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转杯纺纱的前纺工艺与设备

    0 前言
    转杯纺纱可直接由条子纺成纱,制条是转杯纺纱的前纺准备工程。
    就制条的工艺原理及工程实际过程而言,转杯纺与环锭纺纱相比,并无原则上的区别。但因转杯纺纱机在纺纱工艺、机构及它们对成纱品质的关系等方面与环锭纺纱机有很大的差别,因而转杯纺纱对前纺条子的需求也与环锭纺纱不一样。
    实践证明,前纺工艺与配置适当,能更好地发挥转杯纺纱的优势,包括:充分利用各种原料(含下脚料)降低原料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断头率,减少清杯次数);降低劳动者的劳动强度;改善纱的品质(如条干、结杂数、强力);降低生产成本(如用电、机件消耗等)。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1转杯纺纱前纺工程的特点
    在工艺技术方面有如下特点。
    (1)一般正牌纯棉纱常用普梳工艺纺中号及粗号纱(28 tex以上),不用精梳条。
    (2)可以利用各种天然纤维纯纺或与化纤混纺,制造混纺熟条。
    (3)所用原料的纤维长度较环锭纺纱的纤维短,级别低,可混用大量落棉(落麻、短羊毛、绢纺落绵)。但要求尽可能去除杂质、微尘。
    应该特别强调的是,生条的含杂率、含微尘量对转杯纺纱的生产稳定与成纱品质关系极为密切,按实践经验,一般要求如下:
    ①优质纱:生条含杂率O.07%-O.08%;
    正牌纱:生条含杂率      专纺纱:生条含杂率  <0.20%;
    个别场合:生条含杂率 >O.5%。
    ②短绒率(16 mm以下)在优质纱、正牌纱品种中,棉卷短绒率<1%(对比原棉);生条短绒率<4%(对比棉卷)。可见,转杯纺纱对前纺工程的工艺要求主要是:降低生条中的含杂率和微尘量(目前一般厂缺乏微尘量测试手段,常用纺杯积尘量间接表示),能适应处理各种级别的原料,包括长度较短、长度整齐度差的原料,及适应多品种的纤维原料。    
    在实践中,工艺与设备还涉及经营与管理方面,应力求提高经济效益。如:
    ①若环锭纺棉纺厂内配备少量机台转杯纺纱机,此时前纺可利用原有前纺设备。
    ②应减少转杯纺纱厂(车间)的投资费用,节约前纺投资额(包括机台数,占地面积等)。
    ③转杯纺纱的劳动环境明显优于环锭纺纱,其前纺亦应有相应的改进,才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2前纺配置类型
    国内多数厂目前的纺纱号数最细的为27.8tex,最粗为97.2 tex。纺纯棉纱的厂,用棉等级低,约4.5~5级,长度26.5 mm~27.5 mm,并大量使用环锭纺纱的清棉、梳棉和精梳的落棉。这样,经济效益、成纱质量均好。也有生产混纺纱,采用涤纶、腈纶(包括高收缩性腈纶)、粘胶、苎麻、紬丝等:纱的用途有机织、针织。前纺的配置需适应机织纱,针织纱,废纺纱,化纤纯纺、混纺纱,丝、麻棉混纺纱等不同的工艺要求。
    2.1  机织纱    
    近十余年来,引进了大量的国外先进设备,国内借鉴其优点,包括合作生产,新设备(国内型号及国外型号)成套大批涌现,实际运转性能良好,略作介绍如下:
    FA002型(或类似性能的型号)并联式圆盘抓棉机-FAl21型除金属装置-A006B(或A006CS)型自动混棉机(附A045型大风量凝棉器)-FA022-6或SFA011-6型多仓混棉机FA106型豪猪式开棉机(附A045B)-FA1O1型四刺辊开棉机(附A045B)-FA061A型强力除尘器-A062型电气配棉器(一配二)-A092AWT型双棉箱给棉机-FA141型成卷机-FA201A型梳棉机-FA302型头道并条机-FA302型二道并条机(或FA303A-230型)
    该工艺流程可以根据各厂具体条件适当调整,说明如下。
    开清棉部分:
    (1)采用了较多的新型机械,比较成熟。例如:并联式双圆盘抓棉机配合大风量凝棉器可使两台抓棉机同时工作,对40~50包棉包高、低分段抓取;抓棉打手转速提高,打手采用稀密刀片,由圆盘近中心端向外周逐渐分段加密,抓取的棉束大小较为均匀;在打手电机处加装辅助的吹风风机,使吸棉更为有效。
