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派”的一次集体突围——深圳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第三届教师作品展巡礼。
这是深圳本土艺术的一次别开生面的展览,也是深大艺术与设计学院响应实施“文化立市”战略、打造“设计之都”的一次敏捷的集体大行动。6月28日,筹备已久的该学院第三届教师作品展在关山月美术馆隆重拉开帷幕。这次展览引起了深圳美术界和中国美协的关注。一直在高等学府的“象牙塔”中做学问的艺术家们,尝试着来一次集体“突围”,以参与和跟进的姿态与社会接壤。深圳的“文化立市”需要“学院派”艺术家的胆识和见解,更需要他们的躬身实践。他们已经开始做了,并且有了一个不错的开端。———编者
徜徉在琳琅满目的展品前,记者感受到一种既体现深厚传统艺术滋养又充满后现代主义先锋美学精神的艺术感染力和冲击力。深大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美学硕士崔育斌先生向记者介绍说,此次展出的作品涵盖了该院的主要专业,均为师生近年的新作。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展览都体现出难得的丰富性。
本次展览为艺术与设计作品混合展出,展品的风格取向也呈现多样互补的特点:有工业产品设计、服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和平面设计,也有各种绘画以及浮雕设计稿、摄影等。展出作品有单件也有系列作品,有探索性的,也有直接为生产服务的。从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和风格,到西方当代艺术与设计样式都有不同程度的展示,显示了作者广泛的研究兴趣和高昂的创作热情。
展出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大多为现实的开发项目所作的设计方案,有些已经实施和完成。设计方案的实施表明设计师已成功地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设计理念融入其中。蔡强的度假酒店设计方案以简约、轻松的风格,表现出大方、自然、不求奢华的当代休闲趣味。在设计细节上强调质量,注重使用天然材料。室内中庭的设计及绿化采用室内设计户外化的设计方法,满足使用者亲近自然、爱护自然的心理需要。秦亚平、周月麟的灯光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青年教师许慧等的城市规划方案都体现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人性化,意味着产品形式在方便使用的同时,更多地体现消费者的审美趣味。李亦文的“蓝牙”产品等工业设计作品,通过改进形式的设计,使原有的工业产品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工业设计。服装设计亦表现出艺术与市场结合、促进生活艺术化的显著倾向。吴洪的莨纱绸设计制作、罗莹和陈晓穗的礼服设计,表现出鲜明的新古典主义风格特点。
传统、民族风格与现代设计样式并存或结合是此次展览中平面设计作品的突出特点。绘画作品则反映出教师们探索的多元取向。此次展出的各种画种风格呈鲜明的多样化,有继承,更有创新。郭西元的国画写意,借鉴徐渭和八大山人的笔墨精神,表现当代写意国画富有禅味的审美境界。吴坚旭的写意山水,以黄宾虹的山水表现技法,用内敛的笔墨呈现青城山雨的空灵意境。戴耕的现代水墨展示了写意山水表现形式新的可能性。王正光的山水,车海峰、李亚娟的工笔人物画,均展示了青年教师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的信念。彩墨画方面,邹明以传统民居为表现题材,挖掘传统题材中的现代因素,表达当代人对传统文化的新认识,同时赋予作品强烈的历史感。潘喜良的壁画稿采用传统叙事结构和表现主义风格相结合的手法。陈晓华的装饰画融合时装画、插图的特点,形成了格调清新的装饰样式。傅蓉则综合中国装饰图案和西方的色彩原理,体现出中西结合的装饰绘画风格。油画作品中,赤瑛运用鲜明的色彩和富有动感的笔触,表现了女画家特有的敏感与激情。崔育斌则在发挥油画材料表现力的同时,试图用印象主义方法表现中国艺术特有的意境和气韵。李新华的CAD绘画以富有韵味的色调和“无意义”场景,充满了重视偶然性的后现代意味。近乎摄影的精细电脑绘画技法也令人称奇。李平的CAD绘画系列对现代主义设计风格进行了直接的反讽和批判,表现出超越现代主义风格的审美价值取向。
据悉,作为深圳市唯一的艺术与设计专业高等教育机构,深大艺术学院于2002年1月更名为艺术与设计学院,学院有美术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其中版画史论的研究方向填补了国内空白。学院的《中国版画》编辑部编辑出版中国目前唯一的一本版画杂志。其研究基地“深圳现代艺术与设计研究中心”已落成。近年,师生在国际国内艺术展览与设计比赛中共获130多个奖项,以优异的成果,受到学界关注。
价格行情 | 价情总览 | 纱线行情 | 棉花行情 | 化纤行情 | 面料行情 | 茧丝行情 | 化纤原料 | 其它市场行情 | 企业报价 |
纺织黄页 | 印染黄页 | 纺机黄页 | 针织黄页 | 丝绸黄页 | 化纤黄页 | 面料黄页 | 服装黄页 | 家纺黄页 | 棉纱黄页 |
知识技术 | 纺织基础 | 丝绸知识 | 印染技术 | 纺织标准 | 纺织技术 | 服装设计 | 化纤技术 | 纱线工艺 | |
纺织资讯 | 服装服饰 | 综合资讯 | 海外资讯 | 科技信息 | 纺织证券 | 纺企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