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聚焦中外时装之都-北京

  北京:五大基础四项措施打造“时装之都”

  在不久前召开的北京中国国际时装周上,北京市政府和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等单位联合发布了《促进北京时装产业发展,建设时装之都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这不但标志着北京建设时装之都工作全面展开,也使北京成为国内继上海、大连等地之后,又一个期望成为“时装之都”的城市。

  纵览世界已有的五大“时装之都”:“高级时装之都”的巴黎,“高级成衣之都”的米兰,“运动休闲和成衣之都”的纽约,“经典男装之都”的伦敦和“东西方结合之都”的东京,都是在本国独特的文化、历史、政治、经济的大背景下,用自己的民族文化奠定了成为国际时尚之都的基础。面对国内诸多城市对这一时尚称谓的“竞争”,北京凭什么如此自信地开始打造“世界第六大时装之都”的梦想呢?

  北京市工业促进局都市产业发展处处长张兰青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直言”:“‘时装之都’的建设是有严格标准的,不是哪一个城市说做就能做的。因为‘时装之都’必须能通过时尚、文化、历史的结合,对潮流有引导性和带动作用,是一个时尚文化产业的大概念,需要相关背景的信息、国际交往、开放程度、城市软硬件的支持。”

  张兰青认为,在如今的世界大环境下打造“时装之都”,应该具备五个条件:首先,从整个城市功能考虑,这个城市应该是一个国家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是一个开放的窗口。其次,从区域位置考虑,它应该处在国家交通的枢纽地带。第三,由于“时装之都”与文化和时尚的紧密联系,这个城市应该是一个沉淀这个国家特殊文化底蕴的历史与文化之都。第四个条件是,在服装产业发展方面要有一定的基础,但决不是简单的时装加工。最后就是有足够大的市场空间和辐射能力。张兰青认为,这几个基础条件应该是一个门槛,是打造“时装之都”的起步条件。而北京在这几个方面都有一定的基础。

  据张兰青介绍,去年北京市穿着类商品的零售总额为210亿元,占全市社会商品零售额的11%;而其消费结构的特点对全国内陆地区,尤其是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区的服装流行趋势和消费方式有较强的示范作用。另外,名牌集聚效应明显,目前国内外流行的服装品牌均已进入北京市场,其中相当一批品牌都设立了专卖店。而信息高度密集和时装人才、相关的媒体、时尚人物、设计研发机构的集中都是北京享有的优势。另外,北京还拥有大量国际影响力的专业展会;1373家各类服装纺织企业;以及李宁、雪莲、白领、滕氏、铜牛、绅士、婷美等区域性知名品牌和中国名牌。

  北京市副市长陆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北京打造全国和世界的时装之都将采取四大措施:一是强化北京时装会展中心地位,提高展会档次,支持各类机构每年在北京举办国际服装博览会、国际设计师大赛、名模大赛等高档次展会,为国内外的名企、名牌、名师、名模的发展搭建交流平台;二是积极与世界著名的大都市合作,建设具有拉动效应的全球顶级服装时尚品牌街,对现有商业设施进行调整,进一步形成不同功能、不同时装类别、多档次的商厦、街区和分销中心;三是加大培养北京品牌和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产品的力度,要在北京城市周边建设相对集中的高档服装产业基地,吸引国内外名牌到北京落户;四是依托首都专业院校的实力和优势,大力培养服装专业人才。(完)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