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绵羊毛纤维类型含量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国产绵羊毛的分类。
2引用标准
GB 6978原毛洗净率试验方法烘箱法
GB 8170数值修约规则
3术语
3.1 无髓毛 non—medullated wool
由鳞片层和皮质层组成,无髓质层的毛纤维。
3.2有髓毛 medullated wool
由鳞片层、皮质层和髓质层组成,且髓质具有一定的连续长度和一定的宽度的毛纤维。
3.3两型毛heterotypieal hair
同时具有无髓毛和有髓毛两种组织结构的毛纤维。
3.4死毛kemp
充满髓质的毛纤维。
4方法原理
根据羊毛纤维的组织结构及在外观形态上的差异,采用目测和借助苯液中的折光程度,观察形态‘或放大500倍后观察内部结构,得到各类羊毛纤维的含量,以区分羊毛纤维的类型。
5仪器工具
分析天平(分度值0.1 mg)、恒温烘箱、显微投影仪、镊子、黑绒板或黑绒布、苯液、培养皿、干燥器、载玻片、盖玻片、计数器、纤维切片器、楔尺、液体石蜡、洗毛设备等。
6试样制备
6.1 毛丛试验样品制备
从羊只活体取样或在完整的套毛的背部和肩部、股部、体侧的任意一侧,各取一个毛丛,总重约4 g,作为重量法试样,或各取三个毛丛,总重量约10 g,作为显微镜法试验样品,经洗净后作为试验试样。
6.2原毛散毛或洗净毛的试验试样制备
6.2.1 原毛批样经充分混匀,采用多点取样法,抽取约6 g的试验样品,按GB 6978的方法洗涤后,作为试验试样。
6.2.2洗净毛试验样品经充分混匀,采用多点取样法,抽取2 g作为试验试样。
7各类纤维特征
7.1 无髓毛
一般纤维较细有卷曲,细度均匀,颜色洁白,呈现银丝光;此类纤维放入苯液中不显现;在投影屏幕内未现髓腔者。
7.2有髓毛
一般纤维粗长、无卷曲、无光泽、呈现不透明的白色,有髓部连续长度占纤维总长的二分之一及以上;此类纤维放入苯液中清晰可见;在投影屏幕内纤维出现髓腔,且髓腔连续长度在25 mm及以上,宽度占纤维总宽度的60%以下者。
7.3两型毛
毛纤维一端表现似无髓毛形态,而另一端又表现有髓毛形态,或交替出现,纤维呈现全光、半光或无光,有髓部分为不透明的白色,有髓部分连续长度占纤维总长度的二分之一以卞;此类纤维放入苯液中有髓部分可显现;在投影屏幕内,纤维出现髓腔,但髓腔连续长度不足25 mm者。
7.4死毛
一般纤维呈扁带状、色骨白、无光泽、僵直,少数也有呈铅丝状弯曲;此类纤维放入苯液中清晰可见;在投影屏幕内纤维出现髓腔,且髓腔连续长度在25 mm及以上,宽度占纤维总宽度的60%及以上者。
8重量法
8.1 试验步骤
8.1.1将试验试样放在黑绒板上,根据无髓毛、有髓毛、两型毛、死毛四种类型纤维特征,用镊子逐根抽取鉴别,不易鉴别的纤维可浸入苯液辅助鉴别。
8.1.2将鉴别好的纤维分别放入培养皿内,置于烘箱内(40±2℃),烘半小时,移入干燥器内,用分析天平称重,精确到O.1 mg。
8.2结果计算
某一类纤维重量百分率:
9显微镜法
9.1 试验步骤
9.1.1 制片
将试样充分混匀后。用纤维切片器,或双刀片切取长度为O.2~0.6 mm的纤维,放入玻璃器皿内。滴入适量液体石蜡,用镊子搅拌均匀后,挟适量试样置于载玻片上,轻盖盖玻片。每个试样制两个片子。
9.1.2检量
将载有试样的载玻片,放到显微投影仪的载物台上,放大500倍,逐根检量记录,每个片子检量总根数约1 000根。分别记录无髓毛、有髓毛、两型毛、死毛,投影屏幕内纤维长度不足25 mm者不计数。
9.1.3程序
载玻片在载物台上移动顺序如图所示,纵向移动距离应大于0.5 mm。
9.2结果计算
某一类纤维根数百分率:
10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样品来源、扦样方法、试验方法(重量法或显微镜法)、批号、编号、名称、结果、日期、试验人员等。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国纤维检验局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纤维检验局归口。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纤维检验局负责起草,由青海省纤维检验所协作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田文亮、陆阳、王道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