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国产梳棉机的技术改造

                                

      为加速中国梳棉机老机改造和新机设计步伐,为国产梳棉机改造提供方向,本文以青机生产的FA201型梳棉机为基准,对德国、瑞士立达,日本、英国、和意大利玛佐里等新型号梳棉机进行调研,并与国产梳棉机进行对比分析。


      C4-A型梳棉机

      引进型梳棉机实际平均单产25公斤/台时,所纺纱支较高,平均为34.5S;国产FA201型设计单产40公斤/台时,实际可达25公斤/台时,纺中支纱,纺细支纱为20?22公斤/台时。梳棉机一般应在优质前提下求高产,达到同一水平时尽量简化结构,以便於维修,降低用电及制造成本。

       加强後部改造

      刺辊能将棉卷中80-90%的棉束分解成单纤维,大大减轻锡林和盖板区域的分梳负担。 从梳棉机总落棉和落杂分配来看,後落棉是主要落杂区,後落棉率一般应控制在原棉含杂率的110%左右,除杂效率一般应控制在50~60%以上,以清除棉卷中约60%的棉结和杂质,所以国外新机把革新改造重点逐步转移到这一区域。

     清钢联和清钢集体控制调整

       国外新机大部分采用清钢联,把原来传统的喂入压紧筵棉转换成散棉喂给,减轻刺辊开松负担。若在喂棉管道中增加开松辊,效果更好,可减少清棉成卷至梳棉再开松的重复过程,还可减少清棉成卷机的成卷机构和洋琴机构,降低成本,减少棉卷运送途中的损坏和运卷工。

      清钢集体自动控制调整是清钢联的进一步开发,例如:立达(Rieter)研制成的C.I.S.(Control Interlink System)纺纱自动化生产线,在清钢工序中釆用Aero-feed散棉喂给装置,再用ABC-Control型处理机控制清钢连续化、自动化生产线,操作人员可以通过VDU彩色图表管理机台,取代了开棉、清棉和梳棉的人工中心控制,具有控制、监视、报警和记录等多种功能。

      玛佐里(Marzoli)纺纱自动化生产线中的前纺连续化生产设备,如B12/E型自动抓棉机、B160型金属探测器、火花探测器、B142型自动混棉机、B34型IIX式开棉机、B150型梳棉斜槽进料系统及C300/S型梳棉机也能集体控制调整。

       改进喂棉方式

       刺辊对给棉罗拉与给棉板握持的筵棉进行激烈开松分梳,处理不当易造成纤维损伤。改进办法包括把给棉罗拉直径从57mm改至100mm或以上,并配备双给棉罗拉;也可釆用弧形给棉板,增加对给棉罗拉的加压重量,改用二级槓杆加压,增加对筵棉的握持力。C4-A型梳棉机釆用顺向喂棉,铰接支点式,弹簧加压的给棉板设置在给棉罗拉上方,使喂入纤维顺向输送到刺辊上,握持点至梳理点的距离可以根据纤维长度随意调整,以适应各种原料。暂停装置可防止意外造成的机件损坏。

       高速刺辊

       国外新机锡林速度已达400转/分以上,刺辊速度1000转/分以上。锯条釆用优质钢,减少了磨损倒齿,每英寸齿数增至10齿;改狭基部厚度,包卷增至10头,增加单位面积的齿尖数,直接提高了梳理度;齿条基部釆用互锁形设计,并根据纤维品种使喂入定量变化,适当调整和增加刺辊与锡林的速比。

       光板小漏底

      为克服统网眼漏底园弧易变形,造成棉网云斑和网眼易堵塞等缺点,一些型号梳棉机采用不锈钢无孔光板漏底,制造方便。  采用无网眼漏底,入口隔距缩小,如DK760型为220%、Platt600型为310%,这样可阻止大量气流进入漏底造成的气压过高,并减少小漏底内部积花。

