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打碎沟通瓶颈 纺织MES选型五要素

  在纺织业信息化领域,MES(工厂制造执行系统)可以采集生产设备的状态数据,实时监控底层设备的运行状态,为ERP提供生产现场的实时数据;也可以对来自ERP的生产计划信息进行细化、分解,进行生产调度和物流调配,从而加强计划管理层与底层控制系统(CS)之间的沟通,起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MES的目标是为企业提供快速反应的、有弹性、精细化的生产管理环境,协助企业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在制品、降低资源能源消耗,从而实现先进制造的管理要求。一句话,MES是连接企业管理层和生产控制层的桥梁。正如专家的形象比喻:如果说企业信息化系统是一个“王”字,ERP是上面一横,CS是下面一横,MES则是中间的一横和一竖,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MES何以沦落为沟通瓶颈

  与耳熟能详ERP相比,MES尽管在纺织行业还比较陌生,但是行业特点更加鲜明。除了要求数据的实时性之外,MES必须与各行各业特有的工业生产设备紧密结合,必须体现特有的生产制造管理特点。

  就应用现状而言,纺织企业多年来应用的棉纺织厂自动监测系统、服装厂车间生产物流系统、印染厂生产过程集中管理系统等都属于MES的内容。由于长期被看作不同的应用系统,不能做到综合集成,往往成为信息孤岛,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随着“十五”期间企业信息化的不断深入,纺织企业精细生产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有些情况下,车间管理、排产、质量跟踪等功能包括在ERP之内。但是由于行业化、个性化的要求高,通用模块很少能应用,需要二次开发或定制开发。这对于缺乏行业背景ERP供应商来说十分困难。因此,在ERP和底层CS之间的车间管理层,逐渐成为上下沟通的瓶颈问题。许多企业转而寻求专业化开发商,新的需求就应运而生。那时可能还没有明确提出MES,但是这一类需求都属于MES最适合的范畴。

  两年前,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发布了《纺织工业科技进步发展纲要》,在2010年要重点突破和急待解决推广的28项关键技术中,第27项“纺织厂生产监测和管理系统”就是MES的重要内容,表明了行业的科技发展导向。

  近年我国纺织业的高速发展带动了设备改造,从而为MES应用带来契机。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纺机设备,大部分落户于中国企业,大大提高了生产的自动化、连续化水平。国际纺机展上,全线的纺纱织布设备都配置了数据在线采集装置,并大多数配有计算机监测系统。这样,一方面解决了长期困扰纺织行业的生产设备数据自动采集问题,为企业实现生产制造管理自动化提供了基础条件;另一方面,也暴露了企业现有管理的不适应,对整个生产过程的跟踪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MES应用两步走

  由于MES要与行业应用密切结合,因此必须注意到我国纺织工业的特点,那就是细分为多个行业、产业链配套齐全。纺织产业链由原料到最终消费品,上下游衔接紧密,包括棉纺织、印染、针织、服装等行业,具体到每个行业的需求都存在差异性。

   鉴于以上情况,纺织业企业应用MES可以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

  首先要理解MES的理念和内涵、明确企业的现状和需求。

MES与用户需求密切相关,涉及车间生产制造的方方面面,需要相当的实施周期。企业要按照自身需求、实施条件、车间管理基础、人员素质、投资能力等多方面因素,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不要盲目攀比,追大求全。


  其次,企业要具备一定的信息化应用基础和条件。比如底层生产设备是否实现自动化、是否带有数据采集接口;企业是否上了ERP等管理信息系统。虽然ERP并不是上MES的先决条件,但先创造信息化应用环境是MES应用成功的关键要素。

  纺织业MES选型五要素

  纺织业企业选择MES产品和厂商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厂商和品牌:选用国际知名品牌的MES产品无疑能获得更多的形象效果,但目前这类产品适用于纺织服装企业的很少。应该选择商业信誉卓著、经营绩效良好、开发实力雄厚、实施经验丰富的公司,行业背景和同类企业的实施经验是最重要的。因此要对厂商的行业背景进行深入调查。行业市场信息除了厂商介绍外,可以通过媒体、会议等多渠道收集,也可从行业协会等组织了解。

  应用案例:目前,看应用案例大都放在选型的首位,这实际上是对厂商的产品、服务、客户关系的综合考察。如果某厂商拥有满意度高的用户群,一定要到这些企业实地考察,了解这些案例的成败得失,做到心中有数。另外,在实地考察时一定要有周密的准备,不能简单地当作一次学习取经的机会,不能迷信典型用户的完美演示,切实考察系统中实时数据采集的比例、生产线上人员的应用情况,也要分析与本企业车间生产条件、设备、流程的差异。

  系统功能:厂商准备了系统功能模块说明书等宣传资料和系统演示,说明书描述的理论概念居多,各家差异不大,但产品的差异远远大于说明书的差异。所以选型企业事先要准备详细资料,包括产品工艺、设备状况、生产流程等,以此考察厂商系统的适应性。

  价格:除了软硬件产品外,预算中还包括咨询实施、售后服务。笔者在此必须说明一点,决不能价格一刀切,将压价作为选型的唯一手段,这势必增加项目的风险。

  实施和维护:如果厂商有同行业实施背景,但实施人员更换的话,效果也大打折扣。企业可以要求在合同条款中规定实施人员的资历、时间保证、更换等条款,尽可能选择高水平有经验的实施人员。同时,厂商要提供及时响应满足各种需求的服务,因为MES出现故障影响生产线的运行后果比管理系统故障严重得多。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