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恒容积样筒:尺寸如图5;
水位压力计:毫米分度,高80.0cm
5.2.3.2天平:精度0.01 g。
5.2.4试验步骤
5·2·4·1 启动抽气泵,将流量调至500 cm。/s,检查压力计零点,必要时调节之。
将已称重的试样尽量均匀地塞入测量圆筒,纤维保持无规取向,并保证均匀的填塞密度。用手指轻压纤维,再插入压缩活塞。
盖上螺旋盖,旋紧螺纹,使压缩活塞的凸缘下端和测量圆筒的上端紧密接触,以正确限定试样占有的容积。
将流量调到500 cm3/s,在压力计上读出水位差Δh1。取出试样,用手扯松,水平翻转180。后塞入测量圆筒,再次读出水位差Δh2。重复上述操作,第三次读出水位差Δh3。
5.2.4.2用相同的方法测量其余试样。
5.2.5结果的计算和表达
计算每个试样三次水位差读数Δh1、Δh2、Δh3的平均值Δh。
计算5个试样Ah的平均值D,结果用厘米(cm)表示。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然后采用附录A叙述的方法将结果表达为细度标准指标(IFS)。
5.3仪器校准
推荐使用两只金属圆环校准仪器。对于基准法,金属环的外径等于样筒的外径;对于简化法,金属环的外径等于测量圆筒的内径,用它们代替纤维塞在使用(0.50±0.01)cm3/s的流量测量阻力时,一只金属环内径的大小应使压力差的读数约等于压力计量程的1/3,另一只金属环内径的大小应使相同流量下的读数约等于压力计量程的2/3。
若连续试验,每天分别将金属环放入仪器中,仅让气流通过中心孔进行测量,读数的变化范围分别不应超过±1 mm和±2 mm,若不连续试验,则每次试验前按上述方法校验。
6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中应包括:
a)说明采用本标准基准法或简化法试验;
b)获得的结果;
c)与本方法不同之处的说明。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仪器的校验和仪器测定结果的校正
A1标准亚麻
足够制备5个试样。
A2建立转换关系式
附录B
(提示的附录)
亚麻梳成短麻的分梳
B1 分梳设备
分梳设备结构原理如图B1所示。
固定部分B:水平放置,底部装有针布和导轨,两侧装有夹板。
移动部分A:装有针布和把手。
B2分梳步骤
B2.1 取13~15 g亚麻梳成短麻均匀地铺在分梳设备固定部分B的针布上,往复抽送移动部分A,直到B上大部分纤维变得平行。
B2.2取下粘附在A上的纤维网A,放在桌上,取下粘附在B上的纤维网B,水平翻转后平铺在分梳设备固定部分B上,按B2.1分梳,得到纤维网BA和BB(分别由纤维网B的纤维粘附在A、B上而成),网BB分梳完毕,将网BA水平翻转后按B2.1分梳,得到网BAA和BAB。
B2.3对纤维网A重复对纤维网B的操作,得到纤维网AB、AAB和AAA。
B2.4将六个纤维网叠放,使纤维相互平行,沿平行于纤维的对称轴对折后手扯两遍,从中段剪取(8.0±0.1)cm长作细度测量用。
B2.5分梳板在分梳前应先抄针。
附录C
(提示的附录)
亚麻纤维束比表面积指数和分裂度的试验关系
C1在本标准的适用范围内,亚麻纤维束比表面积指数和分裂度的试验关系式为:
式中A'——亚麻纤维束的比表面积指数
F——亚麻纤维的分裂度,公支
价格行情 | 价情总览 | 纱线行情 | 棉花行情 | 化纤行情 | 面料行情 | 茧丝行情 | 化纤原料 | 其它市场行情 | 企业报价 |
纺织黄页 | 印染黄页 | 纺机黄页 | 针织黄页 | 丝绸黄页 | 化纤黄页 | 面料黄页 | 服装黄页 | 家纺黄页 | 棉纱黄页 |
知识技术 | 纺织基础 | 丝绸知识 | 印染技术 | 纺织标准 | 纺织技术 | 服装设计 | 化纤技术 | 纱线工艺 | |
纺织资讯 | 服装服饰 | 综合资讯 | 海外资讯 | 科技信息 | 纺织证券 | 纺企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