       DK760型纺化纤时釆用拼缝式光板漏底,小漏底用二板光板拼成,中间留有4mm的条缝,可降4-5%气压,并可排除短绒。

       改良型除尘刀

       除尘刀会阻止气流,造成涡流、挂花或缠花,所以许多新机取消了除尘刀。

       德国特吕赐勒(Truzschler)的DK760型新机,除尘刀与持续不断的直接吸风相连接,无需传统集尘箱,不产生落棉堆积,免除了危险而耗时的车肚清洁工作,确保稳定的高除杂效率。 原棉中杂质被清除後,由吸风装置直接吸走,可防止杂质绕过除尘刀边缘而被回收,有强力的除杂功能,并可减少纤维的损失;後落棉可用连机的微後动伺服电机加以调节而控制,以取得最佳除杂效果。
改进加强锡林盖板分梳区 

      拼装式锡林

     随着梳棉单产提高,传统生铁铁胎已不适用,国外釆用浇铸或用带钢轧制的钢质滚筒,有些新机还釆用二段或三段拼装成的拼装锡林,包卷金属针布时可减少滚筒表面的横向挠度,因而减少对针尖的磨秃机率和磨针工作量。

      附加分梳件

      在锡林原前後罩板处加装固定分梳板或用TREX可调除杂装置,可增加附加分梳作用,减少锡林盖板区间的分梳负担,但短绒率增加。国内应注意分梳板的制造质量,主要是针尖表面平整度;分梳板表面的弧度与锡林表面弧度的配合;分梳板本身的清洁工作,如卡破籽和沉积尘杂的清除。分梳板的安装位置以原後罩板和前上罩板处为佳。日本一些公司不主张加附加分梳件,而是增加锡林道夫和刺辊单位面积的齿尖数;还认为梳棉机各分梳区的隔距很小,应提高各主要部件的加工和安装精度,主要分梳原件的运转平稳性,适当缩小锡林与盖板间隔距来提高梳理度。

      增加齿尖密度

      锡林针布单位面积齿尖数适当加密後,可以提高梳理度。国外新机纺棉时每平方英寸齿尖数都超过600齿,C4-A型用到805齿/平方英吋,道夫400齿左右,因此分梳作用强,棉结少。基部厚度有改薄趋向,DK760型用0.7mm,C4-A型0.6mm,这样可以增加横向齿密度。锡林与道夫针总高也逐渐改矮,Platt600用3mm,DK760型用2.5mm。道夫都是4mm,可以减少沉积层厚度,抗轧。锡林针布工作角有改小趋向,中国用75BDK760型用70?A而C4-A则用65C。

      盖板部分改造

       国外新型梳棉机在保持一定工作盖板根数情况下,减少总根数,FA201型梳棉机盖板总根数/工作根数比是106/41,CK-7C型为92/32,DK760型是80/30,Mark4型是101/37,立达的C4-A型配置43根与锡林回转方向相反的工作盖板,据说可以大大提高梳理力,克服工作区清洁盖根数减少的缺点。DK760型梳棉机也釆用反转盖板。日本有些梳棉机把从反转盖板上剥下来的盖板花再次喂入给棉罗拉处,据说可以减少可用纤维的散失。大部分新型梳棉机盖板轴承化,有些每根可以单独调节,盖板大部分釆用单独传动。

       国外研究无盖板梳棉机已有近30年历史,部分已进入使用阶段。无盖板梳棉机在盖板原部位加装内壁粘结耐磨颗粒的铝合金罩壳,形成分梳糙面,对脉动於锡林与罩壳间的纤维分梳,效果不亚於原回转盖板梳棉机,铝合金罩壳与锡林间隔距可以分段调整。也有些厂釆用植针高为0.8~1mm倾斜45度的特种针布,粘结在铝合金罩壳内壁,分梳效果更好。去掉盖板後可以节省制造和维护费用,节电,减少盖板花中可用纤维的损失和原来的一些缺点。国外新机有缩小盖板踵趾差的趋势,C4-A型为0.55mm,DK760型为0.56mm,PL600型为0.7mm,CK-7C为0.9mm。国内倾向把盖板踵趾差缩小至0.5?0.56mm,这样用直径为1290的锡林时,踵趾面正好在盖板与锡林的切点上,加大了分梳面,有利於改善棉网清晰度和成纱质量。立达在C4-A型的踵趾面上带有1个3mm的小平面,这对校正盖板隔距有利,并可提高分梳力。上海和青岛地区曾把踵趾面缩小至0.55mm作试验,改後由於分梳力加大,成纱棉结降低10~15%,品质指标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大漏底改型

