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并条机。
1.1.1国内。
近两年国内并条机的制造水平,已大幅提高,现分中、高档两个档次述之。
1.1.1.1中档并条机。
速度600m/min,纺纱速度400~500m/min,均为双眼,都具有自动换桶功能,均采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系统,机型有沈阳宏大的FA326A型,湖北天门纺机的FA315A型,宝成新纺机的FA311F型,石飞公司的FA312F型,宝鸡纺机FA311B型,青岛志明的QDFA306B型等,上述机型结构特点,分别以FA326A,FA315A和FA311F型述之:
A.FA326A型
(1)牵伸形式为4/3(四上三下,下同)附导向罗拉的三上三下压力棒曲线牵伸,牵伸倍数,5.356--9.903、倍。
(2)双眼,除前罗拉及圈条机构统一传动外,余均为单眼传动,眼间互不干扰。
(3)加压方式,弹簧或气动。
(4)启动、刹车方式,变频启动电磁制动刹车。
(5)自调匀整配洛阳613BYD型或瑞士乌斯特(Uster)USG型。
(6)牵伸区清洁,上部回转绒圈,下部摆动皮圈,上下吸风,定时自动清扫滤网。风机电机1.1kw
B.FA315A型
(1)牵伸形式为3/3上托式防积尘压力棒曲线牵伸,牵伸倍数5.36--9.48倍。
(2)除二对齿轮外,均采用齿形带传动,噪声小,传动平稳。
(3)加压方式,同A(3)
(4)启动刹车,双速电机慢速启动,电磁制动刹车
(5)自调匀整可配613BYD型,USC型和台湾东夏THD一901AL型。
(6)牵伸区清洁,上部清洁杆,下部固定皮板,上下吸风,风机电机1.5kw
C.FA311F型
(1)牵伸形式为5/4附导向罗拉四上四下压力棒的双区曲线牵伸,或4/3附导向罗拉三上三下压力棒牵伸,牵伸倍数5~15倍。
(2)牵伸区四列罗拉均为高精度斜齿两级传动,同步性好,配用胶辊表面电阻系数小,工作面爽滑.抗缠绕能力强
(3)加压方式,摇臂弹簧加压
(4)启动刹车,双速电磁控制
(5)自凋匀整:无。设有在线监测门限警报装置
(6)牵伸区清洁,上擦辊下回转绒带,下吸风,风机电机二级0.75kw
1.1.1.2高档并条机。
速度800~1000m/min,纺纱速度700~900m/min,机型有沈阳宏大的FA329型,FA32l型,天门纺机的FA38l型,宝成新纺机的FA382型,太行纺机的FA398型,上海纺机总厂的CBl00(z)型和台湾杭州东夏纺机的DV2~AL型。上述各机型均有自动换桶功能,自调匀整功能,采用计算机或PLc控制系统,除FA329,DV2一AL为双眼外,余均为单眼机构,名机型结构特点,述之如下。
A.FA329型
(1)牵伸形式:5/4或4/3附导向辊压力棒曲线牵伸,速度1000m/min
(2)同1.1.1.1.A(2)
(3)全机均采用齿形带传动,方便变换齿轮的调换
(4)牵伸区清洁,上部为清洁棒,下部固定清洁皮圈,上下吸风,吸风电机2.2kw专设滤尘箱,旋转汽缸间歇剥棉,清洁滤网人工收集
(5)加大加长牵伸罗拉颈径,采用号数较大的依纳(INA)双排滚针轴承,配以能适应>15m/s的唇形密封圈。
B.FA381型
(1)牵伸形式仍为3/3上托式防积尘压力棒牵伸,牵伸倍数4.99~11.69倍
