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浆槽改进
GA301型浆纱机采用的是双浸双压双浆槽形式,两压浆辊结构相同,均为普通结构轧辊。当气缸压力为0.15 Mpa时,压浆辊与平衡弹簧相平衡,压浆辊压力为0;当气缸压力为0.55 Mpa时,压浆辊压力仅为6kN,显然满足不了目前品种上浆的需要,无法进行"两高一低"工艺的实践,并且停车时压浆辊的抬起是采用平衡弹簧的复位,弹簧使用后易发生疲劳,需经常校正零位压力,稍不注意就会造成两侧压力不一致,从而使横向上浆率发生差异,第二压浆辊压力采用高、低速二级切换控制方式,当车速在高速区变化时,压浆力不变,致使上浆率随车速的变化而产生波动,影响了浆纱的质量。因此针对以上问题作如下改进.
(1)改压浆辊为中固辊结构,采用高压上浆,必须保证上浆轧辊幅向的轧液均匀性,一对普通轧辊受力变形后,两辊中间的相对变形量要比两端的大,且随着压力的增大,这种差异会越来越大,这样势必会造成轧辊后间的过浆,两端的轻浆,因此在保证原来上、下压辊直径的前提下,将上轧辊改为中间辊,通过合理选择壁厚和中固结构,使上、下轧辊挠度变形量之差趋于最小,从而不但提高其承载能力而且保证轧压均匀,如图1所示。

(2)压浆辊包胶硬度从邵尔65度提高到邵尔75度,以适应高压上浆的要求。
(3)采用原GA301型浆纱机加压机构,拆去缸径φ75mm的气缸及平衡弹簧,在原安装平衡弹簧处加装缸径为φ100mm的双向气缸。如图2所示,压浆辊的抬起不再靠平衡弹簧的复位,避免了因弹簧反复使用产生疲劳而带来的压浆力不稳定,从而导致上浆率产生差异,同时又可充分利用气缸压力和压浆辊自重进行加压[1](当气缸压力为0时,压浆辊压力等于压浆辊自重)。
(4)第二压浆辊采用线性加压,采用PLC控制电控比例阀,使压浆辊气缸压力随车速线性变化,从而保证上浆率的稳定,图3为第二压浆辊压力随车速变化曲线图。

通过以上改进,压浆辊压力可达到25kN,完全符合高压上浆的要求。
2 烘房改进
GA301型浆纱机烘房采用的是热风和烘筒联合式烘燥装置,即分层热风,烘筒分层预烘,烘筒烘干混合形式。通过一段时间使用,发现热风烘房存在一些问题:①由于热风烘房上、下两层热效率很难保证一致,不免会造成两层纱回潮率不一样;②热风烘房相对烘筒烘房来说热效率低,给使用厂造成能源浪费;③烘房散热片上油污清洁不方便;④刚开车时,会由于纱松而使纱线挂在散热片上;⑤有时为提高烘干效率而增大喷咀热风流速时,纱层易被冲成柳条状。针对以上问题我们作了以下几方面的改进:
(1)改热风烘房为烘筒烘房,如图4所示。即在原热风烘房位置增加一对立柱和四个四氟烘筒作为上层纱分层予烘用,原来的4个四氟予烘烘筒通过合理调整位置,作为下层纱分层予烘用,最后再通过4个烘筒合并烘干。

(2)烘房气罩改为整理斜顶式气罩,避免了以往平顶烘房滴水的问题,且配有风机积极排湿。
(3)烘房传动改手动张紧为气动张紧,使烘筒传动更平稳。
烘房改进后,穿纱路线与我厂生产的GA308型浆纱机路线相近,通过控制上下层予烘烘筒的温度保证 两层纱回潮率一致。
3 车头选型
GA301型浆纱机车头卷绕采用的是PUX3或GZX3A型无线变速器传动,由于这两种无级变速器输出功率较小,不能完全满足织轴从φ110mm到φ800mm卷绕的生产需要,在比较了性能、价格、方便性等方面因素下,选用PUX3-B型变速器来替代,它具有以下特点[2]:
(1)卷绕功率大。输出功率增加50%左右,接近PUX4型(见表1),卷绕功率与调速比完全能适应无梭织机织轴的卷绕需要。
(2)互换性强。PUX3-B型只是在链轮、增压凸轮、行星齿轮、行星架等内部结构上作了改进,而安装尺寸并没有改变。若采用PUX4型,因其安装尺寸大,所以地脚需重新设计。
(3)价格低。PUX3-B型无级变速器的价格与PUX3型接近,仅为PUX4型价格的一半。具体技术参数见表1。

4 GA301型浆纱机改造后的效果
目前已为江苏仪征、郑州三棉、四棉等多家用户GA301型浆纱机进行了改造,通过采用高浓低粘浆料运用高压上浆工艺取得了良好效果(见表2、表3)。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上浆率、回潮率均能达到工艺要求,且横向极差较小,说明横向均匀性有所提高,且通过高压上浆后,浆纱质量提高,被覆与渗透的比例更趋合理,浆膜完整率提高,使冰膜与纱线的结合力增加,耐磨性增加,织机效率提高2-5个百分点。

5 结 论
(1)老机的基础上改进,充分利用了原来的结构,因此减少了投资;
(2)采用高压上浆机构,使压出回潮率降低,从而减轻了烘燥负担;又由于采用了全烘筒烘房,烘燥效率提高,可节省能源30%左右;
(3)高压使浆纱结构更紧密,浆液浸透和被覆比例及浆膜完全明显优于低压,从而开口清晰度改善,织机效率提高。
通过以上改进,不但有效地改善了浆纱质量,为用户节省了大量资金,而且为老机改造开辟了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