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 击 图 片 观 看 下 一 页
中国服饰艺术博物馆坐落于东华大学,地处于中国近现代经济和时尚中心的上海。如今其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在国家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之下,于4月正式开馆。目前,博物馆的整体构架已小具规模。经过一年的筹备,博物馆的藏品主要以晚清到1949年的近代服装、饰品、服装织造器械(如缝纫机)、服装熨烫设备为主,现馆藏达1432件。其次,在东华校园内,逸夫楼底楼有约300平方米面积的小展馆也将吸引社会各界的眼球。同时另有70平方米藏品仓库和用以进行研究分析藏品的70平方米工作室。
每每来筹备中的博物馆进行参观访问的人士,常会提起诸如这些藏品怎么收来的以及如何展出等问题。如此丰富多彩又具有研究价值的藏品,它们怎么来,又将在哪里展示是一个热点。中国有5000年悠久的服装文明和灿烂的服装艺术。随着中国在国际上地位在提高、影响的加强,无论是艺术还是设计领域中,中国元素穿梭在国际时尚流行中,服饰更是大众的焦点。中国服饰艺术博物馆所收集汇总的是其渊源和根本,是中国元素的宝库。国家社会和热爱服饰的具有民族自豪感的人们都投入到建设中国服饰艺术博物馆的队列中。首先,“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中拨出200万人民币,中央专项拨款50万和长宁区科委拨款10万,共计260万国家财政支持款项。这笔资金用于博物馆的基础建设和藏品的购置。其次,2004年2月博物馆喜获雅戈尔服装集团捐赠的清代民国时期服饰品及服装生产工具计77件,总价值人民币1455800元。还有许多支持博物馆建设的热心群众,将压箱底的那些有意义的服装捐献出来,数量也已达到110件。
中国服饰艺术博物实质上是一个以中国服饰艺术为核心内容的信息库。用于反映中国近代的衣着文化,其以实物藏品的展示形式保存并通过传统的展馆展示。这些实物藏品包含衣服类实物、服装配饰类物品、旧照片和画报等图片类以及各种文献资料。用于反映古代的服饰文化,则通过收集到的图片资料和文献资料,以利用互联网建立专门的网上博物馆进行网上展示。
在开馆之初,由于场地面积较小,不能有规模地展示实物藏品,所以即将面向公众的展馆是有主题展馆——近代中国女装实录展。为配合该展馆的开馆,《近代中国女装实录》(东华大学出版社,2004.12)出版发行。书中选取了馆藏中251件精美而有意义的藏品。该主题的时限界定在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之间(1840~1949年)。这些服饰多出于比较发达地区较富裕和有机会接触式上的女性着装。挑出展示的是一些比较可以代表或标志中国近代女装演变过程的部分实物。当然,当时中国不乏着装完全西化的女性,她们甚至直接从欧洲购买时装,但她们着装不在主题展示范围内。主题展所希望观者注意或满足观者兴趣的是中国传统女装逐步现代化和国际化过程中的标志物。展品可以让观者领略细节之动人处,观者得到观其活色生鲜的真实和感其历史留痕的沧桑。边游走于展厅回廊中,边手持书卷,则可读到更多的领悟。比如,服装已经挂起,何人曾穿着?书中的旧照片、水彩画、油画和版画等等将如此种种遐想点点滴滴给出参观者以印象,其中许多是生活的真实印记。同时,借助书中的一些专业术语的解释,展品中的细节,就能够用文献中固有的称谓来叙述,讨论和交流。
中国服饰艺术博物馆馆址目前设置在东华大学服装学院逸夫楼一楼。逸夫楼临近东华大学西校门,交通便利,设计现代。300平方米场馆展览面积随着馆藏的不断丰富,目前的展馆空间已然不能满足展示需求。东华大学十分重视博物馆的建设,拟选定更大的场地,支持中国服饰艺术博物馆多开主题展。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会有男装或童装主题展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