(2)单眼,速度1000m/min,纺纱速度800m/min
(3)同A(3)
(4)牵伸区清洁,上对口吸咀,下固定刮板,上下吸风,风机电机1.5kw
(5)自调匀整,计算机控制系统,可配613BYDⅢ型,采用1.5kw伺服电机
C.FA382型,FA398型,CB13100(Z)型
(1)牵伸形式为4l/3附导向罗拉压力棒曲线牵伸,牵伸倍数FA382型4~11倍,FA398型3.85~10.92倍,CBl00(z)型为5~11倍
(2)同B(2)
(3)同A(3)
(4)牵伸区清洁上吸风,下刮皮,上下真空吸风,吸风电机功率FA382为1.8kw,FA398,CB100(Z)均为1.5kw
(5)自调匀整均属自行开发
D.DVV2-AL型
(1)牵伸型式,4/4或3/3压力棒曲线牵伸牵伸倍数5~14倍,弹簧加压
(2)双眼,速度800rn/min,纺纱速度800m/min
(3)同A(3)
(4)牵伸区清洁,上为清洁杆,下刮片,上下吸风,吸风电机0.75kw
(5)控制方式IPC(Industry Process Control工控机)+PLC
(6)自调匀整自行开发THD-901AL型
1.1.2国外
国外的先进并条机,现以德国的特莒茨勒(TROTZSCHLER)的TD-03型,瑞士立达(Rieter)的RSB-D35型和意大利的UNIMAX(R)型述之
1.1.2.1共有特点
(1)速度均为1000m/min,UNlMAX(R)为1050m/min,纺纱工艺速度为1000m/min
(2)均为单眼
(3)自调匀整系统中,均采用无刷无维修直流伺服电机,这种电机的转动惯量小,转矩大,体积小,重量轻,响应速度快,可配用分辨率稍低的传感器
(4)特别注意方便挡车工的操作,非常注意牵伸区上下部分的清洁,TD-03型风机风量在真空度380pa条件下风量连续保持900m3/h,RSB—D35型风机电机为1.95kw,UNIMAX(R)为2.2kw,本机均单设收集短绒尘杂的滤尘箱,定时自动清扫滤网。
1.1_2.2TD-03型
在HSR—1000型的基础上,改进推出,HSR-1000型的特点是:
(1)三台伺服电机同步带传动前、中、后牵伸罗拉及圈条成形装置,去掉了牵伸、圈条、张力等变换齿轮,众多的中间齿轮的省略,降低了齿轮的消耗,库存备件的减少。齿轮硬性啮合传动,代之以伺服电机传动,大大降低了噪音。牵伸倍数的调整变的非常简单,提高了机器的适纺性与灵便性。
(2)自行开发的自调匀整系统中,去掉差速周转轮系,提高了匀整系统的响应速度。
(3)微型传感器装配在喂人喇叭口内,体积远小于传统的传感器,测量范围能涵盖条子的全部号数,可获得精度、灵敏度更高的感应频率。据称:其匀整长度大大短于传统的匀整装置。
(4)圈条机构既适于圆形桶,也适于矩形桶。采用矩形桶,能节省气流纺,其他新型纺纱和传统纺中粗纱机的占地面积。容量增加25%,换桶及接头次数少了,条桶用量、运输量也减少,能提高后部设备如气流纺、喷气纺和传统纺中粗纱机的效率。在HSR-1000型上述诸多特点外,TD~03型增加和改进的功能是:
(5)将HtSR—1000型的SERVODRAFT(伺服牵伸)改为AUTODRAFT(自适应牵伸),该匀整系统,以实验数据决定的标准,对在线检测的数据,进行评估,根据牵伸区中变速点的分布,自动选择优化后的牵伸倍数,提高了自调匀整系统的自适应性。
(6)主要传动部件的轴承终生润滑
