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四川省结合实际省力化养殖 破桑蚕业发展瓶颈


       作为全国第三大蚕茧生产省,以及国家"东桑西移"重点扶持的西部省份,四川省蚕桑养殖业面临诸多契机。目前,产业前端存在蚕茧养殖劳动力紧缺的问题,终端面临树品牌和延伸产业链条的课题。

       近年来,四川省蚕桑产业一直面临着发展瓶颈:一头是一路走高的蚕茧价格,一头是传统养殖的费工费力。如何突破困扰桑蚕业发展的瓶颈,已成为四川桑蚕产业发展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近日,四川省蚕业学术研讨会在宜宾市珙县召开。会上,四川省省力化养蚕技术得以全面集成,将重点推广几项省力化养殖技术,长期束缚我省桑蚕产业发展的劳动力紧张之困有望被破解。

       蚕农增收,劳力仍缺。7月12日,省物价局发布信息:四川省桑蚕一代杂交种出场价格由每张26元调整为30元,桑蚕一代杂交种对农民的销售价格由每张28元调整为每张32元。这是国际蚕桑价格上涨的大背景下产生的连带效应。来自省农业厅蚕业管理总站的信息显示,去年下半年以来,国际茧丝价格一路上扬。从去年每公斤蚕茧不到19元一路飙升。截至目前,全省春茧收购已经结束,春茧收购价格普遍在23—29元/公斤之间,个别地方甚至达到30元/公斤以上。

       据蚕业管理总站站长曾华明介绍,按全省平均收购价格26元/公斤计,同比每公斤提高8元,增幅达到44%。蚕农春茧售茧收入可达5.5亿元,同比增加1.9亿元,增幅52.7%。具体到一个蚕农身上,一张蚕纸就能卖出800多元,加上轮作,一亩桑田的综合效益能达到4000多元。

       行情看涨,政策也利好。2006年商务部开始启动"东桑西移"工程,有良好茧丝绸基础的四川省也被列入该项工程重点区。四川省计划每年改造15万亩桑树,到"十一五"末,蚕桑产量将提高到300万担,在全省重点产区形成30个蚕茧基地,丝绸行业出口达到5亿美元。

       尽管有市场和政策的双重托市作用,但四川省的蚕桑产业却一直难以走出劳动力紧缺的阴影。据省蚕业站一负责人介绍,在四川省传统的养殖大县武胜县,该县外出的青壮年劳力占到所有青壮年劳力的六成以上,曾经一度,该县的蚕农和发种量都只降到了最高峰时的1/5左右。

       省力养殖,成效显著。桑园增施有机肥,可增产50%以上;上蔟采茧技术不仅可以省去人工上蔟,还可达到优质、高产、费省效宏的目的……研讨会上,来自四川省各地的省力化养蚕技术得以全面集成。

       "省力化养殖技术正在我省逐步推开。"曾华明说,以桑树为例,桑树是多年生木本植物,传统的种植模式是一年育苗,二年栽桑,三年嫁接,四年养型,五年成林投产。这种栽桑模式周期长、见效慢,桑园效益差,但是"一步成园栽桑模式"就可以实现当年育苗、当年栽桑、当年养蚕、当年见效的效果。

       除了用工多,用工量集中也是一大难题,省力化养殖均衡了用工量。在养蚕过程中,特别是5龄饲养期间,用工时间集中,劳动强度大。据测算,饲育1张蚕,采用四川省重点推广的小蚕共育技术、大蚕棚架育技术、自动上蔟技术等比传统养蚕方式节省5-8个用工,节省用工量30%以上。

       省力化养殖的成效已在宜宾珙县凸显:该县通过大力发展省力化养殖和综合养殖,今年蚕业总产值首破2亿元大关,优质生丝、丝棉被等产品出口到德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创外汇110万美元;蚕农栽桑养蚕综合收入达1.23亿元。

       结合四川实际,目前四川省已探索出从良种到良法全面集成的省力化养殖技术。为将技术落实到实处,四川省将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大培训、大示范、大推广"三大行动",强化省力化养蚕技术的培训力度,推进我省蚕桑产业的健康发展。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