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转杯纺纱疵的预防措施

                                     我公司使用Rull-4603型转杯纺纱机,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发现转杯纱分散性、无规律性纱疵对面料的外观质量影响较大。为了提高转杯纱质量,针对出现的粗节、竹节、毛羽、条干等分散性疵点,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工艺试验,分析了纱疵形成的原因并采取了相应的技术措施,转杯纱质量稳定提高。
1原棉对成纱质量的影响
    配棉的好坏对纱线质量起决定作用。选配原料时,除了考虑用户对产品的特殊要求外,还要考虑成纱质量和生产效率。不同配棉成纱质量指标对比见表1。

    配棉不同,成纱质量明显有差异。我公司转杯纺纱机主要生产中粗号纱,配棉成分是由低级原棉与再用棉组成。低级原棉含杂较高、成熟度较差,对开清棉及梳棉工艺提出了特殊要求。再用棉对成纱强力影响较大,其中再用棉中细小杂质和疵点对纱、布质量影响更大,在开清棉、梳棉工序中,粗大杂质由于重量比棉纤维大,容易与纤维分离而排除,细小杂质,特别是带有纤维的疵点,如软籽表皮、僵棉、带纤维籽屑、棉结及黄根等,很难在开清棉清除。残留的杂质疵点包卷在纱条或附着在纱条上,使条干恶化,断头增加,棉纱棉结杂质粒数增多,从而影响成纱外观质量。因此,掌握纱线质量和原棉性质的关系十分重要。根据产品的质量要求,合理选用回花、再用棉和原棉的比例,达到既降低产品成本,又提高产品质量的要求。
2温湿度对成纱质量的影响
    牛产实践表明,转杯纺车间温湿度的稳定对转杯纺纱疵有很大影响。如果转杯纺车间的温湿度不稳定,会导致纺纱情况时好时坏,断头时高时低,罗拉缠花时多时少,纱疵忽高忽低。在车间温度高,相对湿度大时,缠罗拉,绕刺辊,纺杯嵌杂现象十分严重,长此下去,造成刺辊损伤严重,分梳辊锯齿工作面出现磨痕、沟槽、缺齿及弯齿等,从而使分梳辊针齿上的纤维不能顺利转移,形成挂纤、绕纤,严重影响喂人条子的梳理度,甚至产生大量落白,使成纱中长粗节和短粗节骤增.
为了稳定车间温湿度,稳定成纱质量,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1)转杯纺工序安装了一套专门的空调设备;(2)转杯纺车间各门窗尽量密封,减少外界气流进入,稳定车间内部的温湿度;(3)在夏季,转杯纺工序除尘回风对外排放,在冬季,转杯纺工序除尘回风回用80%,以稳定车间的温湿度。
3操作对成纱质量的影响
    因操作不当而引起的纱疵主要有粗节纱和含杂纱。粗节纱一般分为无捻和有捻两大类,无捻一般为飞花附着性竹节,有捻粗节又分为有规律和无规律两种情况。主要是棉纤维在加捻过程中形成的。
3.1无捻粗节(浮游粗节)
    无捻粗节是在纱条纺成后离开纺纱器而产生的,车间高空飞花或作清洁时飞花飞扬后又落到纱条上而形成的,这种疵点数量少且对成纱质量影响不大。
3.2有捻粗节
    对于有规律性粗节,粗节间距正好是纺杯凝棉槽的周长,粗节的长度及形状基本相同,它的产生有下列原因:凝棉槽内有一较大的积尘或杂质;纺杯口端有裂纹或毛刺,从输棉通道转移出来的棉纤维在纺杯口产生挂花现象,当挂花进入纺杯被加捻在纱条中即形成粗节。无规律性粗节,是由于梳棉通道有挂花、刺辊挂花或值车工接头不良造成。
3.3  含杂纱
    在分梳辊的落杂区有一清洁装置,按要求应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清洁,否则积杂将会越来越多,当积杂达到一定高度时就会被吸入分梳辊内,进入纺杯后形成含杂纱或竹节纱。
4设备状态对成纱质量的影响
4.1纺杯
    纺杯是转杯纺纱机的重要元件之一,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成纱水平,为了优选纺杯,分别采用铝质纺杯和钢质纺杯在C 36 tex品种上进行纺纱试验,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钢质纺杯的各项纺纱指标均优于铝质纺杯。
4.2  阻捻盘
    目前阻捻盘形式有光滑、四槽、八槽及螺旋线式等,它可以有效地防止纱条断头。生产中阻捻盘选用合适与否关系到纺纱是否顺利及成纱质量的好坏,生产中应根据原料以及成纱质量的要求来选择。我公司生产C 58.3 tex弱捻纱时,最初使用光滑阻捻盘,导致毛羽大量产生,断头多,纺纱困难。换用螺旋线式阻捻盘后,纱线光滑,均匀度好,断头少。不同阻捻盘纺纱质量见表3。

4.3分梳辊
    分梳辊齿条应光滑、锋利,这样才有利于纤维的分梳、排杂和转移。我公司一直采用随机配置的Graf OB20型针布,锐度好,梳理效果好。但是由于在纺纱过程中受温湿度和原料的影响,纤维缠给棉罗拉、挤压分梳辊腔体人口,造成分梳辊与分梳辊腔体相互摩擦,损伤刺辊及腔体,使刺辊产生倒齿、弯齿现象,从而影响纤维转移,而且会聚集棉纤维形成棉束,产生断头或者会形成竹节纱。
5  工艺条件对成纱质量的影响
5.1纺杯凝棉槽角度
    纺杯凝棉槽角度直接影响纱线的蓬松度、强度及纺纱断头。在C 58.3 tex专纺品种上使用直径为48 mm的钢质纺杯,采用不同角度的凝棉槽,代号03(32°)和代号O5(50°)纺纱情况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代号03(32°)的纺杯所纺纱线强度、条干较好,粗节、棉结较少,即代号03(32°)的纺杯纺纱质量指标优于代号O5(50°)的纺杯。
    纺杯凝棉槽角度小时,棉条中比较大一点的杂质可能会嵌在里面形成纱疵,所以,对于性质不同的原棉,在选择纺杯凝棉槽的角度时应予以综合考虑。
5.2分梳辊速度
    分梳辊的主要作用是对棉层进行分梳、除杂,分梳辊速度过快,不一定能显著提高分梳度,且易损伤纤维,增加落棉。c 58.3 tex专纺纱品种在不同分梳辊速度下的成纱质量见表5。
从表5可以看出,分梳辊速度为8000 r/min时,转杯纱强度、条干CV和粗节指标较好。
6  结束语
    要降低转杯纺纱分散性纱疵,提高转杯纺纱质量,必须从原棉、设备状态、工艺条件、操作技能及温湿度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控制。根据转杯纱分散性纱疵产生的因素,针对不同品种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我公司各个转杯纱品种的十万米纱疵均大幅降低,产品质量稳定,达到用户要求。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