(7)新型罩盖方便看车工的操作,且较美观。
1.1.2.3 RSB-D35型
在RSB-D30型的基础上改进推出,特点是:
(1)对RSB-D30进一步优化
——显示面板更便于操作,可中文显示,有设备运转停车时间及故障原因的详细信息记录。
——RQM(Rieter Quality Monitor)系统,可检测≥2cm的粗节,以图表显示,时间能维持24小时
——SP(Sliver Professional)机外棉条专家系统提供技术支持。
(2)采用功率较大的伺服电机,配用数码伺服放大器,通过连体差速周转轮系,调节牵伸罗拉速度。
(3)对喂人原料在线检测,扫描距离为1.5mm,几乎不受机器运转速度的影响。
(4)高效的吸风清洁系统,牵伸区上下,喂人罗拉,检测罗拉等处设吸风点,专设滤尘箱清洁过滤尘杂短绒,清洁滤网周期,可根据滤网表面的尘容量自行调整。
(5)受专利保护的特制圈条无缝钢管,可延长清洁周期,高速时,无意外牵伸,出条定量最轻可达1.25ktex(1.25g/m)
(6)在MS—windows计算机上,通过SP机外专家系统的CD光盘,输入原料类型、纤维长度、喂人和纺出定量,SP即提供机器应设定的有关工艺参数。输入波谱图中波峰所在长度,SP即显示故障所在部位。
(7)采用中央集中润滑系统,无需专门的保养人员。
1.1.2.4 UNlMAX(R)型
系原意大利福克(Votk)公司技术,福克公司已被意大利马佐里(Marzoli)公司收购。机型特点是:
(1)牵伸型式是3/4压力棒双区曲线牵伸,由Φ45mm大胶辊跨骑于直径为Φ22mm的二、三两牵伸罗拉上,以化解中上胶辊同时受到前拉后拽两种不同作用力时,产生的滑溜,虽然二罗拉握持钳口后移,但由于二罗拉直径小至Φ22mm,前罗拉直径也不大(Φ28mm),对前牵伸区中的游离纤维,仍可实行有效的控制。牵伸倍数4.0~11.6倍。
(2)牵伸罗拉加压为弹簧摇臂加压与液动加压两种,液动加压是该公司独有,对牵伸罗拉可单个进行压力设定和调整。
(3)采用瑞士乌斯特公司的USG(Uster Sliver Gnard)附有在线检测功能的自调匀整装置,电气控制为计算机控制系统。
1.2粗纱机
1.2.1国内
目前国内粗纱机的水平,已接近世界一流水平,现分中、高两个档次述之:
1.2.1.1中档粗纱机。
锭速1200r/min,纺纱锭速为1000r/min,主要机型有天津宏大纺机的FA458型,锭距216mm,江苏无锡宏源集团的ASFA415A/411A型,(锭距220mm/194mm下同)河北石家庄太行公司的FA421A,/423A型(220/194),上海二机的EJ521型(220),安徽二纺机的FA417/FA418型(220/194)和山东青岛环球的FA422/FA420型(220/194)等。
A.共有特点。
(1)采用上杆式全封闭管式悬吊锭翼,不锈钢无缝导管通道光洁,不缠挂粗纱,可防气流干扰。纺纱段断头,无并人邻纱成双股之虑。锭翼在高速时的张量,在规定范围内(1500r/mm时张量≤6mm),适合高速运转。
(2)有落纱三定机构,即定长,定向,定位,使满管粗纱长度趋于一致,便于细纱看车工分段换粗纱,减少粗纱筒脚消耗。龙筋下降至筒管下部1/4~1/3粘胶处停车,便于机器自动生头,使落纱后,粗纱第一层能顺利卷绕于筒管上。
