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和一位业内人士聊天,他问,对于服装产品而言,其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想了半天,色彩、面料、板型、款式等等似乎有很多答案,似乎又没有一个答案完全能够诠释。那位人士郑重地说,服装制造技术将是现在和未来服装产品的等级区分标准。
不久,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技术工作委员会在北京成立,这是中国服装产业在宣称中国的服装制造已达世界一流水准若干时间后,第一次用组织形式对业内从事制造核心技术工作的人员给予肯定和价值认可及提升。服装技术人员在服装设计师之后,被推倒了历史舞台的前端。如果说5年前的“打板师座谈会”第一次让人们真正认识了技术人员的价值,那么技术人员组织的成立,意味着技术力量在中国的服装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将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应的,服装技术层面的内容将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而且这种趋势已经开始,近几年不断传出的某品牌与某大牌的工艺师、技术总监合作的消息就是证明。
一直以来,中国在保持着制造优势的同时,全力在设计和品牌文化方面进行升级发展,从“名师、名牌”工程到现在的国际化进程,都是围绕着这些内容进行。但是伴随着制造优势的同时,我们还注意到,在产品制造方面存在的“崇洋”现象,尤其是在男装领域。多年来对意大利男装的交口称赞,让人们不禁疑惑中国服装制造对服装产品的核心技术掌握程度。
很多人抱着欣赏的态度去看进入中国的意大利男装秀,却往往失望而归,普通的色彩,平淡的款式,似乎意大利男装代表的高度只是虚幻。而业内人士明白,那些服装的精髓在内部、在技术,对意大利男装而言,最具全球竞争力的是包括面料、工艺、板型等在内的技术含量。
同样是前几天,和法国国宝级工艺大师Marcel Natan先生在一起时,问他最欣赏哪个品牌的服装,法国哪个品牌还能代表高级时装的精髓所在。老人认为阿玛尼的男装是NO.1,而女装方面,卡尔·拉格菲尔德的作品值得称赞。从为几乎所有高级时装品牌提供技术支持的Marcel Natan先生看法中,我们似乎能够意识到隐藏在高级时装光环下面的服装真正价值所在。
中国服装界多年来都是以国外的高级时装作为奋斗目标,尤其是设计师。但是,我们着眼的地方,大多偏重于服装造型设计和色彩搭配,对于高级时装的技术核心了解甚少。这也是国内设计师中,很少有人能够超越张肇达的原因之一。而在高度工业化生产的现代服装产业里,类似设计大师巴兰夏加那样,每件服装只用一块完整的面料凭借手工就能变化万千的多种高级时装技术已经流失,这是相当大的缺憾。
分析当前的消费心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回归定制消费,这是个性化消费的必然,也是对服装价值重新界定之使然。国内大量兴起冠以“高级定制”字样的品牌和工作室,并成绩斐然,就是这个原因。
面对技术层面的兴起,我们没有必要去讨论服装是艺术还是技术这样的话题。在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技术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上,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席王庆给技术人员建议的名称是“版型师”,并称,他们也是服装设计师,只是分工和名称的不同而已。这样看来,未来的服装设计将是内外兼修的局面。
如果说中国服装品牌的未来生存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内商业形态和流通领域的话,那么对于服装产品消费而言,鉴别服装等级和价值的核心竞争力中,服装承载的科技技术含量必然是重中之重。
价格行情 | 价情总览 | 纱线行情 | 棉花行情 | 化纤行情 | 面料行情 | 茧丝行情 | 化纤原料 | 其它市场行情 | 企业报价 |
纺织黄页 | 印染黄页 | 纺机黄页 | 针织黄页 | 丝绸黄页 | 化纤黄页 | 面料黄页 | 服装黄页 | 家纺黄页 | 棉纱黄页 |
知识技术 | 纺织基础 | 丝绸知识 | 印染技术 | 纺织标准 | 纺织技术 | 服装设计 | 化纤技术 | 纱线工艺 | |
纺织资讯 | 服装服饰 | 综合资讯 | 海外资讯 | 科技信息 | 纺织证券 | 纺企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