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ZARA具备如此强大的市场号召力?应该注意两个字——“极速”。ZARA因为拥有极速的供应链系统而掌握了市场主动权,他们的设计师满世界乱飞,参加各种时装周,将最新发布的最流行的时尚经过微妙改观后立刻付诸加工,十五天后出现在他们的大卖场中,而再过两周,这款服装又被彻底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更新的款式。人们把这个称为“fast fashion”,而他们“一流形象、二流产品、三流价格”的策略,在最广泛范围内调动了普罗大众的时尚投资热情,使消费者趋之若鹜的同时也使一些品牌噤若寒蝉。
中国要模仿ZARA也很难,因为我们没有那么多钱高薪聘请如此多设计师满世界“抄版”,也不可能为此支付巨额的经济赔偿。我们没办法快,没办法抓住消费者,只能在ZARA这种“全球最具创意,也最具破坏力的零售专家”面前退避三舍。但是,说到快速反应,这对任何企业都是重要的。对于中国的企业,尤其是女装企业来说,要提高快速反应速度,首先要解决以下问题:
品牌定位
怎样学习ZARA、H&M,这与品牌的定位也有很大关系。如果是定位某一个客户群体的设计师品牌,学的程度就要相对轻一些。如果是定位追赶潮流的流行品牌,则很有必要把他们的一些经验借鉴过来,生产多少要根据市场需求来定。
潮流来源
消费者对服装的需求已经从功能需求转向时尚需求,LV、DIOR这样的高端品牌是引领时尚的,他们说今年的时尚是什么就是什么,大部分企业只能随之响应,ZARA、H&M走的时尚线路,也只是跟在这些大牌后边的时尚。
买手要有设计师的感觉,他要有专业的眼光,判断出哪些产品卖得快,哪些卖得不好,而中国目前很缺少这样的专业买手。我们的设计师似乎能把握一些潮流,但往往会脱离市场,有些不好卖的款式,其实只要修改一下就会畅销,但他们并不知道。买手能跨越设计师和销售,但目前缺乏专业的买手。这是很大的问题。
做女鞋的“百丽”目前也正在建立自己的买手团队,包括总部买手和区域买手。原来以设计师为核心,靠设计师来完成对市场的把握,现在是买手把握潮流,他会在全世界范围内选择产品,然后整合到自己的主题中来。
团队建设
很多国内企业学ZARA只学到了工厂的快速反应,对系统的理解不够,事实上,这个系统工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协同合作,才能快速反应。以前服装企业采购面料总想着要最便宜的,是以价格为核心,现在要以时尚为核心,价格是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是要实现共赢。
快速反应还需要相关的一支团队的建立,店长、VIP客户等都会参与评价,不是单一的几个人,而是一个系统的工程。ZARA的旗舰店店长起到重大的作用,他实际上也参与了产品的设计,他会分析好卖不好卖的原因,能很快反馈到总部。消费者、店长、营业员都参与产品的规划,一群平凡的人打造不平凡的事。
数据解读
企业信息化建设要有目的,不要单纯地为信息化而信息化,要明确信息化怎么为企业管理服务。电脑反映的数字是一个方面,各个零售点的库存是否能相互调拨,企业能否有效地为快速反应服务更为重要。公司整个后台的快速反应要连接起来,要能从数据中读出什么,计算机不会告诉你不好卖的原因。后台对信息的快速处理是关键。
ZARA的买手也会深入到卖场,很多企业把提高快速反应速度单纯地寄希望于信息技术,事实上,光靠数据是不能完全反映问题的,现场信息更为重要。(中国服装网)(E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