    (2)使用多仓混棉机,可有效地防止低级原棉之间的色差。
    (3)对于含杂高、色差大的原棉亦可采用A035及其改进型开松除杂机或FA102、FA103型自由打击的单、双轴流式开棉机。在开清棉流程中配置较多的混和、开松、除杂机械配合间道装置能适应多种品级的原棉及含杂较高的下脚料。
    (4)四刺辊开棉机(亦称小棉束开松机)与强力除尘器结合对转杯纺纱有适用性,但需注意棉流、气流畅通,锯齿光洁,防止返花增加棉结。
    梳棉部分:
    国产的各型高产梳棉机都能适用。对于新机,刺辊部分如加有固定分梳板,能有效地防止硬的大杂物进人锡林、盖板区,但应注意后车肚的落棉量较大,吸落棉斗适量放大,防止堆积、阻塞。锡林部分的前、后固定分梳板可以提高回转盖板的分梳、除杂性能,改善棉网和条子的均匀度。梳棉机的吸风(吸尘、吸落棉)系统应力求工作正常。    
    并条部分:
    一般采用二道并合。三罗拉压力棒式牵伸装置能控制纤维长度差异大的原料的条子,以改善熟条的纤维伸直度,一般熟条伸直度要求达到90%以上。对于少量转杯纺机台的车间,完全可以利用环锭纺纱厂的原有前纺设备,但为了便于管理,宜单独成立转杯纺纱的前纺车间,至少把梳棉机和并条机单独分出运转和管理。
    2.2针织纱
    针织纱一般要求成纱的条干均匀,捻度略低,严格防止纱的色差。开清棉工序要求开松、混和、除杂的性能稳定。有时使用的原棉等级,长度略为高一些,在开清棉工程也可采用FAl04型的六辊筒开棉机取代四刺辊型的设备。并条机也可选用FA272F型,便于保持针织用纱的条干水平和一定的强力和捻度(有时在纺纱之后再采用定捻措施)。
    2.3化纤纯纺、混纺纱
    开清棉工序在于开松、除尘及均匀,打手类型可采用梳针滚筒、三翼梳针或锯齿型,如FA107、FA107A型。凝棉器采用防绕型,必要时采用FA175、FA172型清梳联喂棉箱,梳棉机上加装自调匀整器。
    化纤与棉混纺,纺棉的流程仍采用机织纱或针织纱的流程。在原棉不太复杂的地区可以不用多仓混棉机。
    2.4麻棉混纺纱
    苎麻原料有的是直接将脱胶的精干麻经过软麻和切断(长度约50 mm)。有的是麻精梳的落麻。混棉时麻棉同时混用,开清棉的工艺基本上类似于机织用纱。但由于麻纤维的细度超过5 dtex,必须混用较好的原棉,以提高其可纺性。通常纺制53 tex混纺纱,混比各50%,但混料时麻的混入量应增加5%以上,以备加工过程中落麻较多的影响。有时对短麻原料还应给湿(或加乳化剂处理)。
    2.5 紬丝纱
    绢纺厂的落绵用于转杯纺,则其成纱条干的均匀度、疵点数、单纱断裂强度、纱的伸长率等均比绌丝纺纱工艺(环锭纺)的纱为优、产量高,因而经济效益明显。
    该绌丝原料的特点为平均长度在30 mm以上,且差异大,纤维比重小于棉,约为1.3,截面呈三角形,相当于棉纤维直径的1/2左右,强度稍高于棉,但易缠结,断裂伸长为棉之3~4倍。纤维导电性差,易积聚静电,可略施防静电乳剂,但不宜多,因纤维之湿态强力低于干态,且其伸长率增大。
    开清棉与梳棉、并条均可采用棉纺设备,但应注意:(1)开清工序以多松、多梳、少打为宜,打手速度稍低,尘棒隔距放大,多利用自由打击落出蛹屑等疵点。(2)梳棉工序应采用紧隔距,降速分梳,稍轻定量和稍重加压,提高车间的空气相对湿度。针布规格可参照化纤原料,使其易于转移,工作角稍大,齿密不过高。(3)并条工序应减少并合数,低速度、重加压、紧隔距,对于超长纤维应予以拉断。
    3清梳联
    无回棉式清梳联设备,目前国内已有多家大型纺机厂生产,这是棉纺技术的发展方向,对于一定规模的转杯纺纱厂自有其采用的可能。由于清、梳两工序的连接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与稳定产品质量都是有利的,但要求:(1)开清棉设备具有良好的开松、除杂、混和与均匀作用,输出到梳棉工序的棉流均匀且开松良好。开清棉各机的运转率高,故障及停台时间少(如自动出落棉)。(2)梳棉机的产量不太低,每套清、梳联配台在6~8台,至多10台。梳棉机亦要求少故障,开台数少变动。(3)梳棉机上配以长片段闭环式自调匀整器。如能结合清棉机械的供棉量无级自动调速则更好。
