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规定了三维卷曲涤纶短纤维膨松性、压缩弹性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三维卷曲涤纶短纤维膨松性、压缩弹性的试验。其他用途的合成短纤维可参照使用。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6529~1986纺织品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GB/T 8170-1987数值修约规则
GB/T 14334—1993 合成短纤维取样方法
GB/T 14464—1993 涤纶短纤维
3定义
3.1 膨松度
一定量的纤维,在规定的负荷作用下所具有的比容,用cm3/g表示。
3.2膨松度V1。
一定量的纤维,在规定的轻负荷作用下所具有的比容,用cm3/g表示。
3.3膨松度V2
一定量的纤维,在规定的重负荷作用下所具有的比容,用cm3/g表示。
3.4压缩弹性
一定量的纤维,经一定的压力后,体积缩小,释压后,回复原状至一定程度的性能。
3.5压缩弹性(回复)率
一定量的纤维,受规定的重负荷压缩,释压后,恢复的高度与受压时缩小的高度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4 原理
在规定条件下,测定一定量的纤维在规定的轻负荷作用下的高度,再测在规定的重负荷作用下的高度及去除重负荷后,再加规定的轻负荷时的高度,由此计算纤维的膨松度和压缩弹性(回复)率。
5仪器和工具
5.1原棉分析机或梳棉机(梳棉机罗拉Φ300 mm)。
5.2纤维膨松性、压缩弹性试验仪。
要求高度测量误差为±0.5 mm,并附有施加负荷用的压块A(10 cm×10 cm的不锈钢块,质量为 60 g,允许误差±1%)和压块B(质量为500 g,允许误差±1%的不锈钢块或500 g的普通砝码)。 j
5.3天平最小分度值10 mg。
5.4样板 10 cm×10 cm×0.1 cm的硬纸板,质量约7.5 g。
5.5剪刀、直尺、秒表等。
6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纤维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按GB 6529规定执行。
预调湿用标准大气:温度不超过50℃,相对湿度10%~25%;
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温度(20±2)℃,相对湿度60%~70%。
7试样及其制备
7.1 取样
7.1.1 出厂检验时按GB/T 14464-1993中7.1.3规定,复验时按GB/T 14334规定取出实验室试验样品约500 g。
7.1.2从实验室试验样品中随机取出约100 g纤维,按第6章规定进行预调湿和调湿,使试样达到吸湿平衡。实验室试验样品的回潮率在公定回潮率以下时,可不必进行预调湿。
7.2试样块制作
7.2.1 原棉分析机法(不适用丙纶)。
7.2.1.1 原棉分析机工艺参数
按仪器说明书要求调整原棉分析机的工艺参数。
7.2.1.2制作程序
7.2.1.2.1 试验前开空车运转,检查机器有无异常声响及气流是否正常。
7.2.1.2.2从经7.1.2调湿平衡的样品中随机取出约25 g试样,均匀地平铺于原棉分析机的给棉板上(面积约50 cm×40 cm),开启原棉分析机,将试样开松梳理成均匀的纤维网。
7.2.1.2.3取出纤维网,平铺于工作台上静置10 min。注意不拉长纤维网。
7.2.1.2.4将厚薄均匀的纤维网纵横交错叠放4~5层,轻轻放上样板,用剪刀沿样板边缘剪取,共剪四块,叠放在一起制成试样块(质量约5 g)。
7.2.1.2.5重复7.2.1.2.2~7.2.1.2.4操作,得到另一叠质量为5 g左右的试样块。
7.2.2梳棉机法
7.2.2.1梳棉机工艺参数
根据纤维的线密度按仪器说明书要求,调整梳棉机的工艺参数。
7.2.2.2制作程序
7.2.2.2.1 开空车运转,检查机器有无异常声响。
7.2.2.2.2从经7.1.2调湿平衡的样品中随机取出约25 g试样,放在梳棉机的网络输送带上,并均匀铺成约13 cm×20 cm的长方形。然后开启梳棉机,梳理出纤维网,去掉厚度和宽度不整齐的纤维网,将厚度均匀的纤维网用卷棉罗拉卷起来,当经过道夫和压光罗拉的纤维网宽度和厚度变小时,即关上梳棉机。
7.2.2.2.3将卷棉罗拉上的纤维网剪下,放于工作台上静置10 min。注意不拉长纤维网。
7.2.2.2.4将样板轻轻放于纤维网上(尽量放在厚度均匀处),用剪刀沿样板边缘剪取试样片共剪约4片。然后将试样片纵横交错叠在一起,制得试样块(质量约5 g)。
7.2.2.2.5重复7.2.2.2.2~7.2.2.2.4操作,得到另一叠质量约5 g的试样块。
8试验程序
8.1按纤维膨松性、压缩弹性试验仪说明书要求调整零位。
8.2将试样块置于仪器的标志线内,静置10 min左右。
8.3在试样块上加压块A(轻负荷60 g),1 min后,读取试样块高度h1(准确至0.5 mm)。
8.4继续在压块A上加压块B(重负荷60 g+500 g),1min后,读取试样块高度h2(准确至0.5 mm)。
8.5去除压块A和压块B,静置3 min后,再加压块A,1 min后,读取试样块高度h3(准确至0.5 mm)。
8.6取出试样块置于天平上称量(精确至0.01 g)。
8.7在加负荷和去除负荷时都要小心轻放,避免对试样块产生冲击力。
9结果计算
9.1膨松度V1

9.4 V1、V2、E均以两次平行试验测定值的平均值表示试验结果。计算到小数后一位,按GB/T 8170规定修约到整数位。
10精密度
在同一实验室由同一操作者,采用同一试验方法与仪器,对同一试样做相继二次重复试验,分析结果的允许差值应V1小于或等于7.5 cm3/g,V2小于或等于4.0 cm3/g,E小于或等于6.0%(绝对值)。再现性允许差值暂时不定。
11试验报告
11.1样品来源及名称。
11.2本行业标准编号。
11.3试验结果。
11.4试验过程中观察到的任何异常现象。
11.5本标准及引用标准中未规定的操作。
11.6试验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