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看中国警察制服的演变

1949年警察制服(左)和55式交警制服


 
民警着72式警服勘查现场


民警着99式国际蓝警服


民警着83式警服指挥交通

  1937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正式成立公安局,称为延安市公安局,建立了由35人组成的延安警察队,还成立了一个派出所。从那时起,有了第一种警服,也就是黑色制服。当时的警察戴黑色白帽墙的大檐帽。1949年3月,北平市公安局首次按大、中、小三号统一配发了第一套人民警察服装。

  1949年1月31日,北平市和平解放。2月2日,北平市人民政府公安局在市军管会的领导下,迅速接管了国民党的警察局。因当时物资不足,又忙于接管,公安干警服装未能统一,穿戴服式一为着灰色或黄色军棉制服,戴棉军帽,打裹腿,胸佩布质“中国人民解放军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胸章和“军管会”臂章。

  1949年3月,北平公安局开始筹备夏装。5月,经由私商制作,首次按大、中、小三号统一配发了夏装。男服上衣为4兜中山装,下衣为马裤;女服为列宁装。男女服装均为草绿色,按干部、警士分别用斜纹、平纹白布染色制作。

   11月,北京市公安局首次配发人民警察冬季棉服。男服仍为中山装式样;女服仍为列宁装式样,颜色均为墨绿色。

  从1950年起,人民警察的制式服装,在颜色和款式上进行了七次改革。每次改革,制服的品种和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和提高。过去的历次警服改革,有两个特点:一是颜色,基本上是米黄色到绿色、橄榄绿色等,大多数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制服颜色相接近;二是款式都是以中山装为基点,特别注重上装四只口袋的形状。99式警服在功能、样式和色彩上堪称是划时代的、注重与国际接轨的一次变革。

  1950年初,经政务院批准,全国统一人民警察服装制式,即50制式,并统一了领章和帽徽。5月1日,北京市公安局首次为治安、户籍、交通、消防民警配发50制式夏服。警服为米黄色,左衣领按警种缀钉冠以“治”、“户”、“交”、“消”字首加号码,右衣领缀钉“人民警察”字样的领章,并佩“人民警察”布质胸章:冬季警服为墨绿色,黑色化学(即塑料)钮扣,按干部、普通民警两种身份制作。干部警服上衣为翻领,上下4个衣兜,下边为吊兜;下装为西服式裤。普通男警服上衣为翻领,上下4个平兜;下装为马裤,两裤腿开缝处各缀7个黑色化学钮扣(无裹腿),外扎黑色腰带。普通女警服上衣为大翻领,左胸一个小兜,下襟两个斜插兜,前胸两列钮扣,每列5个;下装为西服式裤,系带铜扣的布腰带。男女均带墨绿色带耳扇的解放式棉帽。帽徽为中间嵌“公安”字样的黄边红五角星。

   1953年,公安部设计了人民警察55式制服。服装式样,夏季服装各警种均为斜纹布面料,上衣为草绿色和白色,下衣均为藏青色。男民警戴藏青色平顶大檐帽,女民警戴藏青色无檐软帽,帽顶边沿均镶有宽2毫米的正红色牙线。执勤交通民警配发白色盔帽和白线手套。

  1959年10月1日,民警服装施行新的制式。改制式后的警服,除武装、经济、消防警察的冬、夏季上衣(含大衣、雨衣)均改为棕绿色之外,其余警种上衣、下装(含武装、经济、消防)颜色不变。警服裤、裙两侧的宽、窄红色线条,改为窄红线条。同时取消“中国人民警察”、“中国人民经济警察”等布质胸章。改为佩带长斜方形红色塑料领章。领章上嵌合金质金色盾形符号。

   1966年3月公安部就民警的服装制式改式问题向国务院写了专题报告,提出新式的民警服装制式、技术规格和质量均与解放军干部相同。1966年7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全国实行这一服装制式。

  各警种服装的上衣均为草绿色;下装均为藏蓝色,无红色裤线。取消原来女警服中的列宁服上衣和裙子。所有干警的服装样式全与解放军干部服装相同。帽徽为圆形,中心是国旗,国旗周围雕金色麦穗和齿轮。

  1972年1月,为区别军、警服装,突出人民警察的特点,国务院批准公安部《关于改革人民警察服装的通知》。人民警察服装颜色由草绿色改为藏蓝色。

  夏、冬季警服除交通民警夏服上衣为白色外,其他警种的上衣、下装均为藏蓝色。

  鉴于72制式警服存在着颜色不鲜明和吸热性强等问题,1974年5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户籍、治安、刑事、外事、司法、铁路、航运等诸警种,由当天起均改着与交通民警相同的上白下蓝的警服。男民警戴蓝色大檐帽,女民警戴蓝色无檐帽,均套白色镶蓝牙线的帽罩、边防、森林和铁路押运民警,夏冬季服装均改着与消防民警相同的上绿下蓝警服。

