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纺织品纱条条干不匀试验方法电容法

 

前言


本标准是非等效采用美国试验与材料协会标准ASTMDl425-89《电容式条干仪测试纱条不匀的方法》对GB 3292-82《电子条干均匀度仪测定纱条短片段不匀率方法》进行修订的,修订过程中考虑了我国目前所使用的不同型号条干均匀度仪的工作程序和操作方法。本标准继承了前版的重要技术内容, 并对标准的名称、章节的编排和结果的表示等内容进行了新的补充和修订。
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GB 3292-82。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总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总会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棉纺织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翁效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纺织品 纱条条干不匀试验方法
电 容 法


Textiles-Testing method for unevenness Of textile
strands-Using capacitance testing equipment

GB/T 3292-1 997
代替GB 3292-82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电容式条干仪测试4tex一80ktex的短纤维纱条条干不匀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测试各种纺纱材料(棉、毛、麻、化纤、绢丝等)制成的纯纺或混纺短纤维纱条的条干不匀。
本标准不适用于测试化纤长丝和天然丝的条干不匀。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6529-86 纺织品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GB 8170-87 数值修约规则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纱条 strand
长度远大于直径的、排列有序的纤维条,通常包括条子、粗纱、细纱、股线、绳索等。
3.2 条干不匀 unevenness
纱条沿长度方向粗细(截面积、直径、线密度等)不均匀的程度。本标准特指线密度不均匀的程度。
3.3 条干不匀变异系数Cv coefficientOfvariationunevenness
在总测试长度内,纱条线密度的标准差与平均线密度之比的百分数。
3.4 片段长度Lb lengthbetween
测试条干不匀的基本测量单元。
注:片段长度Lb可以理解为相当于切段称重法测试纱条不匀时的切割长度。
3.5 取样长度Lw lengthwithin
测试条干不匀的纱条总长度。
3.6 条干不匀平均差系数U meandeviationunevenness
累积测试长度内,各点线密度值与该长度内平均线密度之差的绝对值的总平均数与总测试长度内平均线密度之比的百分数。

3.7 偏差率Dr deviationrate
纱条上粗细超过一定界限的各段长度之和与取样长度之比的百分数。
3.8 正常试验 normaltest
被测纱条的片段长度等于所用测量槽的电容极板长度时的测试状态。
3.9 抑制试验 inerttest
纱条的短片段不匀被抑制时的测试状态,此时借助于滤波器电容极板长度被等效延长,被测纱条的片段长度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选择设定。
4 原理
电容式条干仪利用电容检测原理测试纱条条干不匀,其检测器是由两个平行金属极板组成的平板式空气电容器,当相同的电介质连续通过电容器时,电容量的变化率与介质质量的变化率呈线性关系,因此当纱条以一定速度连续通过电容器极板时,纱条线密度的变化即转换为电容量的变化。将检测器输出的电信号,经过电路运算处理即可提供表示纱条条干不匀特征的各种结果。

5 装置
各种型号的电容式条干仪应至少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5.1 纱架 使各种卷装的纱条能在一定张力下退绕,并使纱条不产生伸长或损伤。
5.2 检测器 包括可调张力器、电容式测量槽和能使纱条以一定的速度经过测量槽的罗拉牵引装置等。
5.3 控制器 对测试过程进行控制、完成对纱条条干不匀电信号的处理,并得出供显示或打印的各种试验分析结果(条干不匀变异系数、纱疵个数、波谱图、不匀曲线图等)。
6 取样数量及测试次数
6.1 根据各纺纱工序的纱条种类和测试分析的需要,至少按以下推荐数量随机抽取试验室样品。
条子:四个条筒或每眼一个条筒。
粗纱:四个卷装。在粗纱机前后排锭子上各取两个。
细纱:十个管纱。

6.2 每个条筒、卷装或管纱各测试一次。
6.3 可根据需要规定取样数量和测试次数。
7 大气条件
7.1 试样的调湿应按GB 6529中的温带标准大气二级标准,即在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65%±3%的条件下平衡24h,对大而紧的样品卷装或对一个卷装需进行一次以上测试时应平衡48h。在调湿和试验过程中应保持标准大气恒定,直到试验结束。
7.2 试样应在吸湿状态下调湿平衡,必要时可以按照GB 6529进行预调湿。
7.3 工厂试验室若不具备上述条件,可以在以下稳定的温湿度条件下,使试样达到平衡后进行试验。
平衡及试验期间的平均温度为18~28℃,平均相对湿度为50%~75%,同时应保证温度的变化不超过上述范围内某平均温度±3℃,温度变化率不超过0.5℃/min;相对湿度的变化不超过上述范围内某平均相对湿度土3%,相对湿度的变化率不超过0.25%/min。
试验前仪器应在上述稳定环境中至少放置5h。
对于产品验收和仲裁试验应按7.1和7.2规定执行。

