团)股份公司的天彩牌天然彩色棉纱线、天彩牌彩色皮棉获得自治区名牌产品称号。
2006年,新疆纺织行业联手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共同推动新疆纺织“十一五”规划的落实,建立了长效合作机制。通过推动“十一五”规划的实施,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启动,棉纺投产38万锭,特色城镇(园区)建设有了新的进展,行业发展显现出新的活力。全疆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87%,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6.78%,综合产销率达到98.08%,同比增长0.12个百分点,全行业盈亏相抵后累计赢利9247万元,同比增长23.3%,累计完成固定资产和技术改造投资17.7亿元,同比增长18%。新疆纺织业坚持优势资源转换战略成效显现。(中国纺织报)(E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