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精美的《黎族传统织锦》(图)

白沙润方言婚礼盛装。选自《黎族传统织锦》 王海昌 摄

  由符桂花主编的《黎族传统织锦》一面世,就受到各方的好评。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司马义·艾买提题词:“黎族传统织锦文化艺术瑰宝”;海南省委书记汪啸风题词:“黎族文化源远流长”;省长卫留成为本书作序;省政协主席王广宪题词:“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促进海南全面发展”;我国著名民俗研究专家宋兆麟和单国强也分别为本书作序和题写书名。这充分表明各级领导和专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对这项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的肯定。

  黎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但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化,也创造了浩如烟海的精神文化,堪称一绝的黎族织锦,就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突出代表作,是黎族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他们以野生或种植的棉花(黎族称吉贝)为主要原料,取其棉花中的纤维,经过纺、织、染、绣四道工艺,织成锦被、黎幕、花单等产品。黎族织锦集高超的技艺、传统文化、艺术之美于一体,是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绚丽奇葩。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党和政府重视黎锦的挖掘、研究、继承和开发工作。1981年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颁发了38号文件,使抢救黎族棉纺技艺工作有领导、有计划全面展开。由州民族文化研究所牵头,对黎族织锦进行全面普查和研究,搜集到一批有价值的棉织品和发现林海、王玉梅、王秀梅、符秀美、符美香、王志红等一批织锦能手。上世纪八十年代,成都举行的全国少数民族轻工日用品展览会、广东轻工品展销会和广交会,以及在香港举行的中国旅游产品展销会上,黎族织锦工艺品大受欢迎。1982年至1985年间,中国织锦工艺研究生产试验中心高级工艺师王印然以及徐仲杰、沈宛等8名专家学者与时任黎族苗族自治州州长的王越丰、副州长林安彬等多次深入黎村考察调查,提出“抢救、挖掘、研究、开发”黎锦的八字方针。1987年拨款70多万元成立“海南民族织锦工艺研究所”,专事此项工作。海南建省后,省委、省政府颁发(1988)23号文件,成立并加强“省民族织锦工艺研究所”的工作,使黎锦的研究开发工作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果。如开发织锦制出民族服饰,晋京展示并作为会议礼服、旅游用品;在继承黎族传统织锦技艺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和革新,创造了许多新式织机、新的纺织染绣工艺、新的花样造型等等。2001年原副省长王学萍主编的《黎族传统文化》大型图书,对包括黎族织锦在内的黎族传统文化做了全面的介绍。而今,副省长符桂花主编的《黎族传统织锦》是研究黎族织锦的专著,是黎锦织锦研究接力的新成果。2003年国家启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后,把我省黎族传统棉织工艺列入第一批保护工程的试点项目。我省正在把这一工作引向深入。

  黎族织锦源远流长、技艺精湛,内容浩翰、内涵深邃,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需要作不懈的努力,以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使这一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大放异彩。

                          来源: 海南日报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