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规定了三维卷曲涤纶短纤维卷曲性能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三维卷瞄涤纶短纤维卷曲性能的试验。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3291—1982 纺织名词术语(纺织材料、纺织产品通用部分)
GB 6529—1986 纺织品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GB/T 8170一1987 数值修约规则
GB/T 14334—1993 合成短纤维取样方法
GB/T 14464—1993 涤纶短纤维
3原理
在卷曲弹性仪上,根据纤维粗细,在规定的张力条件下和一定的受力时间内,测定纤维的长度变化,确定纤维的卷曲数、卷曲率、卷曲回复率和卷曲弹性率等性能。
4仪器和工具
4.1卷曲弹性仪:预置夹持距离20 mm或10 mm。
4.2绒板、镊子等。
5纤维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纤维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按GB 6529规定执行。
预调湿用标准大气:温度不超过50C,相对湿度10%~25%。
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温度(20±2)℃,相对湿度60%~70%。
6试样及其制备
6.1 出厂检验时按GB/T 14464~1993中7.1.3规定,复验时按GB/T 14334规定,取出实验室试验样品。
6.2从实验室试验样品中随机均匀地抽取卷曲未被损坏的若干纤维,按第5章规定进行预调湿和调湿,使试样达到吸湿平衡。试样回潮率在公定回潮率以下可不必进行预调湿。
7试验条件
7.1 预置夹持距离:20 mm或10 mm。一般情况下夹20 mm,当夹20 mm有困难时夹10 mm。
7.2 张力规定
轻负荷:0.001 8 cN/dtex
重负荷:0.044 cN/dtex。
7.3每个实验室试验样品测20次,每次一根纤维。
8试验程序
8.1 用纤维夹夹取一根纤维悬挂于卷曲弹性仪的天平平衡臂上,然后用镊子将纤维另一端置于下夹持器中。当夹持长度为20 mm时,纤维的松弛长度尽可能在25 mm以上;当夹持长度为10 mm时.纤维的松弛长度尽可能长。
8.2 加轻负荷平衡后记下读数Lo(精确至0.01 mm),按图1读取长度Lo内全部卷曲峰和卷曲谷数

8.3加重负荷平衡后记下读数L1(精确至0.01 mm)。
8.4 保持80 s后,去除负荷,恢复至预置夹持距离再保持2 min后,加轻负荷平衡后记下读数L2(精确至0.01 mm)。
8.5重复试验20次。
9结果计算
9.1 卷曲数

以上各个项目的测定结果均以20次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表示。计算到小数点后二位,按GB/T 8170规定修约到小数点后一位。
10试验报告
10.1 样品来源及名称。
10.2本行业标准编写。
10.3试验结果。
10.4试验过程中观察到的任何异常现象。
10.5本标准及引用标准中未规定的操作。
10.6 试验日期等。