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JC/Modal/山羊绒纺纱实践

    本文介绍了精梳棉、Modal纤维及山羊绒的性能及其混纺纱的工艺及质量控制实践。
    1原料选择
    1.1精梳棉
    普梳棉针织物由于短纤维含量高,在使用过程中易起毛,染色不艳,降低了产品的档次。经精梳后的棉织物,其外观、服用性能、产品品质均有较大改善。生产时,为了体现产品的丝光效果和产品档次,原棉全部选用新疆长绒棉。
    1.2 Modal纤维
    Modal纤维选用奥地利兰精公司生产的产品,规格为1.45dtex×38mm,这是一种新型环保的再生纤维素纤维,具有优良的吸湿透气性,手感柔滑,有丝的光泽,良好的染色性和悬垂性,价格适中。
    1.3  山羊绒
    山羊绒细度细,手感柔软、滑糯、飘逸,纤维截面呈圆形,光泽柔和高雅,纤维长度一般在25—40mm,非常适合在棉纺设备上加工,但价格昂贵,限制了它的使用量。另外,羊绒鳞片光滑,卷曲少,纺纱抱合力差,且质量比电阻较高,在纺纱时容易产生静电,引起缠罗拉绕皮辊现象。羊绒如单独加工,通常要加和毛油和水,现与棉和Modal混和后纺纱,不但使加工变得顺利,还能使织物的尺寸稳定性、蓬松性得以改善。
    2工艺流程
    2.1精梳棉的加工流程
    A002D型抓棉机-A006B型自动混棉机-FA106型豪猪式开棉机-A092A型双棉箱给棉机-A076C型单打手成卷机-A186F型梳棉机-A272F型预并条机-A191B型小卷机-A201C型精梳机
    2.2精梳棉/Modal/羊绒(63/27/10)30tex×2混纺纱工艺流程
    精梳棉+Modal+羊绒:A002D型抓棉机-凝棉器(预混)-A002D型抓棉机-A006B型自动混棉机-A092A型双棉箱给棉机-A076C型单打手成卷机-A186F型梳棉机-A272F型并条机(三道)-A454型粗纱机-FA502型细纱机-1332M型络筒机-FA706型并纱机-VTs-09型倍捻机
    3主要工艺参数及技术措施说明
    3.1开清棉工序
    3.1.1  在生产精梳棉时,为了实现精梳棉与其他两种纤维在抓棉机上混和,在精梳机的牵伸部分作了一些改动,将牵伸部分的中皮辊取消,这样原本由两个连续牵伸区变成了单个牵伸区,最终,精梳机输出的精梳条在较大的牵伸作用下被不停地拉断,以便于与Modal、羊绒在抓棉机上实现混和。由于牵伸区的罗拉隔距远大于棉纤维长度,故在牵伸拉断须条时不会造成对纤维的损伤。这种方法比起用人工将精梳条扯断要方便省力。
    3.1.2  三种原料的混纺比为精梳棉63%,Modal 27%,羊绒10%,按比例称好后先人工少量混棉,再铺放在圆盘抓包机中,通过自动混棉机的“横铺竖取”,使三种原料得到初步混和。
    3.1.3由于棉已经过精梳,杂质已基本去除,Modal纤维长度整齐度好,不含杂质,羊绒的含杂一般不超过0.2%~0.3%,所以开清流程中跳过豪猪式开棉机,以保证原料充分混和,以梳代打,减少落杂和纤维损失,同时其他开松机件的隔距应放大,适当减慢A092A型给棉机和A076C型成卷机的打手速度,减少对纤维的损伤或因打手返花而形成的棉结。棉卷定量为400g/m,棉卷重不匀为1.1%。
    3.2梳棉工序
    梳棉工序主要以梳理为主,为保证梳理效果,锡林与盖板采用紧隔距,并采用较轻生条定量。针对纤维长度长、含杂少的特点,为减少纤维损伤和不必要的落棉损失,降低刺辊和锡林速度,放大刺辊与给棉板的隔距,除尘刀高出车框水平面3mm,刺辊转速为650r/min,锡林转速280r/min,锡林与盖板隔距为0.20、0.18、0.15、0.15、0.18mm,生条定量为19g/5m。
    3.3并条工序
    采用三道并条,通过单纤维之间的混和,提高成纱品质,并合根数为7×8 x 8。同时配以恰当的罗拉隔距和合理的后区牵伸,提高熟条条干水平。主要工艺参数见表1。
    3.4粗纱工序
    为减轻细纱工序的牵伸负担,确保成纱条干均匀,粗纱定量偏轻掌握,并采用较小的后区牵伸倍数,同时考虑到须条中的主要成分棉经反复加工,其纤维之间的抱合力已有所减弱,为减少粗纱退绕时的意外牵伸,粗纱捻系数适当加大。粗纱定量为4.7g/10m,后区牵伸为1.18倍,粗纱捻系数94,罗拉隔距25mm×35mm,钳口隔距5.5mm。
    3.5细纱工序
    为提高成纱条干水平,稳定成纱质量,生产中采用了较小的后区牵伸,将牵伸负荷集中在前区,并优化钢领钢丝圈的匹配,选用了较小的钳口隔距。考虑到成纱用途和织物风格,捻系数不能太大。主要工艺为:捻系数为310,罗拉隔距19 mm×34 m/m,钳口隔距3.5 mm。成纱质量为:断裂强度13.9cN/tex.强力CV值7.5%,质量CV值2.1%,条干CV值12.4%。
    3.6捻线工序
    为了体现针织成衣舒适柔滑蓬松的手感和优雅自然的光泽,股线捻系数偏小掌握,选为221。
    4结语
    由精梳棉/Modal/羊绒混纺纱制成的针织成衣,具有柔软滑糯的手感,自然高雅的光泽、良好的透气吸湿性,不但能较好地满足现代人对“时尚、高品位、自然新颖、舒适”等的需求,还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