  经中共中央批准,1984年1月1日,北京市交通民警换着83制式警服。83制式男女警服为橄榄色,男警服上衣4个暗兜;女警服上衣为小翻领、单排扣,前襟下方为两个暗兜。83制式冬服分马裤呢面料警服和涤卡面料罩衣警服两种。夏服分凡尔丁面料警服和的确良面料警服两种。男女警服上衣和大衣的袖口均缝有两条黄色袖线,肩部缝有黄色布边的肩袢。男女警服的裤子及夏季为女民警配发的裙服两侧均有红色裤线。

  1953年,公安部设计了人民警察55式制服。服装式样,夏季服装各警种均为斜纹布面料,上衣为草绿色和白色,下衣均为藏青色。男民警戴藏青色平顶大檐帽,女民警戴藏青色无檐软帽,帽顶边沿均镶有宽2毫米的正红色牙线。执勤交通民警配发白色盔帽和白线手套。

  1959年10月1日,民警服装施行新的制式。改制式后的警服,除武装、经济、消防警察的冬、夏季上衣(含大衣、雨衣)均改为棕绿色之外,其余警种上衣、下装(含武装、经济、消防)颜色不变。警服裤、裙两侧的宽、窄红色线条,改为窄红线条。同时取消“中国人民警察”、“中国人民经济警察”等布质胸章。改为佩带长斜方形红色塑料领章。领章上嵌合金质金色盾形符号。

  1966年3月公安部就民警的服装制式改式问题向国务院写了专题报告,提出新式的民警服装制式、技术规格和质量均与解放军干部相同。1966年7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全国实行这一服装制式。

  各警种服装的上衣均为草绿色;下装均为藏蓝色,无红色裤线。取消原来女警服中的列宁服上衣和裙子。所有干警的服装样式全与解放军干部服装相同。帽徽为圆形,中心是国旗,国旗周围雕金色麦穗和齿轮。

  1972年1月,为区别军、警服装,突出人民警察的特点,国务院批准公安部《关于改革人民警察服装的通知》。人民警察服装颜色由草绿色改为藏蓝色。

  夏、冬季警服除交通民警夏服上衣为白色外,其他警种的上衣、下装均为藏蓝色。

  鉴于72制式警服存在着颜色不鲜明和吸热性强等问题,1974年5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户籍、治安、刑事、外事、司法、铁路、航运等诸警种,由当天起均改着与交通民警相同的上白下蓝的警服。男民警戴蓝色大檐帽,女民警戴蓝色无檐帽,均套白色镶蓝牙线的帽罩、边防、森林和铁路押运民警,夏冬季服装均改着与消防民警相同的上绿下蓝警服。

  经中共中央批准,1984年1月1日,北京市交通民警换着83制式警服。83制式男女警服为橄榄色,男警服上衣4个暗兜;女警服上衣为小翻领、单排扣,前襟下方为两个暗兜。83制式冬服分马裤呢面料警服和涤卡面料罩衣警服两种。夏服分凡尔丁面料警服和的确良面料警服两种。男女警服上衣和大衣的袖口均缝有两条黄色袖线,肩部缝有黄色布边的肩袢。男女警服的裤子及夏季为女民警配发的裙服两侧均有红色裤线。

  领章仍为正红色平绒。符号,肩袢上缀有盾形、黄边、蓝底红五角星的金属制警种符号。

  1989年6月30日,公安部、财政部联合通知,对83制式警服进行改革。89式警服是对83式警服的改进,在大致不变的基础上,89式警服裤子取消了侧红裤线,红领章改为松枝衬托的红色盾牌领花,内有金色五角星。大檐帽增配了金黄色丝编装饰带。女民警改戴短立筒有檐软帽。1993年人民警察经过评定,授予警衔,佩戴警衔标志,区别主服及其标志在89式警服基础上又进行了小改进。1990年5月1日,公安部规定,干警在继续着83制式警服时,取消红领章,改为佩戴领花。女民警改戴橄榄色(交通民警为白色)短筒檐帽,配戴图案相同的小型帽徽。

  99式警服颜色选用国际上警察通用的藏青色或藏蓝色,警服根据民警执勤的需要,在不同气候、不同场合、执行不同任务、警用装备的携带与使用等方面作了周密的考虑。99式新警服分为常服、作训服和多功能服。

   99式警服颜色选用国际上警察通用的藏青色或藏蓝色,交、巡警衬衫采用浅蓝色,高级警官衬衫采用白色,普通民警衬衫采用铁灰色。高级警官、交巡警领带颜色为蓝色,其他警种的领带为银灰色。服饰佩戴帽徽、领花、警衔、警号、胸徽,大帽徽装订在大檐帽、凉帽、栽绒帽上;小帽徽装订在女呢帽和便帽上。领花分为金属领花和电脑绣花两种,金属领花用于常服和茄克服;电脑绣花用于制式长、短袖衬衫上。警衔分为三种:硬警衔用于常服、茄克服;软式警衔用于长、短衬衫;套式警衔用于多功能服。

   99式新警服分为常服、作训服和多功能服。常服主要用于民警执勤时穿,作训服用于巡警、特警等处置突发事件、执行追捕任务和进行训练时穿着。多功能服分为2种:带反光条的交、巡警穿着,无反光条的,普通民警穿着。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