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漫话服装的功能

  人人都要穿衣,因而服装成为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服装的功能越来越扩大,除了保护身体外,还包含着装饰、礼貌、威严、标识、遮体、兴趣、民族、风俗等各种因素,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一、美饰性

  爱美之心,人人皆有。所谓服装的美饰性,主要是指构成服装的款式、面料、花型、颜色和缝制加工等五个方面,形成服装的美感。广义而言,还应包括服装者本人。

  服装的款式是国家、民族和时代的产物。在某种意义上说,它体现了一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面料、花型和颜色又是缝制不同款式服装的基本要素。只有选择合适的原料和质地的衣料,才能达到恰到好处的协调和适中,给人以美感。衣料的色泽具有很强烈的国家、民族、性别、职业、个人性格和气质等等爱憎感。服装缝制加工质量的好坏是确保服装美饰性的重要保证。有人说:“三分面料,七分做工”,虽有些夸大,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缝制加工质量对服装美感所起的作用。

  美饰性功能是通过服装的款式、面料的花型和颜色、缝制加工的质量等,再配合人们的合理选用和穿着而显现出来的。总之,人与服装恰到好处的和谐,才给人们以美感。

  二、卫生性

  服装的卫生性,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1)服装面料本身对人体无损害。这种损害主要表现为化学刺激和变态反应使人体皮肤发炎、湿疹、发痒、严重时还可形成小疱和脓疱。(2)服装具有保护人体卫生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具有优良的保持体温的能力。人们为了适应外界气候的变化,常以穿着适当的服装来调节体温,使人体的温度保持在36.5℃左右,这是通过服装面料的吸湿性、吸水性、保温性、通气性、含气性、导热性、抗热辐射性、防水性、耐汗性等性能来实现的。二是要能保护人体不受外界和内部的污染。一般表现为人体皮肤表面的清洁和服装的清洁。外部污染主要有尘土、煤烟、工业气体及其粉尘等,这就要求服装具有防止这些东西侵入到皮肤的功能。如果侵入了,玷污了皮肤,则要求容易洗除。同时,服装还应具有外界的致病微生物或非病原微生物不能侵入,或最好能在其表面杀灭的性能。服装的内部污染主要是由于皮肤表面出汗、分泌的皮脂、脱落的表皮细胞等污垢。因此,内衣应具有吸附这些脏污的能力,并能易于洗涤清除和保洁。三是要适宜于身体的活动。在特定的环境下,服装还应具有防护机械性外力和有害药品、射线等的危害。服装的型式应以不妨碍活动为原则。从身体活动的角度来考虑,服装的卫生性还应具有柔软性、伸缩性、重量轻、压缩弹性、屈曲硬度、拉伸强度和抗折皱性等。

  三、调节性

  所谓服装的调节性,就是通过服装来保持人体湿热恒定的特性。通常,人体躯干部分的皮肤与衣服最里层之间的温度保持在32℃左右,湿度在50%左右,气流为25厘米/秒左右是比较舒适的,这是保持人体恒温的最适宜的气流。可以通过增减服装量和改变服装材料的性能、组织结构及其服装类型来进行调节。服装的温度调节性是服装材料的保温性、导热性、抗热射线、通气含气性决定的。

  四、保护性

  服装的保护性主要是指对人体皮肤的保洁、防污染、防护身体免遭机械外伤和有害化学药物、热辐射烧伤等等的护体性能。从保护人体的角度来说,服装是人类的外壳护甲。服装的保护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护肤保洁特性,包括防护性、耐洗涤性、防菌防霉性等;二是护体防伤害特性,主要表现在服装的弹性、强韧性、柔软性、耐化学药物性、耐热性等。

  五、舒适性

  服装的舒适性功能,主要是指日常穿用的便服、工作服、运动服、礼服等对人体活动的舒适程度。实际上,服装的舒适性常常表现为服装的重量和适应体形变化的伸缩性。

  服装的重量主要担在两肩(上衣)和腰部,荷重以不影响血液循环和呼吸运动为上限。一般来说,在满足服装对人体温度湿度调节功能的前提下,越轻越好。通常,服装的重量与服装的保温效果成正比例,所以,冬季服装较重,夏季服装较轻。如温带地区四季服装对肩部的压力,女子服装冬季为18克/厘米2左右,春秋季为13克/厘米2左右,夏季为4克/厘米2左右,一般认为是较适宜的压力。而男子服装的舒适压力要比女子服装高出20%左右。

  服装的伸缩性是指服装适应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和运动中动作需要而产生适当伸缩的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构成衣料的织物所具有的伸缩性。服装的伸缩性优良,人们穿着时才会感到舒适,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减轻疲劳程度。

  六、标志性

  服装的标志性是指通过服装的颜色和款式来表明穿着者的身份或所从事的工作性质。古今中外,服装的标志性一直作为服装的一种重要功能而存在着,它不仅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的水平,而且还反映了穿着者的身份和所从事工作的性质,如元帅服、海关服、军服、铁道服、邮政服、警察服、税务服、护士服等。

  服装的标志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有些是经常变化的,它常常作为新概念的象征而出现,作为价值观念的体现,是社会习惯的一部分,而任何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实际上也都包含着服装的变革。服装是人们最直接、最普通的自我表现,常常被用来充当新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的重要标志。我国历代封建王朝对服装色彩和款式都有过严格的规定。例如,唐代唐太宗李世民就规定一品官是红色袍,二、三品官是紫色袍,四、五品官朱色袍,六、七品官是绿色袍,八、九品官是青色袍等。“黄袍”是帝王的专用服装颜色与款式,如果平民百姓穿着黄袍是要治罪的。国外也是如此,宫廷服装都标志一定的礼仪和威严,具有鲜明的标志性。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