8 试验参数的设定
8.1 条干不匀Cv或U值的选择
推荐选择CV值表示纱条的条干不匀。如果所使用的仪器不能用CV值表示也可用U值表示。
注:当纱条不存在异常片段不匀和取样量足够的情况下,Cv值和U值可以按下式近似换算:Cv≈1.25U。
8.2 Lb和Lw的选择
纱条条干不匀数值的大小取决于片段长度Lb,并与取样长度上Lw有关。
不同仪器有不同的Lb取值范围。一般选择Lb为该范围内的最小值,即选择正常试验。此时Lb等于测量槽的电容极板长度。选择Lw应考虑使实测条干不匀的数值尽可能接近条干总不匀。各种纱条取样250m测定的条干不匀实际上接近于条干总不匀。取样大于250m时条干不匀趋于一定数值。当需要对纱疵、波谱图或其他条干不匀指标进行分析时,乙应适当增加。如需要分析波谱图中较长片段的周期性条干不匀时,建议选择取样长度至少为2000m。
Lw可根据测试分析的需要选择,一般选择取样长度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
8.3 测试时间和纱条退绕速度的选择
一般根据纱条承受能力和测试分析的需要选择测试时间和退绕速度,见附录B(标准的附录),常用退绕速度如下:
条子:25m/min或50m/min;
粗纱:50m/min或100m/min;
细纱:200m/min或400m/min。
选择退绕速度时应注意:
a) 选择使纱条不产生伸长的最高速度;
b) 当需要利用不匀曲线图分析条干不匀时,应使设定纱条一图纸速度比尽量小,以便于分析曲线图中的最短周期性波动。
8.4 检测量程的选择
为了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应按下列规定选择检测量程:
条子:±25%或±12.5%(当实测条干不匀变异系数低于2.5%时,应用±12.5%);
粗纱:±50%或±25%(当实测条干不匀变异系数低于5%时,应用±25%);
细纱:±100%或±50%(当实测条干不匀变异系数低于10%时,应用±50%)。
8.5平均值的调节
对于具备纱条平均线密度指示电表的仪器,测试前应以手动或自动的方式调节平均值,并保证在"抑制试验"状态下,检测量程为±100%时,电表指针不超过±10%。
当测试名义线密度相同的一批试样,并且各卷装平均线密度变化较小时,建议以第一次调节为准。
8.6 纱疵灵敏度的选择
一般按如下选择:
细节:-50%;
粗节:+50%;
棉结(毛粒):+200%(气流纱:十280%)。
或者按产品标准或订货合同中的规定选择。
8.7 预加张力的选择
施加在纱条上的预加张力应保证纱条的移动平稳且抖动尽量小。

9 程序
9.1 按条干仪计量检定规程规定的方法定期检定条干仪。
9.2 按第8章的要求选定各试验参数。
9.3 对仪器进行无试样零点调节,即在每次测试之前,将纱条从测量槽中取出。同时应注意测试前不要预先从卷装上取出试样。
9.4 按仪器使用说明书中的规定程序进行操作。
10 结果的表示和计算
10.1 纱条条干不匀的测试结果主要有以下几项指标:CV(U)值、千米纱疵数、不匀曲线图、波谱图、平均值系数AF值、偏差率DR值、变异长度曲线图等。
10.2 建议采用两种常规测试结果表示方法:
方法一:CV(U)值、千米纱疵数。
方法二:CV(U)值、千米纱疵数、不匀曲线图、波谱图。
10.3 当测试一批试样时,可以计算Cv(U)值、千米纱疵数的平均数和标准差(或变异系数)。
10.4 试验结果按照GB 8170规定的方法进行修约,千米纱疵数保留整数,其余均保留两位小数。
11 试验报告
说明试验是按本标准进行的,并报告以下内容:
a) 样品材料、规格和数量,必要时说明样品来源;
b) 试验环境条件(温、湿度);
c) 仪器型号;
d) 纱条速度、取样长度等必要的试验参数;
e) Cv(U)值、千米纱疵数或一批试样的平均Cv(U)值、平均千米纱疵数,必要时可计算其标准差 (或变异系数);
f) 不匀曲线图、波谱图、变异长度曲线图等,报告不匀曲线图时另须报告图纸速度或纱条一图纸速度比;
g) 用户认为需要的其他指标;
h) 偏离本标准的任何细节。

附 录 A
(标准的附录)
推荐取样长度Lw(m)
工序\Lw,m\内容 取样长度范围 常规试验 产品验收仲裁试验 千米纱疵数 波谱分析
细纱 250~2 000 400 1 000 400~2 000 2 000
毛针织绒线 1001~000 250 500 - -
粗纱 40~250 125 - - 250
条子 20~250 50~100 - - 250

附 录 B
(标准的附录)
测定时间和速度选择表
速度,m/rain 材 料 时间,min
400 细纱 l,2.5,5
200 细纱 l,2.5,5
100 细纱、粗纱 2.5,5
50 细纱、粗纱、条子 5
25 细纱、粗纱、条子 5,10
8 粗纱、条子 5,10
4 条子 5,10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