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就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几种生物质纤维作重点介绍。
竹浆纤维
以竹子为原料生产的竹浆纤维是近年来我国自行研发成功的一种再生纤维素纤维,具备良好的可纺性和服用性能,尤其是具有抗菌、抑菌、防紫外线和易于生物降解等特性,目前全国已形成5万吨左右的产能。竹浆纤维自2000年问世以来,平均每年保持了30%的增长速度。10年来,竹浆纤维真正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得到广泛推广应用的新型纺织原料。现在,国内已经推出了全竹、竹棉、竹麻、竹毛、竹真丝、竹天丝、竹莱卡、混纺丝、梭织、色织系列竹纤维产品,并初步形成了一些竹浆纤维产品品牌。
目前,河北吉藁化纤的竹纤维产量至少占国内总产量的70%,纺纱生产企业有河北天纶、山东德棉、山东华源、保定依棉等。织造、染整及成品加工的企业相当多,但整体水平不高,产品开发也有很大的局限性。
PTT纤维
杜邦公司于2000年推出生物质PTT树脂,商品名为“Sorona”,它是用玉米制成的生物质1,3-丙二醇(PDO)取代石油质PDO为原料而制成的。同时,杜邦公司还与韩国的新韩工业、日本的帝人和东丽及我国台湾省的远东纺织等公司合作,共同开发PTT纤维。我国福建海天轻纺集团与杜邦联合开发PTT聚合已形成3万吨/年能力,吴江中鲈科技公司3万吨/年的PTT聚合正在建设中,生物质PDO处于供不应求状态,目前广泛关注以农副产品制备PDO。我国在PTT纤维纺丝、织造、染整方面已形成相当产能,开发的服装面料已拥有一定的市场容量,并有稳步发展趋势。
PHA纤维
是一类由各种微生物(如土壤细菌、蓝藻、转基因植物等)产生的生物相容可降解的全生物高分子。这类可熔融纺丝生产PHA纤维,工艺路线环保,污染少。目前纤维加工的难点在于PHA脆性较大、机械性能差和可加工温度范围窄。如果能突破纺丝加工的关键技术,在成本控制、染色性能等方面有较大改善,PHA纤维将是未来最可能与目前的聚酯纤维相竞争的纤维品种。东华大学在国内最早开始PHA系列纤维成型理论研究,并最终制备出具有一定物理机械性能的生物纤维,同时为通过熔融纺丝法直接制备功能性生物质纤维提供了理论和技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