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额达1.5亿元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总占地面积达12.23万平方米。博物馆设计立面由5个不规则的大小椭圆连环相扣组成,整体既似起伏的海浪,又如展翅的海鸥。中间最大椭圆体为“水晶宫”——海水环境密闭展厅。
据项目施工单位负责人介绍,自今年1月6日正式开工以来,阳江市不断有大雨袭击,给施工造成了难度。虽然天气不利于施工,但工人们积极克服困难,目前已经完成打管桩等基础的工作。1024根50厘米直径的管桩,先是穿透七八米厚的沙层,然后向地下延伸至岩层,深度一般在12至25米。虽然博物馆坐落在十里银滩的沙层上,但有了这1024根管桩,整个博物馆的基础就相当稳固了。据介绍,自开工以来,施工方仅花打管桩上的时间就有近4个月,可见施工的难度。
谈到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在施工方面的特色,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修建博物馆使用特殊的“清水混凝土”浇注主体,使用这种混凝土施工后,博物馆外观将不用其他任何材料处理,混凝土的颜色,从而打造出一个“素面朝天”的博物馆。据悉,这种用“清水混凝土”处理建筑物外观的手法,目前已经被国际上许多体育馆及博物馆所使用,其特点是朴素大方,风格迥异,有一种返璞归真的韵味,而且省时、省钱,但同时技术含量也相应较高,尤其是对水泥色差的要求相当严格。目前这一技术要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
来源:阳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