(3)有落纱三自动机构,落纱时下锥轮自动下降,提高了机器的自动化程度,减轻看车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B.FA528型
(1)牵伸型式3/3或4/4双短胶圈牵伸,4/4为牵伸不集束,集束不牵伸D型牵伸,牵伸倍数4~12倍。3/3的罗拉直径为Φ28×Φ25(滚花)×Φ28mm胶辊为Φ3l×Φ25×Φ31mm,4/4时罗拉直径为Φ28×Φ28×Φ25(滚花)×Φ28mm,胶辊为Φ31×Φ31×Φ25×Φ31mm
(2)加压方式,气动或弹簧摇臂加压,国产件或进口件任选
(3)锭距216mm,粗纱卷装尺寸Φ152mm×406mm,主电机采用变频调速电机,利用其开关车速度时间可调的特性,不会产生粗纱细节,取消了防细节装置。
(4)牵伸区清洁,上下全为回转绒带,固定下吸,往复巡回风机上下吹吸
(5)电控系统采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6)张力微调为圆盘式机构,简单、直观、易操作。
C.FA41.5A型
(1)4/4双短胶圈D型牵伸,牵伸倍数5.4~11.8倍,牵伸罗拉直径为Φ28.5mm×4(斜沟槽),胶辊直径为Φ28×Φ28×Φ25×Φ28mm
(2)加压方式为弹簧摇臂加压,国产件或进口件任选。
(3)锭距220mm,粗纱卷装尺寸为Φ152×406mm
(4)张力微调为差动靠模板式,可分段调整
(5)ASFA411A型同ASFA415A型,但锭距为194mm,粗纱卷装尺寸为Φ135×406mm
(6)同1.2.1.1 B(6)
D.FA42l型
(1)牵伸形式同1.1.2.1 B(1)牵伸倍数4.66~12.77倍,牵伸罗拉及胶辊直径同1.2.1.1 C(1)
(2)加压方式同1.2.1.1 C(2)
(3)锭距及粗纱卷装尺寸同1.2.1.1 C(3)
(4)张力微调采用偏心齿轮机构,机构简单,直观性差
(5)锭翼为前排低,后排高按等纺纱角设置
1.2.1.2高档粗纱机。
最高锭速1500~1800个/min,纺纱锭速为1400~1500个/min,机型有天津宏大纺机的FA481型,FA491型,Jwl418型,江苏无锡宏愿集团的HY49l型,HY492型,HY493型,河北石家庄太行的FA425/FA426型。FA467/468型(220/194),安徽二纺机的FA415/FA416型(220/194)和山东青岛环球的FA496/FA495型,FA494/FA493型(220/194)等型号。
A.各机型的共同特点。
除1.2.1.1A共同特点外,还有以下共同特点:
(1)采用多部(2、4或7个电机)变频或伺服电机分部传动,由IPC,多芯片计算机和PLC,组成高精度的随机控制系统,机电一体化程度大大提高。
(2)大大简化了机器结构,取消了传统粗纱机上的锥轮、差速齿轮箱、成形型机构、锥轮三自动机构、张力微调装置、防细节装置、捻度变换齿轮,有的机型甚至取消了牵伸变换齿轮,全部代之以无接触的电气控制,故磨损少,噪音小,且运转稳定。
(3)采用各自独立开发的数学模型,或CCD在线跟踪检测反馈技术,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随着粗纱筒管卷绕直径的变化,控制纺纱张力,做到近似恒张力的纺纱。
(4)通过上述的高精度的随动系统,随粗纱卷绕直径的变化,调节锭翼转速,做到近似恒离心力的纺纱,以提高生产效率.
