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中国衣经》记录服饰文化五千年

  从服饰起源至清末民初5000年,将中国服饰的变迁呈长卷史诗般展示,8个分篇遍及历史、类型、材料、设计、制作、着装、民族、文化等领域,表现了无数纱衣锦袍的美妙和精良。这就是苏州大学博导、教授缪良云披星戴月历经6载编著的《中国衣经》。近日,这部作品获得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被称为国内第一部具有系统性、权威性、科学性和知识性的“服饰百科全书”。

  创办国内第一个服装表演专业

  缪良云教授在服装和服饰文化领域辛勤耕耘了43个年头,对中外服饰文化的研究颇有造诣,是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艺术专家。

  1983年,苏大(原苏州工艺美术学院)开设服装专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在国内已经很有影响。教师和学生设计的作品尽管很好,但是受地域限制,很多人看不到他们的作品。服装专业需要服装表演。在征求学院领导同意后,缪良云决定开设国内首个服装表演专业,并得到教育部批准。

  但是从北京跑到广州兜了一大圈,都找不到可供借鉴的经验。“这项工作前无古人,怎样招生、大纲怎么制定、课怎么上,只能自己摸索。”在招生前,缪良云制定了如下标准:长相好,舞蹈形体好,身高170厘米以上,懂艺术和绘画,文化成绩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艺术类分数线。直到今天,各高校在招收服装表演专业学生时,都沿用这个标准。

  1989年,服装表演专业首次面向全国招生,场面火爆。这批毕业生中出了不少大师,服装表演和服装设计国家大师中大概一半是缪良云的学生,包括王新元、赵有博、马可等。

  破解中国古代服装设计师不登史书之谜

  谈及《中国衣经》,缪良云感慨颇深。他说,作为一名从事服饰文化研究的学者,有责任把中国辉煌的服饰文化展示给世人。

  中国素有“衣冠王国”之称。但是,20世纪80年代初,对外开放的服装市场在外来浪潮的冲击下,逐渐产生了一种“扬外抑内、重洋轻本”的倾向,主流服饰的款式、流行趋势和工艺等都是国外的。

  缪良云说,中国服饰相继几千年,积聚了难以数计的服饰类型和式样,这些服饰所体现出来的设计思想和设计艺术,是无数艺匠智慧的结晶。但是,史册上却没有大名鼎鼎的设计师,原因是中国服装设计的主要形式是群体式设计,除最高统治者外,任何人都难以凭个人意愿来制定某种冠服。同时,冠服设计制作属工艺范畴,在重艺轻技、重师轻匠的封建社会,工匠的名字很难登录史册。

  不过,茫茫“衣海”中,时时可寻独具匠心的经典之作:战国时的赵武灵王,为习骑射计,引进改制胡服式样,致使国势大盛;汉高祖刘邦,曾亲自设计并以竹皮制作“刘氏冠”;东汉梁翼之妻孙寿,所作的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等,使京都翕然;而近代伟人孙中山,授意设计的“中山装”,融中国传统观念和近代服装风格于一体,其式样严谨、简洁、大方,蕴藏着设计者强烈的主观愿望……

  编写中国第一部服饰百科全书

  缪良云意识到,应该让更多的人重新认识中国服饰文化,同时,中国的服装制造业急需理论指导,公众的审美情趣更需引导,于是,年近花甲的他决定编写一部贯通华夏历史、反映中国服饰变迁的著作。

  从1994年开始,他先是花了整整1年时间着手《中国衣经》框架的构造,接下来收集第一手的资料、图片。“服装的内涵是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历史遗留下来的研究资料或失于艺术欣赏性,或失于科学研究性,只有广收博采众家精华后方能有所创新,但收集资料很难。”

  因为中国衣冠服饰是以权贵阶层为记载主体的,冕服只有帝王才能享用,普通人不得涉及。这使得考证一些民间服饰有很大困难。缪良云只得从当地的博物馆和地方志中查询。而对于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只能借助少数民族艺术家提供的资料,并对其进行一遍又一遍地修改。为推导归纳出衣服变迁图案的相关性,他家里贴满了大量的图片和资料,为此还拆掉了家里的床板堆放资料,晚上睡觉一度与夫人打地铺。

  6年的苦心孤诣,由缪良云主编的150万字的煌煌巨作《中国衣经》终于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引起服装界轰动。 作者:耿新芳 邵峰 汪晓霞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