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罗布麻纤维的纺纱工艺

                                

《罗布麻床单面料的开发》之一

    摘要:从床单面料的性能出发,结合罗布麻纤维的特点,详细介绍了罗布麻纤维的纺纱工艺及纱线的上浆工艺及织造工艺,测试了罗布麻床单织物的性能。认为在棉纺设备上采用常规的生产设备、合理的纺纱工艺和织造工艺制作罗布麻床单织物是可行的,罗布麻织物透湿性能突出,悬垂性较好,抗折皱性也好,且无刺痒感,适合用于床上用品。   
    关键词:罗布麻;床单;纺纱;织造;工艺;性能;测试
    床单是家用纺织品和室内装饰配套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为人们生活所需。它既具有实用性的特点,又具有装饰性的特点。传统的床单产品多以纯棉和涤棉为主要原料,但是近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化环境的需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床上用品实用性强,而且艺术性要高,同时向功能化方向发展。
    罗布麻纤维是一种野生植物纤维,是一种具有优良品质的麻纤维。除了具有吸湿透汽性好强力高等麻类纤维的共性之处,它还具有丝一般的光泽,纤维号数也较其他麻纤维低,而且没有其他麻类纤维的刺痒感,尤其可贵的是,罗布麻纤维的化学组成中含有强心甙、黄铜、氨基酸等,其药用价值高,是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的一种中草药配料。用罗布麻织成的面料除具有天然纤维风格以及凉爽、挺括、易洗、舒适的性能以外,对人体还有保健作用,可稳定血压、控制气管炎和保护皮肤等。
    因此,在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越来越注意织物保健性的今天,罗布麻纤维更是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以罗布麻纤维为原料开发床单产品,不仅迎合了“回归大自然”和“纤维天然化”的需求,而且迎合了人们日益追求的兼具舒适性和保健性的需求。
1 原料特点
    罗布麻纤维主要化学成分为纤维素,其与棉纤维、苎麻纤维物理性能比较见表 1。

    由表1可知,罗布麻纤维细度与棉纤维相近,比苎麻纤维细很多;强力与苎麻接近,比棉纤维高一倍左右;断裂伸长率虽不如棉纤维,但优于苎麻纤维;长度长于棉纤维。
    罗布麻纤维与亚麻、胡麻、大麻等纤维相比,结晶度较低,但其晶区取向度较高。这表明罗布麻纤维大分子在纤维晶区中排列较为整齐,故弹性模量较高,断裂强度较高,伸长率低。这些优异的纤维性能对加工工艺和织物的服用性能都有重要影响。
    罗布麻纤维光泽比苎麻、亚麻等一般韧皮纤维好,吸湿性和透汽性也很突出。罗布麻纤维吸湿较慢而散湿较快,用它制成的床单面料舒适而不贴身。
2  纺纱工艺流程及技术关键
2.1  纺纱工艺流程(以机器型号表示)
    (预处 理 罗 布 麻):A002D→ FA121→FA104→FA106→A092A→A076C→A186F →A272F→A456G→FA502A→1332M
2.2  关键技术及工艺(以 18 tex纱为例)
2.2.1  梳麻
    梳麻工序是罗布麻纺纱中的关键工序,麻纤维的梳理、除杂程度对于成纱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对梳麻工艺配置考虑如下。
    罗布麻纤维号数较低,无天然卷曲,外观手感表现为粗硬、挺。刺辊、锡林速度过高对纤维损伤较大,同时为使纤维充分梳理,道夫速度更应降低,为此,锡林速度由 360 r/min 降为 230 r/min,刺辊速度由 900 r/min 降为 660 r/min,道夫速度由 28 r/min 降至 17 r/min。为降低麻纤维中短纤维比例,提高除杂效率,盖板速度由 132 mm /min 提高到 164 mm /min。
    罗布麻纤维长度差异大,为防止细纱由于超长、倍长纤维牵伸不开,出现“ 橡皮纱”,同时又防止过分损伤纤维造成短绒,影响细纱断头,采用紧隔距与大工作面长度相结合的工艺措施,给棉罗拉与刺辊隔距由 0.23 mm 改为 0.18 mm,选用了32 mm 长度工作面的给棉板。
    为使麻纤维得到充分梳理,尽可能使部分束纤维变为单纤维,在纤维不缠绕锡林的前提下,缩小盖板与锡林的五点隔距,在试纺中选用了 0.23mm,0.20 mm,0.18 mm,0.18 mm,0.20 mm。
    根据麻纤维对温湿度的敏感性、湿强高于干强的特点,为减少破边、破网、飞花问题,要求麻卷回潮率达到 8% ! 9% ,车间相对湿度在 60% !65% 范围内。
    主要工艺配置:生条干重 18.98 g/5 m,牵伸 90.9 倍,张力牵伸 1.053 倍。
2.2.2  并条
    牵伸分配采用“头大二小”的工艺配置,可充分发挥并条效果,而不致于增大熟条的重量不匀。
    经过清梳工序后的麻纤维各项物理指标都得到进一步提高,但是,麻纤维中的超长、倍长部分仍占 5% 以上。为此,我们采用了“ 隔距适中、加压偏重”的工艺配置。在并条牵伸过程中麻纤维受到有效控制,并通过较重的加压使部分超长、倍长纤维受到牵伸作用,使其减少到最低程度。
    主要工艺:二并干重 18.3 g/5 m,头道牵伸8.52 倍,二道牵伸 8.09 倍,罗拉隔距 5 mm ×11mm,罗 拉 加 压 32 daN × 36 daN × 35 daN × 32daN。
2.2.3  粗纱
    麻纤维基本特性是挺、滑、无天然卷曲,如依照纯棉设计捻系数上车,出现粗纱纱条飘断、强力不足、细纱导纱架至喂入部分意外牵伸增大,经常出现断纱,条干明显不匀。经多次试纺,在不影响细纱工序正常牵伸前提下,偏大掌握粗纱捻系数,相对纯棉品种提高幅度约 15% 左右。
    适当降低粗纱速度,对粗纱断头、条干都是有益处的,我们将罗拉速度由 170 r/min 降至 130 r/min。为减少粗纱意外牵伸,粗纱锭翼绕纱圈数由3 圈改为 2 圈。
2.2.4  细纱
麻纤维整齐度差,短绒率高,使纤维变速位置很不稳定,短绒在牵伸中失控,超长纤维则常常以中罗拉速度输出,从而影响条干不匀,造成强力偏低。为此,做了如下工艺调整:
    (1)降低细纱锭速和前罗拉速度。锭速为 9000 r/min,前罗拉速度为 110 r/min - 170 r/min;
    (2)后区牵伸较纯棉稍大,掌握在 1.35 倍 - 1.40 倍左右,总牵伸28.89 倍;
    (3)为了有效控制纤维,仍采用“隔距适中,加压偏重”工艺原则。罗拉隔距 20 mm × 25mm,双锭加压 18 daN ×10 daN ×14 daN;
     (4) 为了提高纱线强力、减少细纱断头,罗布麻纱捻系数为纯棉纱的 1.21 倍,捻系数为 406.1;
    (5)相对湿度掌握在 60% - 65% ,温度 25 ℃ - 27 ℃ 、成纱回潮率在 7% 左右适宜。
2.2.5  络筒
    为了改善纱线条干均匀度,控制纱线的各种纱疵,我们加装了电子清纱器,配置了铝槽筒,以改善静电现象。主要工艺配置:槽筒速度 2400 r/min,电子清纱器隔距 1.8 倍,张力盘重量 6.3 g。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