(5)通过软件,由计算机控制粗纱卷绕的密度和成形角,精度较高,可防冒头,冒肩等缺陷,减少粗纱的浪费。
B.二电机分部传动
有FA481型,FA496/495型(220/194),FA425/426型(220/194)等型号,其特点是:粗纱筒管卷绕及龙筋升降采用变频或伺服电机传动,同步运行,取消了锥轮、成形及换向机构。采用数字模型控制纺纱张力,可进行近似恒张力的纺纱。
C.三电机分部传动。
有HY491型,其锭翼与前罗拉由一台变频主电机传动,粗纱筒管卷绕和龙筋升降各由一台变频或伺服电机传动,除具有二电机分部传动的各种功效外,还可随粗纱筒管卷绕直径的变化,调整锭翼速度,使之接近等离心力纺纱。
D.四电机分部传动。
有FA49l,Jw1418型,HY492型,FA467/468型(220/194)FA436型,山东青岛环球的FA494/FA493型(220/194)等,四台变频或伺服电机分别传动锭翼,前罗拉,筒管卷绕和龙筋升降,由计算机控制中心使各电机保持同步运行,除具有上述三电机传动的各种功效外,去掉了捻度变换齿轮。四电机分部传动,去掉了传统粗纱机上的大部分传动齿轮,取消了众多的复杂的传动机构,纺纱设备中,机构最称复杂、纺纱张力极难控制的粗纱机,一下子变得简单容易。在实际纺纱过程中,因其近似地进行等张力、等离心力纺纱,具有防细节、防冒肩、冒头等多种先进功能,且在高速运转中,电控系统性能稳定,很受用户厂的欢迎。这种高度机电一体化的设备,常称之为“电脑粗纱机”。
E.七电机分部传动。
有HY493型,在上述四电机传动的基础上,分别采用变频与伺服电机传动牵伸区的前罗拉、中罗拉与导条辊、清洁器轴,在原已取消升降,捻度等工艺变换齿轮的基础上,又取消了牵伸变换齿轮,大大地提高了机器的适纺性与灵活性,能快速改变全部工艺参数。
1.2.2国外。
以有代表性的日本丰田(TOYOTA)公司的FLl00型,意大利马佐里(Marzoli)公司的FT1-D型和德国青泽(Zinser)的670RoweMat型粗纱机述之。
1.2.2.1 FLl00型
(1)三电机分部传动,锭速和纺纱锭速均为1500rpm,主电机变频传动前罗拉与锭翼,筒管卷绕、龙筋升降各由一台变频电机传动,去掉锥轮等部件。
(2)牵伸形式:4/4D型牵伸,纤维长度51~76mm时为3/3牵伸,牵伸倍数4.6~12.8倍,间歇回转绒圈清洁,牵伸罗拉与牵伸胶辊直径因纺纱纤维长度而有别,纤维长度22~51mm时,牵伸罗拉直径为28.5×28.5×28.5(滚花)×28.5mm,胶辊直径为4×Φ28mm。51~76mm时,牵伸罗拉直径为Φ31.75×31.75(滚花)×31.75mm,胶辊直径为4×Φ35mm。
(3)锭距有两种220mm和260mm
(4)粗纱张力利用CCD传感器(精度0.1mm)在线跟踪检测,信号反馈至计算机,由计算机控制命令伺服传动系统调速,可保持卷绕张力的稳定。
(5)利用变频电机便于调速的特性,停车时,卷绕电机先停,传动前罗拉送出的电机后停,使前罗拉与锭翼间产生一段松弛纱,再开车时,不会因过大张力而产生细节,故不需要防细节装置。
(6)润滑。车头传动齿轮,差速齿轮箱,牵伸齿轮都为滴下注油的循环状态,出现异常即报警。
(7)开发了粗细筒自动搬运系统,粗纱为车式落纱机,每次落6锭,用时25秒,折合120锭8.33分钟。
1.2.2.2 FTl—D型
(1)四电机分部传动,同1.2.1.2 D
(2)牵伸型式同1.2.2.1(2)牵伸倍数4.0~20.0,牵伸罗拉Φ2×4,牵伸胶辊为Φ35×Φ35×Φ35
