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吸湿排汗纱线Coolbst的开发

                                     近年来,由于纺织市场供大于求矛盾比较突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生存求发展,必须走不断开发新品种和提高产品档次的道路,使产品结构向多元化、系列化、高附加值化方向发展,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市场需求。近期,我公司研制开发了功能性纤维Coolbst与普通纤维和粘胶纤维混纺纱Tc/Tx/R 13.1tex新品种供自己织布使用。成品特别适宜制作夏季服装、运动装和学生装等。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1  功能性纤维的表面特征
    我公司采用的功能性纤维为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Coolbst纤维具有“H”型截面,使纤维和纤维集合体具有较强的毛细效应,有优良的气态、湿气透过性能和优良的液念、汗液传导性能,是一种干爽舒适的功能性纤维,具有吸湿快、放湿快、导湿快、蒸发快的特点。由于Coolbst纤维截面为异形截面,故其抗弯性能优于其它网形截面纤维,消除了园形截面纤维织物的粗硬感,使织物蓬松,手感舒适。
2 原料的选配
    Coolbst纤维(Tc):1.56dtex×38mm,混用比例为55%;
    细旦纤维(Tx):0.89dtex×38mm,混用比例为15%;
    粘胶纤维(R):1.67dtex×38mm,混用比例为30%。
3  工艺流程
    为使原料充分混合均匀,确保混合比例正确,采用并条混棉,三种原料分别作成不同定量的梳棉条,在并条工序中采用三道并条以充分混合,避免产生色差。
4  各工序工艺配置与技术措施

4.1 开清棉工序
    由于原料长度整齐度好,不含杂质,故开清棉工序采用“多松少打,多梳少落,薄喂轻打”的工艺原则。由于Coolbst纤维蓬松,为保证棉卷成型良好,应适当加大棉卷压力,在棉卷中喂人相同品种的粗纱,以防止棉卷粘连;适当降低打手速度,减少打击点,以减少纤维损伤,降低棉结;适当减轻棉卷定量,以减轻后工序的牵仲负担。Coolbst卷定量为368g/m,粘胶卷定量为400g/m,棉卷长度均为30.6m.相对湿度控制在55%左右。
4.2 梳棉工序
    采用“轻定量、低速度、多梳理、少落棉”的工艺配置。为防止Coolbst纤维和细旦纤维棉网漂浮、破边等现象,确保棉网顺利转移,加大锡林与刺辊速比为2.0,以减少囚纤维转移不良而造成的棉结。锡林速度为330r/min,道大速度为19r/min,刺辊速度为849r/min,锡林至盖板隔距采用0.3mm、0.25mm、0.25mm、0.25mm、0.3mm,Coolbst生条定量16.405g/5m,细旦纤维生条定量18.043g/5m,粘胶生条定量17.832g/5m。使棉网状态良好,梳棉条重不均匀控制在4.0%以内。
4.3 并条工序
    采用“轻定量、低速度”的工艺原则。混一并采用7根并合,4根Coolbst生条、一根细旦生条、2根粘胶生条一起喂入,混二、混三均为8根并合;为使纤维经并条工序后充分伸直平行和混合,罗拉隔距采用22.5×14×19mm,同时混二并采用较大的后区牵仲为1.925,混三并采用较小的后区牵伸为1.438,并保持各机通道光清,无毛刺挂花。使未并条乌斯特条干CV值达到2.78。相对湿度控制在60%左右。并条工艺参数见表1。

4.4 粗纱工序
    粗纱采用“低速度、适当捻系数”的工艺原则,使粗纱外观光洁、毛羽少。粗纱捻系数选择为64,粗纱定量为3.808g/10m,罗拉隔距为25×36mm,前罗拉速度为198r/min,使粗纱条干CV值达到4.1,相埘湿度控制在65%左右。
4.5 细纱工序
    采用“低速度,大隔距,小钳口隔距,小后区牵伸”的工艺原则。为提高成纱条干水平,配置72胶辊,为减少成纱毛羽,适当加重钢丝圈重量。细纱捻系数348,钳口隔距2.5mm,后区牵仲倍数1.25,罗拉隔距18×35,皮辊加压14×10×14kg/双锭,前罗拉速度为197r/min,相对湿度控制在63%左右。成纱质量完成情况见表2。

4.6 络筒工序
    采用导电性能良好的金属槽筒,以消除静电现象;采用较小的张力,以减少纱线的弹性损失;保证纱线通道光洁无挂花,年问相对湿度控制在65%左右。
5 结语
    (1) 棉卷、生条定量偏轻掌握,能明显改善梳理质量,为提高成纱质量打下基础。
    (2) 用条混,以避免三种纤维混合不均匀而造成色差。
    (3) 合理选择工艺参数纺专器材,保证设备状念良好,是稳定产品质量的关键。
    (4) 合理控制各工序相对湿度,使车间生活稳定。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