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华美的四川藏族服饰展演

  藏装,藏语称为“曲巴”,虽有地区差异.但其基本特征是大襟、宽腰、长袖、超长、无扣。藏装品种多样,可分为长袖高领衬衣、宽腰粗布衬裤、长袖皮袍、布袍、无袖袍、长坎肩、短坎肩、围裙、腰带、靴、帽等。藏装的特点是宽大、保暧、实用、一衣多用。藏袍长过身高,左襟大,右襟小,无领。着装十分讲究,先穿上衬衣和衬裤,然后将袍底提至习惯高度,一般男至膝,女至脚面,再用腰带扎紧,前面要平整,后面折皱要有序。腰带扎好后放下衣领,将提起的部分垂悬于腰部,形成一个自然的宽大的囊袋,可以随身携物乃至放婴孩。穿好袍后一般要露出右臂,有的则将双袖横扎于腰际,裸其双臂,露出高领衬衣。接着再穿靴戴帽,佩挂各种饰物。

  康巴服饰农区和牧区有所区别,主要反映在服装用料和头饰上。过去农区主要以氆氇为衣料,也有用布或毛哔叽的;牧区则使用耐寒的绵羊或山羊皮,一般为皮朝外毛在内的板皮袍。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康巴藏族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现在无论农区或牧区,衣料质地都有了很大的改进,除劳作时穿习惯的氆氇袍外,平时一般都穿锦花袍、绸花袍、绣花缎袍、提花皮面泡等。此外,农牧区藏装部有镶边的习惯,一般镶上黑色平绒、毛呢或彩色氆氇,也有许多在衣襟、袖口、底边等处镶上水獭皮、虎、豹皮等动物皮毛。镶边大约宽10至15厘米,也有宽达30多厘米的。

  康区妇女喜欢围“帮典”。这是被看作藏族妇女象征的花条围裙,由红、黄、蓝、绿、白等十余种彩色布料组成。高级的围裙藏语称“斜玛”,其色条多而细密;一般围裙称“布鲁”,其色条少而宽疏。
  
  康巴藏族无论男女,都喜爱穿藏靴。藏靴有多种,主要有“松巴鞋”和“嘎洛鞋”。松巴鞋底为牛皮,用粗毛线缝钉3至5厘米厚;鞋帮用红、蓝、绿等颜色的丝线绣彩边;鞋面为氆氇或黑色布料;鞋筒高至腿肚部,后边开一条约15厘米长的口子。有的松巴鞋用牛毛捻的绳纳底,底厚约6厘米,一般夏季穿用。嘎洛鞋用牛皮作底,鞋帮用三层氆氇粘缝而成;鞋尖如船端上翘,跟和尖都用黑皮包缝;鞋面用黑牛皮条和丝线镶边;鞋筒用条格氆氇拼缝,花纹竖立,后腿肚开口处加染色羊皮加固,深受藏民喜爱。
  
  康巴藏族服饰最大的特点是运用金银珠宝装饰,其饰品遍及头、发、颈、胸、腰、背、腕、指等处。康巴藏族十分讲究头饰,特别是妇女,其饰品大多集中在头上。从发式上看,一般扎一独辫者表示未婚,双辫者表示已婚;无数小辫中若有两大主辫者表示已婚,一主辫者表示未婚;有的中老年妇女剪成光头,表示丧夫不嫁;有的在发辫中加绿色丝线或取掉有色丝线,表示家有丧事。康区妇女有扎108根小辫的习惯,通常由四人帮忙。梳头前先洗净头发,头发上抹上酥油和发胶,梳一次头往往要花数小时。梳后的发辫既亮又硬,可维持数月不乱。从发饰上看,其饰品主要有金、银、铜、贝壳、蜜蜡、珊瑚、玛瑙、绿松石等。康区一般把头饰分为四种:“栋久”,从两鬓发际垂下的饰物;“脱久”,从耳上两侧发际垂下的比“栋久”稍大的饰物;“连久”,从发辫梢连接的假发上的胎板及饰物;“达久”,头顶至额前或两端的珠串饰物。甘孜有从发顶至脚跟部用一胎布相连,上镶有各种珠、贝、币的头饰,称为:“连修”。

  过去,康巴藏族家庭的财富主要集中在妇女的服饰上,而男子的饰物相对简单一些。康巴男子一般将袍下摆提至膝盖以上,脱两袖扎于腰际,腰间除嘎乌,火链等佩物外,一把横别的长腰刀十分耀眼。头发扎成饰有红或黑色丝线的独辫盘绕于头上,耳戴镶有宝石的单挂耳环,十分英武。随着物质财富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康巴男子的饰品也更加丰富多彩了。在甘孜藏族服饰展示场上,妇女们身着价值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元的服饰令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而男人们色彩斑斓,独具特色的服饰更让人耳目一新,啧啧称奇。在此,康巴汉子的原始粗犷,威武剽悍得到充分显现,让人过目不忘,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

  当人类迈向物质文明时,首先意识到装饰自己。从原始到现代,从树叶、兽皮到粗布、绸缎,从贝壳、骨器到金银珠宝,康巴藏族服饰从某一侧面浓缩了历史的进程。在千姿百态的康巴藏族服饰中,人们看到了中国改革开放为康巴藏区带来的巨大变化,看到了服饰、艺术与财富的有机融合,看到了藏民族更趋完美的审美情趣。传统不仅没有被遗弃,而且更加丰富多彩、斑斓绚丽。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