(3)速度1500rpm,纺纱速度(max)1500rpm
(4)集体自动落纱。
满管落纱时,满纱筒管托架降至最低位置,并水平滑出,粗纱头被拉断与满管分离,粗纱的包头纱或包脚纱同时形成,防止运送粗纱的过程中的粗纱层的滑脱。上部集体落纱机构下降,落纱棒下降,提起满纱筒管并与空筒管交换位置,空纱管下降插于下锭杆上,筒管托架回到原位置,粗纱自动绕于筒管上部,生头、开车,全部落纱时间4分钟,与手工落纱相比,机器效率提高12%
(5)自动运输线
位于粗纱机上方的满纱筒管,运送至机器尾部的输送站,送往环锭精纺车间
1.2.2.3 670RoWeMat型
(1)四电机分部传动,同1.2.1.2 D
(2)速度1800rpm,纺纱速度1500rpm
(3)牵伸型式,同1.2.2.1(2)牵伸倍数3.0~15.8倍
(4)锭翼前低后高(等纺纱角)
(5)免维护的传动装置,可省去加油维护工作
(6)全自动落纱
——RoWeMat内置式落纱自动化部件在机器内部,落纱操作、满纱筒管和空筒管的储存,均在机器内部完成。
落纱过程是:
——落纱时,满纱筒管龙筋向下运动,粗纱拉断分离,并形成包头纱。
——机器内部滑车轮道对接,空筒管滑车进入锭翼区域
——龙筋向上运动,使满纱筒管悬挂在滑车的吊锭上,然后向下运动,满纱筒管与下锭杆分离。
——轨道滑车移动半个锭距,龙筋向上运动,空筒管插入上锭杆
——龙筋再次下降,吊挂满纱筒管的轨道滑车,离开锭翼区域
——龙筋回到纺纱位置,滑车轨道分离,开车,集体落纱时间5分钟(120锭)。
(7)落下的满纱筒管,可通过全自动输送站Ro—wE—LIFT,将空筒管与RoWeMat上的满纱筒管置换,空筒管由自动运输线运往细纱机。
2国外并粗发展趋势
2.1并条机
2.1.1国内
2.1.1.1市场需求
并条机在纺纱工艺系统中,处于开松、除杂的清梳工序与牵伸、加捻的粗细工序之间,起着极其重要的枢纽转换作用,无论是传统的环锭纺纱,还是新型的转杯纺,喷气纺,涡流纺,赛洛纺……等纺纱方法,都缺少不了并条机这个转换枢纽,随着数以百计的新型纤维材料的相继面世,并条机又承担起多种不同性质纤维的均匀混和和控制混纺比例的功能。致使在国内的需求大增,wTO后,市场已大为扩展,更加大了这种需求,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国内并条机,将沿着以下趋势发展。
2.1.1.2发展趋势。
中低档机的发展趋势。
(1)中低档机(纺纱速度400~600m/min)是市场需求的主流,多种纤维混纺时,仅要求机器能均匀混合,能控制混比即可。例如混纺条在并条机上,反复多程式纺纱需要数量较多的并条机,对机器纺纱速度要求不高。相反地,出于成本因素,用户厂常钟情于售价低(每台约5~6万)纺纱速度并不高的低档并条机。因此,低技术含量的并条机,还有市场,二、三年内,难阻挡这种低技术的延伸。
(2)中、低档并条机结构简单,制造精度要求不高,且技术日趋成熟,便于投入,综合(1)(2)两点,中、低档并条机的市场是广阔的,但竞争将是很激烈的。
(3)高档并条机,(纺纱速度>700m/min)因其常伴有高速、高质、高效的特点。且多为单眼输出,每台售价约在人民币40万左右,因其高质高价,常被一些注重质量的优秀企业采用,如引进的先进并条机,在实际生产中的纺纱速度;少有超过700~800m/min的,市场对这种并条机的需求,并不是很急迫。
(4)在线自调匀整。