      传统大漏底缺点是容易挂花变形,影响质量和轧伤针布。特吕赐勒的DK760型梳棉机的传统大漏底已由表面经深层加工的铝质整铸异形件所取代,与代替小漏底的异形件类似,因而除杂效率高、加工含糖棉更方便,节棉、清洁效果明显,除尘功能强。

       成条部分改造

       卷条器

       国外目前普遍采用φ500-600mm大棉条桶,国产FA201型采用φ400、500和600mm条桶,尺寸基本接近。采用大条筒後容量增大,减少落筒和换筒次数,减少回条,减轻劳动强度,但占地较大,因此国产梳棉机以釆用φ600mm条筒为佳。行星式卷条器结构灵巧,节电,适用於大棉条筒的卷条成形。但制造精度要求高,造价高,由於补偿装置位置较高,车工操作不便,应以普通式、吊培林为佳。

       道夫变速机构

       国外道夫变速机构主要有:类—PIV、锥环、行星齿轮箱;电器类—直流电机、电磁滑差、双速马达。 国外许多新机釆用单独传动道夫的变速机构,并与刺辊联控,以便於实施自调匀整。如DK760型釆用直流电机控制无级变速,C4-A型釆用PS电机控制的交频无级变速,马佐里C41型和英国Mark4型则釆用无级变速。国产FA201型釆用双速电机变控装置比较简单,但C4-A型釆用PS电机变控灵活,控制效果好。

       新型剥棉装置

       采用新型剥棉装置可以促进梳棉机高速化,并有利於改善生条质量。大多数制造厂的剥棉装置釆用全封闭式,以减少车间含尘量。 国外新机较多釆用罗拉剥棉,DK760型为三罗拉式,C4、C41、PL600和CD-7C型用4罗拉式,Mark4型釆用锯齿罗拉加皮圈导棉,C4-A型釆用4罗拉剥棉,出条口由机中移至机左一侧的侧向出条法,棉网横向输送,使棉网的偏转和导向更为有效,加快输送棉网速度,有利於高速化。国产FA201型梳棉机釆用新型三罗剥棉机构,并设有清洁安全辊和摇板自停装置,剥棉效果好,适应高速化,可有效地防止道夫返花。 

        多点吸尘

       引进梳棉机的吸尘点在6?10个之间,但吸尘风量随之增加;有的单台吸尘风量都已超过3000米3/时,相应带来结构复杂、管道多、滤尘设备数多、能耗增加和掌握困难等缺点。 A189型为8吸,但吸盖板後部效果不大,有时会与刺辊气罩部分气流干扰,大压辊与小压辊中部分吸点也可以减掉。因此结合中国实情,改为3吸或4吸,例如,青机生产的FA201型梳棉机为4吸效果较好。

       自调匀整

        国外自调匀整装置有开环、闭环和混合环几种。近年来有些新机采用微机来控制自调匀整装置,提高高速时的控制效果,特别可以消除滞後现象。 立达的C4-A型梳棉机釆用混合环式自调匀整装置,用闭路循环方式,釆用一对阶梯罗拉检测实际数值,通过调控给棉罗拉速度来控制长片段匀整;短片段匀整釆用联控制形式(扰动可变补偿),即在出口处称量棉网重量,超过标准立即调整,对控制过程的干预作用也是通过给棉罗拉调速完成。

       国产梳棉机改造建议

       中国梳棉机老机型多,水平不一致,建议在新机设计和老机改造中实施以下一些措施。无回棉、分仓式(便於品种翻改)清钢联;给棉机与给棉罗拉的改型逐步向C4-A型梳棉机的顺向喂棉方法发展;根据无网眼漏底和中国目前传统漏底的特征,研究出一种新型小漏底,并在表面涂防粘涂层;改进後车肚吸风方法,消除除尘刀和小漏底挂花和减少可用纤维的损失;锡林釆用前二後三固定盖板,注意制造质量,解决针面平整度问题,并解决其自身清洁问题;加强对刺辊、锡林和道夫新型针布的研究。

       此外,解决高速锡林的加固问题;研究盖板除杂装置;研究道夫单独传动,并改进与刺辊的互锁方法;加速研究适合於国产梳棉机自调匀整装置;改善机架稳固性,提高主要部件的制造精度,改善分梳件表面圆整度和运转平稳性;逐步扩大对机台的密封程度,减少车间含尘量。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