    清梳联由于设备固定,在目前国产机械上,翻改品种与调节梳棉开台数尚有一定的限制。
    4双联梳棉机
    多年来,在转杯纺的前纺设备与工艺的讨论中,双联梳棉机是一个重要的话题。据国内在80年代的调查,转杯纺纱厂所配备的梳棉机中,双联梳棉机约占一半(国产与进口双联梳棉机合计)。可见,转杯纺用的梳棉机不是简单地就可以下结论的。在国产机型中A190A型双联梳棉机和FA型的各式单联高产梳棉机都有优良的性能,并正在不断改进之中,归纳起来,在转杯纺纱中使用双联梳棉机的优、缺点及适宜的使用场合如下。
    优点:
    (1)双联梳棉机具有良好的分梳、除杂(除小杂及微尘)、均匀、混和性能,以同样的原棉纺出的条子各项指标均较好,棉结、杂质小而少,色较白,可以提高转杯纺的纺纱性能。此外成纱条干好,断头少,强度稍高,纺杯积灰量少,即使对于有较好排杂性能的纺纱器亦如此。换句话说,应用双联梳棉机可以将用于纺低号纱的原棉,纺出较细号数的纱,成纱质量与该较细号转杯纱(采用较好配棉)并无逊色。
    (2)加强开清棉机械的开松、除杂和去除微小尘杂的能力,在并条机上加强吸尘效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抵梳棉机的作用,但双联梳棉机仍有其优点,尤其是机械状态(针布状态等)较差时,条子质量恶化缓慢。
    (3)要纺制优质的转杯纱,采用双联梳棉机工艺是一种可取的办法。对于一般质量要求的纱,普通高产梳棉机也能满足要求。
    缺点:
    (1)双联梳棉机虽然其产量可以比单联机提高近50%,但是在机械占地面积、耗电、维修、保养等方面均有不利之处。
    (2)目前国产A190A型双联梳棉机的使用经验尚不及FA型单锡林梳棉机那样普及,新的使用厂有一定的顾虑。
    5  废棉处理
    在棉花原料尚处于供应紧张的状态下,充分利用环锭的清、梳、精梳落棉,甚至百分之百地利用作为转杯纺的原料,可以取得很大的经济效益。
    废棉处理设备在国内已有多种型号的机器供应,如SFU001型(江阴澄江)、SFU101型(江阴)、CFU001型(武进戴溪)、JS51O型(湖北沙市)等多种机型,对于处理开清棉破籽和梳棉车肚落棉等均有效。但是对于大量含有纤维疵点的斩刀花和精梳落棉则性能尚不够理想。
    关于废棉处理的设备、工艺和各项产质量指标和环境指标国内已有多次会议讨论决定。
    本文拟对百分之百地采用梳棉斩刀花及精梳落棉的处理,提请读者注意由上海棉纺经营公司、上海香花纺织厂和南通通州纺织厂等共同开发的ASFU121型废棉处理机利用清棉鼻形打手结合梳棉机的刺辊、锡林、盖板(废除道夫),即棉箱开棉机加清梳机的装备,其对上述再用棉的处理效果较为理想。
    6对于可纺性差的原料。其前纺工艺和设备措施
    由于原棉(废棉)品质差,造成前纺各工序生活难做、不稳定,影响制品的产量和质量,常用的工艺和设备措施如下:
    (1)原料给湿、给乳剂抗静电,这对于短羊毛、绢纺下脚、苎麻、落麻常常有效。对于百分之百的棉精梳落棉,由于其回潮率低,也可在投料部位加装蒸气给湿,使环境相对湿度大于60%,控制棉卷回潮率在7%左右,以减少其蓬松性。
    (2)梳棉机上的大、小漏底改造,漏底必须光洁,形状正确,以防糊塞和棉网产生云斑,必要时可以采用光板漏底并控制气流。
    棉网下坠、张力差,不易集束成条是纺制各种低级原料的常见故障,应采用的措施有:调整纤网定量,使其有适当的强力,注意锡林、道夫三角区的气流和大、小滚筒的针布规格关系,如发生明显鱼鳞状棉网则应考虑气流不正常,隔距偏大及车间相对湿度偏低。
    对于棉网张力过差不易收拢时,应加装棉网托持和引导集束装置。
    (3)清、梳排风,三吸的滤尘系统应有充分的空气处理能力,地道背压应予降低,这对于应用排风量大的强力除尘器、双联梳棉机车间尤为重要。
    (4)并条机上去除微尘、短绒,不仅有利于降低熟条的含尘量,也有利于改善车间环境,减少短绒飞扬。有些半高速并条机缺乏完善的吸风系统,会妨碍并条工序生产的正常进行。此外,并条机的胶辊在处理麻、短羊毛及下脚棉时,应注意经常保持胶辊表面良好,少擦痕,减少缠绕。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