并条机上安装自调匀整装置,将是必然趋势。因为:并条工序是纺纱质量的把关工序,对成纱支偏及条干均匀度,有直接影响,在线的检测调控远优于传统的离线检测,匀整装置可对纺出半制品的疵点(长粗、长细节等)设立门限,报警,能排除人为因素影响,使成纱质量能长期地稳定在同一个档次水平,是欲创商标、品牌的最终织制品商家乐购的纱源.改善后的成纱质量,能减少后续织制工序的断头,提高织机效率,创造可观的效益,混纺系统对并条机的需求已于上述,安装自调匀整装置后,可提高混纺纱各混纺成分的混纺比例的精度,再加上并条机单产较高,需配用的自调匀整装置较少,第一次投资可较小.2002年北京国际纺机展览会上,不少厂家已向自调匀整装置进军,证明了这个趋势。就现时国情来说,不必要急于开发高水平的高速(800~1000m/min)的在线自调匀整,开发好500~600m/min的超短片段自调匀整装置,是很符实际需要的,成本也会大大降低。
2.1.2国外
并条机将向单眼高速、高质、高效方面发展。例如德国特莒茨勒公司,已将其与高速梳棉机一体化,梳棉机纺出的生条直接进入车头带有自调匀整装置的牵伸机构,再经圈条器排人条桶中,称之为IDF(IntegratedDraw France),实现梳并一体化。瑞士立达公司推出了C60型梳棉机,工作宽度达1500mm,产量可高达150kg/h,纺出生条直接输入单眼并条机,(有自调匀整或无自调匀整),没有与梳棉机一体化,保持其灵活性。由于与高速梳棉机直连,IDF中的并条机,有2二3倍的牵伸,与C60直连的并条机,因C60输出生条定量特重,能达12ktex(12g/m),大约也是2倍多牵伸。梳棉机最高纺出速度,特莒茨勒公司的13K903可达400m/min,立达(260可达330m/min,据此推算与之直连的并条机,必需有1000m/min的纺出能力,这种趋势必然沿袭发展下去。
2.2粗纱机。
2.2.1国内
2.2.1.1市场需求。
粗纱机是传统环锭纺细纱工序的准备工序,近两三年来,在环锭纺纱机上进行的有成效的技术改造,如紧密纺纱(Compact Condensed Ring Yarn),赛洛纺(sirospun),赛洛菲尔纺(SirOfil),梭罗纺(Solosptm)等,使传统的环锭细纱机,牢牢地稳居于纺纱机的主流地位。紧密纺纱有多达五家(瑞士立达公司的卡摩纺(com4,(20mforSpin),德国绪森(Suessen)公司的倚丽(EliTe)纺,青泽(zinSer)公司的AirComTex,意大利马佐里公司的Olfil,和日本丰田公司的新锐纺),的技术,由于紧密纺能显著地提高纱线的附加值,已引起国内外纺织界的密切关注,而双粗纱喂入的赛洛纺,这类技术的先进性,更促进了市场对粗纱机的需求,估计随着环锭细纱机改造技术的日益推广,对与之配套的粗纱机的需求,必然会随之增大。
2.2.1.2发展趋势
(1)中档粗纱机。
传统A字头粗纱机,相对于近两、三年迅猛发展的技术进步,渐趋老化,锭距180mm的开式锭翼,3/4的牵伸装置,电磁离合器防细节装置等,均以被当代粗纱机上的先进技术所代替,全封闭管式悬吊锭翼的普遍采用,使粗纱机的纺纱速度,提升了档次,故FA系列吊锭粗纱机,特别是售价较低的中档粗纱机,将是首选。
(2)高档粗纱机。
其特点是普遍采用多电机分部传动,利用计算机控制各电机的同步运行,取消了锥轮等众多的传动机构,使最为伤脑的张力控制、防细节、防冒头、脱肩等技术变的非常容易,能做到高质、高速、高效,但售价高,为那些对成纱质量有较高要求的厂家所宠爱,有一定市场。
(3)制造精度的提高。
各制造厂将围绕纺纱质量的提高,而提高精度,估计首先是提高牵伸系统元件的质量,例如牵伸罗拉,要求能消灭波,用稳定的气动加压代替弹簧摇臂加压,提高胶辊,胶圈质量,减小胶辊、胶圈打滑,还特别注意牵伸区上下罗拉的清洁,以减小纱疵。锭翼高速旋转的张量将继续减小,这些都是为了纺纱质量与速度的进一步提高,以满足改造后的细纱机的需要。
2.2.2国外
国外的粗纱机,以四个变频或伺服电机分部传动,计算机控制系统协调同步运转方式为主,能做到高质、高速、高效纺纱。今后几年,估计会在提高生产效率上做足文章。除了提高机器的纺纱速度以外,将推行以下三项技术:
(1)加大满纱筒管容量。卷装尺寸由现在的Φ152×406mm加大至Φ178mm×406mm,在筒管直径为Φ45mm时,满纱筒管容量增加了40.7%,同时控制满管的粗纱长度,可便于细纱档车工分段换纱,减少换纱与接头次数,不仅提高粗纱机的生产效率,同时也提高了细纱机的生产效率。
(2)全自动落纱。每个粗纱的重量已达2.95kg,必然实行全自动落纱,实现满纱停机至落纱后,自动生头开车。意大利马佐里落纱时间为4分钟,德国青泽为5分钟,据称,与人工落纱相比,机器效率提高了12%
(3)自动运输线。全自动落纱中吊起满纱筒管的抓杆,逐个地将满纱筒管送至供应站,经过交换,抓杆吊起空筒管继续执行下轮落纱的任务,满纱筒管被运输线上的抓杆吊住,循设定的架空轨道送至细纱机巡回弄当,备细纱挡车工换纱用,如是将粗纱机生产线与细纱机生产线连接了起来,形成粗细联。
3展望
3.1并条机
3.1.1短片段自调匀整装置的开发。
市场已表现了迫切的需求。由于牵伸区中影响纤维运动速度的不确定因素太多,很难建立数学模型,可喜已有人正积极研究突破此难题。德国近期推出的TD一03型高速并条机,据称可通过其AUTODRAFT的检测信号,自动优选牵伸倍数。展望国内未来,通过不懈的努力,在不太长的时间内,或可看到类似成果。
3.1.2清梳并联。
德国特莒茨勒的DK903梳棉机的IDF梳并一体化设计,已付诸实施,瑞士立达C260梳棉机也紧连单眼高速并条机,这两家均已形成清梳并联的格局。展望未来,由多台清梳联梳棉机纺出的生条或经改造纺出的棉网,以条并或网并方式进入单眼高速并条机,形成正式的连续化生产,是可能的。
3.1.3网并代替条并。
并条机的条子并合,确能降低条子的重量离差,改善重不匀及成纱的支数偏差,但条子间的混和仅只在棉条两侧或一例(边条为一侧)间发生,效果较差。如改成窄网并合,网间的混和在沿重叠网全幅宽间发生,网层间纤维接触的机率远大于条混,而这点,对于多种纤维的混纺,特别重要,展望未来,以条并为主的并条机,必将被以网并为主的网并机所替代。
3.2粗纱机
3.2.1电脑粗纱机市场份额将日益扩大,原因有二:一,电脑粗纱机高速、高质、高效及其少损耗,少用工等优点,比之传统粗纱机,日益显现,已获得市场认同;二,随着全球性的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一些电子,通讯元件售价快速下降,售价昂贵的电脑粗纱机必会随之降价,可增加市场的购买力。
3.2.2粗细络联。
自动化的粗纱机的落纱、运输生产线,已经形成,细纱机与自动络筒机的直连,早已付诸生产实践,将粗细生产运输线与细络联合机直联,即已形成粗细络联。展望未来,可形成不同配制的多种形式的粗细络联,(如不同纺纱号数、不同纤维品种、不同环锭纺纱方法(紧密纺、赛洛纺……等),组成各自独立的粗细络联生产线。
更多并粗会议论文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